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
注:周朝以十一月為春節,秦朝則定於十月,本書采用公曆敘事方便。)
吳巨緩步走上章台宮前的台階,手中捧著奏章,內容關乎鹽業之事。他順道前往開陽公主處,順便將奏章遞至章台宮。剛走到殿門,便聽見殿內傳來劈裡啪啦的聲音,隨即是子楚憤怒的咆哮:“趙丹、趙勝,無能之輩!竟敢如此放肆!”
吳巨震驚地停下腳步。要知道,子楚一向性情平和,善於調節情緒,這般失態實屬罕見。他連忙拉過守在殿外的宦官,詢問究竟發生了何事。
宦官愁眉苦臉地說:“近日大王派遣使團赴趙國,意在接回公子政,條件是三年內停止對趙國用兵。然而今日傳來消息,趙國獅子大開口,提出十年停戰、歸還上黨等苛刻要求,這些條件根本無法接受,談判自然破裂了。”
吳巨頓時明白,此事源於嬴政。他不由輕歎一聲。話說回來,這其中似乎也有自己的責任,或許自己無意間引發的連鎖反應太過強烈,致使諸多事件偏離了原本的曆史軌跡。例如平原君趙勝尚未去世,此時應已歸秦的嬴政與趙姬也仍未返回。
子楚對嬴政母子極為重視,在秦國已是儘人皆知的事實。此次迎接質子嬴政回國,他采取先禮後兵的方式,先派使者交涉,後因談判破裂,又屯兵邊境施壓。然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此次表現異常強硬,堅持不歸還質子,得到了假相廉頗、平陽君趙豹等重要人物的支持。
趙國朝廷的這些核心人物最終說服決策者拒絕歸還質子,這一決定帶來了嚴重後果。若秦國失去太子,將麵臨巨大危機,尤其嬴政對未來的秦國至關重要。
子楚的曆史記載顯示他在位第三年去世,即公元前247年,如今已是前248年,他僅剩不足一年時間。儘管吳巨多次檢查,子楚看起來健康強壯,不明,且其父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便暴斃,讓人懷疑其中是否有隱情。
但以現有信息,吳巨無法判斷子楚的健康狀況,隻能靜觀其變。同時,秦國低估了嬴政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對未來毫無預見。
即便不考慮嬴政未來的成就,單從當前局勢看,子楚去世後由誰繼位是個難題。是成蛟,還是尚不滿一歲的子嬰,或是子楚其他十幾名年齡相近的兒子,抑或他的不成器的兄弟?
吳巨陷入深思,決心采取行動。他心中已有計劃。
……
“讓我進去看看。”他對宦官說道。
步入殿內,吳巨發現一片狼藉:翻倒的桌案,散落的奏章文書,潑灑的茶水,宮女正在清理。
子楚坐在椅上,捏著眉心,睜開眼睛瞥了一眼,“吳巨來了啊,坐下。”
吳巨看了看椅子。
我依舊選擇站著。
他說:“這是大秦鹽業與六國鹽商協會上月的營收報告,請大王審閱!”
宦官上前從吳巨手中接過了奏章。
吳巨繼續說道:“除了這個,上次與十二鹽商簽署協議已是二月的事了,加上預簽時間,再過兩三個月就得重新確定下一年的代理權。秦鹽利潤豐厚,鹽商獲利頗豐,我們也可以提高價格了!”
該收割利益了!
子楚點頭,這確實是個令人欣慰的消息。
“待寡人看過賬目後再做決定吧。”子楚回應道,他對這些事務並無太多興致。
吳巨恭敬地答應後又補充:“還有一事,我想請假。”
“哦?有何要事?”子楚詢問。
吳巨回答:“計劃前往趙國邯鄲一趟。”
子楚皺眉:“此時前往趙國並非明智之舉,兩國即將交戰,更何況,若被得知你身處趙國,難保不會引發什麼變故。”
“因此我打算低調行事,避免引人注意,沒人知道我去過趙國,預計年前回秦。”吳巨解釋道。
子楚低頭思索良久:“好吧,寡人準假,但務必確保安全!”
吳巨點頭:“大王請放心,我有魁首近衛保護,在趙國也有一定勢力,無論商業、醫家還是小說家方麵,都能保障我的安全。”
子楚滿意地點頭:“如此甚好,若有需求,可隨時告知寡人。這裡有一個地址,若在邯鄲遇到問題,可尋求其幫助。記住,你的安危重於一切,務必謹慎!”
“遵命!”
吳巨離開後,子楚站在剛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章台宮殿門前,目送他的背影消失,輕聲自語:“寡人總覺得吳巨此行會有大事發生。”
吳巨又能掀起什麼波瀾呢?
無非是想帶個人回來罷了。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