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氣,輕輕用玻璃杯敲擊坩堝,“當”的一聲,讓兩人緊張起來。
“你在做什麼?”章邯不解。
“測試強度。”
吳巨檢查撞擊處無損,便解釋:“玻璃不需要太硬,但也不能易碎。”
兩人恍然大悟。
接著,吳巨將杯子置於火上檢驗耐熱性,確保沒問題後才放心。
最後,他給杯子消毒,倒上熱水加了幾顆枸杞,搬了把椅子到校場邊,沐浴晨光,靜靜欣賞自己的作品。
章邯和老於早已各自忙碌去了。
儘管他們也很欣賞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卻無法像吳巨那樣深刻理解玻璃的實用價值。對吳巨而言,玻璃不僅能製成燒杯和蒸餾器,還能用來生產燒刀子、酒精乃至青黴素,可惜這些並不屬於章邯和老於的專長領域。
比起玻璃杯,他們更鐘情於馬蹄鐵。
“日子過得真是越來越愜意了。”吳巨端詳著手中的玻璃杯感歎道。
深秋時節,寒意漸濃的清晨裡,曬著太陽喝口熱茶,無疑是一種享受。這隻玻璃杯的出現,讓吳巨切實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提升,仿佛回到了前世般舒適的日子。他愈發體會到科技改變生活的意義。
正準備去訓練的侍衛們經過吳巨的躺椅時,看到他手中的玻璃杯,都忍不住多瞧了幾眼。畢竟,這隻杯子的顏值實在令人驚豔。
與此同時,在鹹陽宮深處的花園中,子楚正與呂不韋、蒙驁對談。君臣三人就三川郡的管理事宜討論起來。
年初時,蒙驁攻下韓國的成皋和鞏兩座城池,秦朝設立三川郡。此刻三人所談正是此事相關的內容。
突然,一名隨侍進入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大王。”
隨侍彎腰將一份奏折呈遞給子楚。
通常情況下,這類奏折會直接送至章台宮,極少有機會直接交到子楚手上。因此,當子楚接過奏折並展開閱讀後,眉頭越皺越緊。
“大王,發生何事?”蒙驁見狀詢問道。
“看看吧。”子楚將奏折遞給了蒙驁,呂不韋也湊了過來。
隻見奏折上寫道:“醫家領頭人吳巨於城中購置大量鐵料,悉數運往城外莊園,用途不明。”
這份奏折並未署名,但無需多想便可知來源。七國間秘密組織繁多,秦國亦不例外,曆代秦王均有潛伏於暗處的各種機構。至於購買鐵料的目的,自然不難推測。
蒙驁與呂不韋目光交彙,皆露出驚訝之色。
蒙驁略作沉思,拱手說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子楚回應。
“吳巨身為醫家翹楚,憑其能力,若想悄然購入鐵料,實屬輕而易舉,怎會令大王的人有所察覺。”蒙驁直言。
呂不韋點頭附和:“雖此話刺耳,卻句句屬實。”
子楚頷首:“寡人亦是如此認為。”
他站起身,舒展身體,隨即說道:“聽聞吳巨買下莊子後,便安排了自己的親信入駐,每日操練,還傳出購置大批鐵料之事。”
“寡人雖不信他會行謀逆之舉,更不信他這樣的才智之人會將事情做得這般明顯,但也不能坐視不理。”
子楚攤手一笑,轉向蒙驁與呂不韋:“二位今日可有他事要忙?”
二人搖頭。
“那不如隨寡人去吳巨的山莊看看?”子楚笑著提議。
蒙驁與呂不韋相視一笑:“正有此意。”
第8章下午更新
反複斟酌,覺得自己尚未進入最佳狀態,寫了不少冗餘內容,因此決定稍後再更新,調整心情。
第0章四人拜訪吳家莊討論鐵料采購
片刻後,一支車隊停在城外的吳家莊前。
子楚、呂不韋、蒙驁三人,在侍衛與侍從的陪同下,走下馬車。
然而,蒙驁身旁還有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子,與他有幾分相似,正是蒙驁的孫子——蒙毅。
蒙毅與蒙恬同為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毅擅長文事,蒙恬則精於武藝。
故而,蒙毅留在鹹陽陪伴祖父,蒙恬則常隨父駐守函穀關。
蒙毅心思細膩,文武兼備,行事勤奮,年少時便成為子楚的文官與親衛,守護左右,兼任衛尉,統領秦王親衛,同時負責撰寫起居注,相當於秘書職務。
此次蒙驁造訪吳巨,順帶帶上這位小孫子。
“這就是吳卿的莊子?”
蒙毅抬頭瞥了一眼山莊牌匾上的“吳家莊”三字,字體出自吳巨之手。
“沒錯。”呂不韋點頭附和。
“果然煥然一新!看來你把這裡整治得不錯。”子楚環顧四周,讚歎不已。
這座山莊本是悼太子選定的風水寶地,隻是年久失修,一直閒置。之前子楚來這裡時,這裡還遠沒有如今這般生機勃勃。
“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子楚疑惑地看著門口,一時想不出缺少了什麼。
“或許……是少了守門的仆人。”蒙毅沉吟片刻後說道。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果然不見仆人的蹤影,不禁麵露驚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進去看看吧。”
子楚說完,率先朝山莊大門走去。
……
另一邊,吳巨依舊悠閒地曬著太陽。
他並非忘記安排仆人,而是根本就沒打算這麼做。山莊內遍布他的侍衛,有任何動靜都能及時察覺。
這時有侍衛來報信:
“子楚、呂不韋、蒙驁、蒙毅……”
吳巨搖頭輕歎:“貴客,真是稀客啊!”
“帶他們過來吧。”他對侍衛吩咐道。
“遵命。”侍衛行禮後離開。
不久,子楚等人在侍衛引導下到達吳巨麵前。
“吳巨拜見大王、呂相、蒙卿,諸位駕臨,令寒舍蓬蓽生輝!”
吳巨笑著拱手行禮。
“這就是你的寒舍?”子楚掃視四周。
“當然是寒舍,多虧大王將此處出售給我,否則我的五百侍衛都無處安身。”
“交易本就是雙方自願,不必言謝。”
子楚揮了揮手。
“說得對極了。”
吳巨笑了笑,又轉向蒙毅,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說道:“想必閣下就是蒙老將軍的孫子蒙毅?久聞大名。”
吳巨知道蒙武和蒙恬鎮守函穀關的事,而此時鹹陽城中,如此年輕且與蒙驁相貌相似的,隻能是蒙毅。
“過獎!蒙毅拜見吳卿。”蒙毅拱了拱手。
吳巨點頭示意,隨後轉向侍衛:“去搬四把椅子來。”
“是。”
侍衛應聲離開,很快搬來了四把椅子。
“請坐。”吳巨做了個手勢,自己則在躺椅上坐下。
在這個時代,人們大多習慣跪坐,椅子很少使用,因此子楚等人還是頭一次見到椅子,便學著吳巨的樣子坐下來,頓時感覺異常輕鬆舒適。
“這椅子坐著確實舒服。”子楚感歎。
椅子相比跪坐和普通凳子,能讓人完全放鬆身體,顯得格外愜意。
“這隻是個小玩意兒,不值錢,但比跪坐更健康。大王若喜歡,臨行前帶走便是。”吳巨笑著說。
“更健康?”子楚留意到這個詞。
“跪坐不利於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能引發腿部疾病,而椅子能讓身體更舒展,自然有益健康。”吳巨簡單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子楚點點頭。
自古以來,人們對長壽都很重視,沒人希望功業未成就英年早逝。吳巨的話讓子楚對椅子多了幾分喜愛。
“可惜現在許多學派都在推崇跪坐,說什麼君子之禮,真是荒謬。”呂不韋搖頭歎息。
“君子之禮強調的是平等,跪坐、坐姿或站立並無高下之分,那些提倡跪坐的人不過是借前人理論,添油加醋罷了。”吳巨毫不在意地說。
此話一出,一旁的蒙毅忍不住多打量了吳巨一眼,笑著問:“吳卿難道不怕這話傳出去,被各家學派群起而攻之嗎?”
吳巨聳了聳肩:“大家都是學派中人,有什麼好怕的。”
四人互相對視,不禁愣住。
差點忘了麵前這位就是史上年紀最輕的諸子。
吳巨子。
這是世人對他的稱呼。
不稱吳子是為了避免與吳起重名,不稱巨子則是為了避免與墨家巨子混淆,正好符合吳巨當初的想法。
“吳卿此言,確實很有膽識。”子楚誇讚道。
呂不韋也點頭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