啟靈的話語,雖然輕柔,但仿佛整個房間,都因他的這句話而微微顫動。
話音未落,他自身的道蘊,毫無保留地釋放開來,如同一股強大的玄奧幕布,迅速彌漫並緊緊包裹住了整個房間。
天浩等人見此,心中一驚,各個大道如同橫亙在他們眼前,連忙各自在蒲團上盤膝而坐,閉上雙眼,調整呼吸,瞬間便進入了悟道的狀態。
在這悟道的過程中,他們仿佛置身於一個無垠的道之海洋,周圍是無儘的大道光輝,他們如同一條魚兒一般,儘情遨遊。
啟靈的道蘊如同一盞明燈,照進了這片海洋,讓大道的奧秘,清晰地展現在他們麵前。
洪荒中的大能們講道,並非僅僅依靠言語來傳授道的真諦,而是以自身的道蘊為引導,將弟子們引入到道的海洋之中,讓他們親身近距離地感悟道的存在。
因為真正的道,是無法用言語完全描述的,隻有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
道境的深淺,直接體現在運用道法的深厚程度上;法力的積累,則代表了一個人自身的修為高低;而果位的突破,則是境界提升的體現。
這三者如同精、氣、神一般,相互依存,三位一體,共同構成了一個人實力和戰力的具象化。
任何一項的短缺,都會導致整體實力的下降。
就這樣,一夜悄然過去,啟靈始終沉浸在沉思之中,弟子雖然果位已經獲得,可是修為積累的太少,道境更是淺顯,想要強大,獨立於洪荒一隅,還要多做準備。
金仙和大羅金仙這兩個境界,實際上隻是一個統稱而已。
在這兩個境界之中,還包含著許多細微的小境界,但這些小境界,並沒有被明確地羅列出來。
一般來說,這兩個境界可以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和圓滿四個小境界。
之所以達到這兩個境界之後,修煉者的進展會變得緩慢,原因就在於此。
就好比那些人,所帶來的曆史進程一樣,雖然已經被人族的高層封禁,但其中的一些信息,還是通過金帝宮的執事昊英氏傳遞了出來。
這也是五部鎮守者所應有的知情權。
通過這些信息,人們得知了第三位人皇的名諱——黃帝軒轅氏,姬軒轅,以及他的那些傳奇事跡。
然而,儘管五方帝宮的管事,在洪荒中不斷地尋找,卻始終沒有得到任何關於黃帝軒轅氏的線索,甚至連他是否已經誕生都無從知曉。
在傳來的信息中,有部分他知道,也有與他所知不同的。
傳說中闡教的十二金仙,在逐鹿之戰後,本來應該有半數,是能夠借助功德之力踏入準聖之境。
但令人可惜的是,到了封神時期,他們仍然停留在大羅金仙的境界,而截教在當時卻已經擁有了三四位準聖強者。
所謂的殺戮過多、因果加身,實際上就是道境不夠罷了。
這十二金仙法力的積累,已經到了無法計算的程度,果位也早已成就,然而卻都被卡在了道境這一關,僅此而已。
法力的積累相對來說還算容易,無非就是需要時間罷了,而在洪荒這個世界裡,時間是最為充裕的資源。
但悟道卻絕非易事,可謂是千難萬難。
此外,道是唯一的存在,三千大道相互映照、互為依存。
人們常說空間為王,時間為皇,因果不出,命運猖狂,力道一出,全部退場。
然而,空間和時間都能夠被斬斷,因果和命運同樣也可以被斬斷。
隻要道境足夠深遠,就沒有什麼是斷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