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吳府途中,吳巨領著李斯來到廷尉司認門。
廷尉司作為秦國重要的執法機構,處處洋溢著繁忙氣息。吳巨曾多次來訪,對這裡已十分熟悉。
你或許好奇,吳巨為何會來這種地方?當然不是因為他犯事了。諸子百家私下往來密切,偶爾相聚,廷尉與吳巨同屬一家,又在同一朝廷為官,自然常有交集,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廷尉年邁體弱,吳巨時常送藥給他,這使得兩人交往頻繁。
吳巨帶著李斯參觀廷尉司的部分區域,李斯也目睹了廷尉司提審犯人和審理案件的場景。之後,他們直奔後院辦公區,進入一間房內,見到正在處理公文的廷尉焦樵。
焦樵年約六七十歲,須發斑白,是一位法家學者兼宗師級人物。法家並無明確的領袖,而焦樵在法家中地位頗高,相當於醫家中的蘇長老。
焦樵見吳巨到訪頗為驚訝。
“吳卿怎麼突然來了?你可是無事不來廷尉司的!”焦樵笑著說。
吳巨無奈地皺眉,這已是今日第二人如此調侃他了。
“什麼叫無事不登廷尉司,彆總把我往壞處想。”吳巨反駁。
焦樵笑了笑,目光轉向吳巨身旁的李斯,略作打量後問道:“這位是?”
“晚輩李斯,拜見焦子!”李斯拱手行禮。
“李斯?”
焦樵思索片刻,不知此人是誰,隨即望向吳巨。
“他是荀子的。”吳巨答道。
焦樵忽然明白了什麼,急忙招呼道:“快請坐下。”
吳巨和李斯坐下後,焦樵吩咐人泡茶,隨即笑著說道:“我和你師父是好朋友,還記得他初到秦國時,我們誌趣相投,常在一起探討學問,那段日子令人懷念。”
“轉眼十多年過去,他現在應該七十多歲了吧?對了,你師父身體還好嗎?”焦樵問道。
“還不錯,隻是年紀大了難免有點小毛病,師父也不在意,讓我們這些都很著急。”李斯回答。
李斯接著說:“師父經常在我麵前提起您,說您的學問深厚,製定的律法非常實用。”
“哈哈哈哈哈!他太誇獎我了,你師父在這方麵的成就也很高啊!”焦樵聽後笑著說道。
兩人繼續聊了許多,可以看出焦樵和荀子關係很好,對這位晚輩也十分關心,這讓李斯在廷尉司的日子有了保障。
“我和你師父是同輩人,年齡也差不多,以後你可以叫我師叔,我們以叔侄相稱如何?”焦樵提議。
“當然可以!”李斯高興地答應。
焦樵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看向吳巨:“你今天來就是為了把我這個師侄介紹給我認識?”
“當然不是。”
吳巨搖搖頭,見兩人相處融洽,便直截了當地說:“今天我把李斯推薦給了大王,大王非常欣賞他,任命他為新的奏讞掾。”
焦樵一愣,隨即明白了過來。
難怪吳巨帶著李斯來找他,原來是通知一聲,順便讓李斯熟悉環境。
不對!
“你把李斯推薦給大王?”焦樵感到困惑,不明白吳巨是怎麼認識李斯的。
吳巨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道:“李斯已經拜入門下,成為我的門客。”
焦樵點點頭,這就能說得通了。
沒想到李斯竟然成了吳巨的門客……
焦樵心中有些疑惑,他知道吳巨之前從不收門客。
這其中一定有故事,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焦樵轉頭看向李斯,微笑道:“我對令師的學說也很認同,今後我們同朝為官,你擔任奏讞掾一職,會有很大施展才華的機會。假以時日,提升爵位和官職並非難事。”
李斯拱手謙虛回應:“這是我的願望,但萬事開頭難,還請師叔多多關照。”
焦樵連連點頭:“應該的,應該的。”
焦樵一直心胸寬廣,他對李斯的加入並無偏見。儘管李斯出自儒家,但因其師荀子的資曆、學術造詣以及兩人的私交,焦樵對李斯進入廷尉司並不排斥。而且,他對荀子的才能早有耳聞,認為其必然優秀。
子楚善於識人,初次見麵便對李斯委以重任。而吳巨才華橫溢,就連焦樵也無法完全看透,能被他破例收入門下的李斯顯然非同一般。由此可見,李斯確實能力出眾,足以勝任此職。
焦樵樂於扶持後進之才,與吳巨、李斯交談後,三人隨即告辭。
次日,李斯按照吳巨的指示,帶上精心準備的六份禮物,分彆前往拜訪上司和同僚,邀請他們在醉仙閣設宴,以增進彼此情誼。
李斯聽完吳巨的安排後,深受觸動,意識到這是在為自己樹立威信。他滿懷感激地推辭道:“這未免太破費了,大賜給了我五百金。”
吳巨卻堅定地說:“你既入我門下,我自當全力相助。大王固然會在你正式任職時授予官服、官印及賞金,但這筆花費今日就需,不可省略。”
隨後,他又提醒李斯:“你目前暫居旅店,待整理行裝後,先搬來吳府暫住,待你的府邸賞賜下來後再做打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斯心中感慨萬分,由衷感謝吳巨事事為他考慮周全。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氣了。這筆人情我記下了,日後定當償還。”李斯認真地說。
吳巨擺擺手,未發一語。
不一會兒,張管家準備好了六份禮物。
“廷尉、廷尉正、左監、右監、奏曹掾,這五位都已備齊禮物,還有一份是給誰的?”李斯疑惑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