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函穀關外。
子楚與眾臣立於函穀關前,為吳巨送行。
"疫病與戰亂剛剛平息,你就又要前往韓魏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這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
“行了,到了韓國和魏國要多保重。”
“主要是注意安全,函穀關一戰韓魏失利,死傷無數,不少人把你當罪人,恨不得殺了你。”王齕補充道。
“放心吧,我的五百近衛可不是吃閒飯的,說不定能贏過秦銳士。”吳巨笑著說。
“這麼說我就得較較真了,改天切磋一下?”麃公假裝擼起袖子,提起秦銳士他就來了興致,畢竟函穀關一役秦銳士功勞不小。
“好啊。”吳巨點頭,他正想找機會讓自己的近衛與人實戰訓練。
一番閒聊後,吳巨看向呂不韋,他眉頭緊鎖,一臉嚴肅,像是個憂心忡忡的老父親。
“要是凝兒知道,肯定又要擔心得睡不著。”呂不韋沉著臉說。
“那就麻煩嶽父多照顧她了。”吳巨笑著拱手致意。
呂不韋輕哼一聲,接受了這個稱呼。
眾人紛紛叮囑後,吳巨準備出發。
“鹹陽再見。”
“再見!”
吳巨與魏磬登車,章邯率五百近衛隨行。戰馬感受到長途跋涉的氣息,不停地興奮嘶叫。在函穀關這些日子,人困馬乏,連馬都被限製行動。
“出發!”
一聲令下,馬車疾馳而去,留下一道淺淺的車轍,直至消失不見。
同一天,子楚視察完函穀關返回,隨著這場抗擊合縱軍的戰爭結束,呂不韋卸任上將軍,王齕和蒙驁辭去左右將軍之職。眾將領隨子楚回鹹陽,包括駐守函穀關的蒙武和蒙恬。
由於短期內六國不會對秦國構成威脅,蒙武和蒙恬留在此地已無必要。
大將楊端接任函穀關令,負責駐守。
函穀關內的十萬大軍也將重新調配,僅留下五萬精兵駐守。
次日,從洛陽前來鹹陽的周王抵達函穀關。
他深知身為戰敗者的處境,從洛陽出發時,已做好任人宰割的心理準備。原以為憑借自己周王室和一方諸侯的身份,到達函穀關至少能受到些許禮遇,哪怕是表麵功夫。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函穀關門前,他的車輦就被攔了下來。
掀開簾子一看,一群全身裹著奇異白色服飾的人擋在車前。他們的裝扮極為怪異,遮住了麵容,隻露出眼睛。其中一人開口道:“請停車檢查,入關者需隔離七天!”
周王愣住了。
……
從函穀關到洛陽的路程不算遠,次日清晨,吳巨便抵達了這裡。城牆上高聳入雲,處處體現著都城的氣派,城門外行人商旅絡繹不絕。
這是天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堪比鹹陽、邯鄲、陳郢、臨淄、薊、新鄭、大梁等地。自521年前,即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以來,這裡就成了周的都城。
“成敗皆在此城啊。”吳巨望著與鹹陽媲美的城牆,感慨萬千。周武王在此建立成周,奠定中原霸業;而周平王東遷,則是為了躲避犬戎的侵擾。更令人唏噓的是,平王東遷竟是在秦軍的護送下完成的。
“平王東遷”標誌著春秋時代的開端。“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弱分化,齊、楚、秦、晉崛起,政事多由地方諸侯掌控。”
再後來,周王室最後一次分封,形成了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這次分封後,周王室已無土地可言,連王畿也被韓、趙兩國瓜分,周天子隻好寄居於東周公國。
當時的東周公國以鞏和成周為都城,西周公國以洛陽為都城。周赧王拒絕秦武王要求舉鼎之舉後,被驅逐出東周,轉投西周,寄居於洛陽,依附於西周文公。
秦昭襄王成功瓦解了諸侯的合縱計劃,周赧王去世,西周。幾年後,洛陽歸東周所有,西周的土地被各國瓜分。
東周的君主以孫隱為縱約長,試圖聯合五國攻打秦國。然而,一場大規模的瘟疫爆發,韓國和魏國未能控製住疫情,最終韓魏聯軍慘敗,合縱計劃也被子楚挫敗。
吳巨感歎道:“人們常說定都位置關乎王朝興衰,但曆史變遷是不可避免的。人定勝天這句話確實有道理。”眾人點頭同意。於是,一行人入城,準備一探周王室都城的風貌。
抵達洛陽時,吳巨發現疫病嚴重,城中商鋪大多關閉,行人稀少。此外,周王室與韓魏聯軍戰敗的消息讓局勢更加複雜,周王已前往鹹陽談判。這些事與吳巨關係不大,他此行是為了與韓魏醫家分支會麵。
儘管洛陽氣氛緊張,憑借通行文書和五百騎兵的護送,吳巨順利進城。這座城雖顯冷清,但仍是各方勢力交彙的重要地點,他的到來自然引起了眾多關注。
街道一側的酒樓裡,幾個貴族子弟正圍坐在一起,邊飲酒邊談論著過往的戰事。此時,路過的吳巨成了他們的話題。
“這就是醫家的領軍人物吳巨,確實儀表堂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函穀關一役之後,他再次聲名鵲起。人們都說,他是當今諸子百家裡少數能左右戰局的人。”
眾人一邊喝酒,一邊繼續聊著。
“我聽說,因為他的姓氏,有不少人想拉攏他。”
“比如?”
“吳起的後代,以及以前吳國的王室後裔,多得很。”
“吳國的王室後裔找他,該不會是要認親吧?”大家笑著調侃。
“說不定真有這可能呢!”
有人若有所思地說:“他姓吳,說不定和這些人真有些關係。”
立刻有人反駁:“就因為他姓吳你就信?之前在醫家秦國岐山分部的時候,有人親眼看見他自稱是郿縣人,可後來有人去郿縣查證,發現根本沒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嗯……這年頭,每個人似乎都藏著一些秘密。”
……
遠處樓宇間,兩人靜靜地站在那裡,目光緊盯著吳巨乘坐的馬車。
其中一人長相平凡,混在人群裡很難被認出,就是前幾天見過周王的那位。
他身旁站著一名黑衣男子,正是潛入秦王宮的刺客。
“要不是這場疫病,要不是這個醫家魁首,孫隱或許真能獲勝,我們的計劃也不會敗得如此迅速。”黑衣男子低聲說道。
“世間事變幻莫測。”那人歎了口氣,“奪取九鼎哪有那麼容易,不過這也是預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先生的指令快要下達了,我們該離開洛陽了。”
吳巨坐在馬車上,身著白衣,外披墨色大氅,似乎察覺到什麼,下意識地朝二人剛才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卻發現那裡已空無一人。
他輕輕皺眉,略作沉吟後,將目光移開。
自從獲得霸王之力後,他的感力大幅提升,章邯稱其已超越大多數武者,甚至自己也無法滿足其訓練需求。
提到章邯,隨著吳巨劍術與槍法的進步,章邯已無法繼續作為他的陪練對象。吳巨計劃回鹹陽後找時間與嫪毐切磋,畢竟後者是七國罕見的劍術大師,與他較量能幫助吳巨更清晰地認識自身實力水平。
然而,吳巨未留意到,不遠處一位身披寬大黑袍、麵容遮掩的神秘女子正隱身人群之中,目光緊隨他的馬車,陷入沉思。直至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走近。
“湘夫人,看來他們已離開洛陽,此地似乎無更多線索可尋。”青年說道。
湘夫人轉過頭,神色歸於平靜,輕輕點頭,兩人隨後離去。
……
就在同一時刻,吳巨到達了約定的酒樓。
第160章抵達甲天下酒樓遇見魏煥等人
馬車平穩停下。
等候在酒樓門前的人看到吳巨到來,立刻上前鞠躬行禮:“見過吳師。”
吳巨認出了對方是醫家成員之一,“許久不見。”
“許久不見。”那人回應,因吳巨仍記得自己而顯得頗為欣喜。
“走吧。”吳巨繼續說道。
“是,吳卿請隨我來。”那人做出邀請手勢,引領前行。
吳巨步入內裡,章邯與魏磬相伴同行。
酒樓賓客滿座,他們被直接引至頂層雅間,室內有數人,其中有兩張熟悉麵孔。
魏煥自不必說,自從岐山分彆以來數月過去,因處理魏國疫情勞累奔波,他兩鬢斑白,皺紋加深,身旁的魏磬觀察到了這些變化,不禁流露出幾分憐惜之情。
另一位是來自韓國的長老韓商陸,她是七國長老中唯一的女性醫者。韓商陸是前任魁首的徒弟,現任魁首陳仲的師妹,專注於醫學研究。
當年在岐山時,吳巨與其他六位長老鬥智鬥勇,唯有韓商陸保持中立立場,堅守自己的底線,不乾涉他人事務,也不讓他人侵犯自身權益。因此,她與吳巨的關係較為融洽,還曾多次向吳巨求教醫術。
此外,還有三位吳巨不認識的人,從他們與魏煥、韓商陸同處一席來看,地位應該不低。
“魏長老,韓長老,久違了。”吳巨微笑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