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於急匆匆趕到山莊,見到吳巨立刻展露笑容:“吳卿!”
“老於。”吳巨微微一笑。
“這些天山莊可還好?”
“一切都好。”
“那就好。”吳巨點點頭,“找你來是想讓你打造個小物件。”
“您隻管吩咐。”
吳巨在圖紙上勾勒出一個彈簧的三視圖。
說這個時代沒有彈簧並不準確,畢竟這個時代確實有彈簧,隻是多為片簧,比如樂器中的某些部件,也有成語“巧舌如簧”。
但後世常見的螺旋彈簧,這個時代是沒有的!
吳巨將圖紙遞給老於:“看得明白嗎?”
老於沉思片刻:“似懂非懂。”
吳卿的圖紙越畫越奇怪了……老於心中暗想。
吳巨抓了抓頭發,一番解釋後,差點親自動手打鐵。思索片刻,他將一張紙搓成細長條,再卷成螺旋狀。“就是這種形狀。”他說。
“哎呀,早說不就好了嗎。”老於恍然大悟。
“能做出來嗎?”吳巨問道。
“沒問題。”老於拍著胸膛保證。
“那行。”吳巨點頭叮囑,“這活兒得用心,儘量做得精細。”
“放心交給我吧。”老於離開,前往自己的鐵匠鋪製作彈簧。
趁此機會,吳巨命令暫停一台織布機,將其拆解得七零八碎,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模樣。隨後,他親自動手進行改造。
這過程太過複雜,旁人無法理解,還是由他親自完成更穩妥。
幾天後,一切準備就緒。兩名木匠送來飛梭,老於帶來彈簧,而吳巨也完成了織布機的改裝。萬事俱備,隻等安裝。
整個過程中,李銘凱始終皺眉思考。
他對吳巨的想法感到困惑。
這飛梭呈紡錘形,中空設計,裝有小輪子,看起來非常奇特。
飛梭……應該是一種快速的梭子?
吳巨把彈簧固定在飛梭上,再將飛梭裝到織布機上,然後讓工人遞上紗布。
接著,他親自操作這台巨大的織布機。
車間裡的工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計,好奇地注視著他。
李銘凱目不轉睛地盯著飛梭。
吳巨握住手柄用力搖動,高大的織布機立刻運轉起來。織布機上的飛梭飛速移動,幾乎留下殘影。
白色的布料迅速被織出,速度遠超普通織布機,而且通過增加紗布層數,布料的寬度也大大超出以往織布機的最大寬度。
“這怎麼可能!”李銘凱忍不住喊出聲。
有什麼不可能的?
吳巨嘴角揚起笑意。
成功了!
工人們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們難以置信織布機能有如此高效的成果。
吳巨改進的新織布機在外形上變化不大,但工人們看著它運轉時,卻像是麵對一台全新的機器。織出完整布匹後,吳巨停下機器,拿起白布走到李銘凱麵前問:“李主事,你覺得如何?”
李銘凱張嘴愣住,難以言語。
反應過來後,他立刻拱手鞠躬,深深彎腰致歉:“適才失禮,請原諒。”
他對吳巨徹底信服了。即便心中存疑,事實已證明一切。這台裝有飛梭的織布機效率至少提升兩倍,一人即可操控,且仍有優化空間,將為整個紡織業帶來巨大變革!
改良織布機堪稱壯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吳巨見李銘凱態度誠懇,展現出謙遜姿態,扶他起身,將布匹遞給他:“不知者無罪,無需多言。”
李銘凱深受觸動。關鍵不是言語或動作,而是吳巨將布匹交給他,是對他的極大認可。
“適才我目光短淺,實在慚愧。”李銘凱反思道。
“無妨,無妨。”吳巨笑道。
“你覺得,改造織布機後該如何發展?”
“當然是把廠裡所有織布機都改造成新式樣!”
“接著呢?”
李銘凱皺眉思索,覺得這是吳巨在考他,片刻後靈光閃現:“織布效率提高,紗布供應可能不足。”
“很好!”吳巨喜形於色,“這點我也已考慮周全。”他帶李銘凱進入紡紗車間:“隻需將紡錠豎排,用紡輪驅動,就能大幅提升紡紗效率。”
李銘凱拍手稱讚:“對呀,我怎麼沒想到!”
一旁的張勉和老於微微搖頭,對李銘凱的表現頗感不屑。
自從改良織布機後,李銘凱對吳巨愈發欽佩,無論吳巨說什麼,他都深信不疑,儼然成了吳巨的忠實擁躉。
相比之下,張勉和老於顯得從容得多。他們並不是盲目信任吳巨,而是早已習慣了這種態度。吳巨的話,在他們心中如同金科玉律,從無質疑。他們堅信,隻要是吳巨提出的,就一定能實現。
當然,吳巨提出改良紡紗機的想法絕非兒戲。這一構想的成功率極高,因為它的原理與後世的珍妮紡織機如出一轍!
吳巨繼續補充道:“還可以進一步優化,比如增加紡錠數量,效率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