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的新,不是重建古老,
而是用年輕人自己的方式讓陶魂繼續發光。”
四、三寶國際陶藝村:世界陶者的朝聖之路
我沿昌江繼續東行,來到三寶國際陶藝村。
這裡聚集了世界各地的陶藝家,有法國人、日本人、美國人,他們在此搭窯、煉釉、創作。
一位來自荷蘭的陶師對我說:“瓷器是我唯一能對世界說的話。”
我看他一刀一刮修胎,汗珠從鼻尖滑落,卻不曾抬頭。
我寫下:
“景德鎮的磁場,不隻吸引泥土,
也吸引那些想把靈魂燒成器物的遠方來客。”
五、夜歸昌江岸:河水映火,瓷土歸心
最後一夜,我走在昌江邊。
夜色降臨,水流平緩,遠處小作坊依舊燈火未熄。爐火在屋內翻滾,有人還在修坯,有人將成品輕輕擺上架。
我站在橋上,看火光躍動,仿佛能聽見窯火低語:“我是火,不是烈;我是光,不是噪。”
我寫下:
“景德鎮的夜,是火與靜的共存,
是一個城市悄然完成文化傳承的溫柔時刻。”
六、地圖落筆·下一站衢州
五天景德鎮之行,我從皇家瓷韻走進民間匠魂,從千年火窯走進青年文創,再從異域陶者的心靈延伸,到昌江夜水中的沉默溫度。
這是一座以器載道的城市。
她的火未熄,她的土未涼,她的聲音雖輕,卻能穿越朝代、跨越國界。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贛皖之界、昌江岸畔、千度火中鄭重落筆:
“第178章,景德鎮已記。
她是文明的素胚,是人心的光釉,
是一座用火燒出中國氣質的城市。”
下一站,是衢州。
我要穿越贛浙之間,走入四省通衢的古道交彙之地,去看江南如何在路與路的碰撞中釀出新的文明味道。
我收好筆記,聽著夜裡最後一聲窯火的“嘭”,輕聲說:
“瓷未冷,步正穩——衢州,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