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門口,一位韓國將領迎上,神色慌張。
“屬下無能,未能遏製疫病蔓延,懇請縱約長責罰!”說著便要行禮。
“先莫提責罰,帶我去看看染病的將士。”孫隱語氣平緩。
“是!請隨我來!”將領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兩人進入營地,步入隔離區前。
將領本欲推辭,但終究鼓不起勇氣拒絕。
用帕子遮住口鼻後,他們在軍醫引領下進入隔離區。
疫病的慘狀遠超孫隱預期。
臨時棚屋內,士兵麵色灰敗,似受毒害,橫七豎八躺著,捂著肚子痛苦,有的嘔吐腹瀉,更有甚者咳血不止。
“可查明病因?”孫隱低沉問道。
“應是傷寒。”軍醫答道。
孫隱眉頭微蹙。
他對傷寒並不陌生。
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傷寒與鼠疫、霍亂、天花、瘧疾齊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致命瘟疫。
“不止傷寒,邪氣侵體導致身體虛弱,容易引發其他疾病。如今,已有不少士兵同時患多種疾病,數量不下千人。”軍醫皺眉道。
“可以治嗎?”孫隱追問道。
“能治……不過很困難。”
軍醫點點頭:“大人,恕我直言,我們這些軍醫學識有限,單靠我們控製這場疫情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好請來經曆過瘟疫、擅長防疫的大夫才行。”
軍醫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傷員傷口和包紮,很多人剛入職時甚至連最基本的把脈、開藥都不熟練,讓他們應對疫情實在勉為其難。
“有防疫經驗的醫者?”孫隱陷入思索。
“還有一件事,希望大人莫要怪罪。”軍醫說道。
“講吧。”孫隱平靜回應。
“若不分散軍隊,即便請來醫術最高明的人也無濟於事。”軍醫咬牙道。
孫隱默然不語,最終沒有接話。
這時,兩個軍醫用擔架抬過一名身穿甲胄的士兵。士兵麵色青紫,臉頰凹陷,早已斷氣。
這些士兵不是戰死沙場,也不是死於敵手,而是被突如其來的疫病奪去了生命。
“死了多少人?”孫隱問道。
“二百二十六,這恐怕是第二百二十七個。”軍醫神情沉重,歎息道,“這才剛開始。”
隨著疫病擴散加劇,天氣轉冷,死亡人數隻會越來越多。
而且,這隻是其中一個營地。從南到北,從魏國到韓國再到周國,無數城池和軍營都在遭受疫病的威脅。
孫隱看了眼身旁的韓國將領,對方急忙低頭,不敢直視。
這位將領確實有些懼怕這位兵家少主。雖年輕,卻讓人莫名心顫。那張棱角分明的臉毫無表情可言,完全看不出喜怒,這種難以揣測的狀態反而更顯恐怖。
“走吧。”孫隱並未對將領施加責罰。
這些將領雖非直係下屬,但貿然處置,隻會引發怨恨。眼下戰事迫近,局勢複雜,孫隱不願再生枝節。
再者,歸根結底,未能遏製疫病並非將領之過。相較那些知情不報、使情況惡化的人,此人的錯誤實屬輕微。
在醫者引導下,孫隱與韓國將領離開隔離區,完成沐浴更衣。
醫者調配了艾草、蒼術、白芷等草藥混合的藥液,有助於殺菌消毒。
“縱約長,末將有一言,不知當講否?”韓國將領低聲說道。
“講。”孫隱簡潔回應。
“末將略通疫病,無論軍隊集結、流民流動,還是食物水源出現問題,既然我們這裡爆發瘟疫,秦國那邊恐怕也難逃。”韓國將領提出猜測。
此言讓孫隱目光驟變。
儘管他對這位韓國將領印象不佳,但不得不承認,這話確實點醒了他。
稍作思慮後,他心中已給出確定答複。
不是可能,而是幾乎確定!
“若秦國那邊也有疫病,那他們的軍隊想必也深受其害。函穀關地勢狹窄,大軍聚集,或許情況比我們這邊更糟。我們不妨……”韓國將領自顧自說著。
孫隱未予理會,他早有此想法。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計劃。
片刻後,孫隱換上新衣,在韓國將領諂媚陪同下走出軍營,迅速登車離去。
第133章你們可曾忘了,關內可是有位天下第一的醫者?
韓國將領的猜測正確。
函穀關內同樣麵臨困境,因人更密集,疫情感染人數與傳播範圍不亞於韓魏兩國。
察覺疫情嚴重時,呂不韋立刻召集眾將商議。
眾人齊聚,紛紛議論。
“為何偏在此時疫病橫行?”麃公眉頭緊鎖,又怒又憂。
王齕沉著臉低吼:“下方之人竟鬨至如此地步才報,延誤之罪,死不足赦!”
呂不韋輕拍桌案,製止眾人的爭執:“此時多言無益,過錯自會追究,眼下當務之急是商議應對之策!”
麃公沉聲道:“無論如何,總不能坐視疫病蔓延。若大軍未至,關內已亂作一團,這局麵如何收拾?”
蒙驁眉頭緊鎖,指向沙盤:“若是在韓、魏之地,分散兵力尚可。然我秦境僅函穀關一處要塞,軍力皆需集中以控局勢,一旦散開,合縱軍來襲,恐無人能及時調集兵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蒙武補充,“函穀關地勢險要,夾山帶河,四周儘是深山大川,真要疏散也無處可去。”
呂不韋語氣沉重:“解決問題當以防疫為先,若我軍尚未交戰便因疫疾失去戰力,秦國將徹底危矣。”
“絕不可貿然撤兵!若合縱軍趁勢進攻,誰敢承擔此責?”
“我認為,首要任務是全麵篩查關內駐軍!”
“這數目龐大,關內現有二十多萬兵力,且仍在增加,逐一排查談何容易!”
一時間,眾人各抒己見,爭論激烈。
忽然,人群中年輕的蒙恬似有所悟,抬眉說道:“諸位,呂相,祖父大人,難道忘了一件事?關內豈非有一位醫術通天的大夫?”
話音剛落,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是啊!呂不韋與眾人對視,神情由焦慮轉為驚愕,繼而化為狂喜。
他們竟未曾想到這位專精醫道的天下名醫就在身邊,隻顧在此爭論不休。
於是,不過三分鐘,眾人便來到吳巨所住的房前。
吳巨正在用餐,忽見一群人闖入,齊刷刷盯著自己,不禁愣住。
他咽下一口飯,弱弱問道:“找我有何事?”
“吳巨,我記得你是一位醫者。”麃公開口道。
眾人沉默。
這還需要問嗎?
“沒錯。”吳巨眨眨眼,這不是很顯然的事嗎?
“聽說函穀關內出現了疫病,你知道嗎?”呂不韋接話說,目光看著吳巨。
“知道一些。”吳巨點頭。
“那你能為軍中的將士治病嗎?如果你不願親自動手,給出個防治的辦法也行。若是能幫忙就更好了,事後秦國必有重賞!”呂不韋語氣堅定。
“不過是個小疫病而已,需要我親自出手?”吳巨有些不解。
他近來一直在閉門練武,跟章邯一起,對外界發生的事了解不多,隻聽說有人生病,但認為軍中雖醫術,也不至於應付不了,便沒太在意。
“什麼?!你知道現在情況有多糟嗎?”呂不韋瞪大眼。
吳巨搖頭表示不知。
這時呂不韋從袖中取出一份詳細記錄的名單,遞給吳巨。
吳巨仔細看後,臉色驟變,名單上的數字和姓名密密麻麻,患病人數成千上萬。
“這麼嚴重?”吳巨震驚。
呂不韋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