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末,吳巨一直關注的事有了突破性進展——酒樓。這是年前中呂凝提議設立的項目,他認為此項目大有可為,便開始籌備。酒樓位於鹹陽最繁華的街巷之一,舊址本是知名酒樓,但近年經營不佳,瀕臨倒閉。吳巨接手後,對其進行了徹底改造。從牆壁到柱子再到地基,幾乎全麵翻新。他還承包了半條街,設計圖也由他親手繪製。他對酒樓進行了實地考察,確保一切按計劃進行。
酒樓外圍被圍牆圍住,兩扇大門上寫著“施工重地,請勿靠近”。偶爾有人對這座八個月內建成的新建築感到好奇,駐足觀望。但圍牆一人多高,上麵還掛著黑色幕布,遮擋得嚴嚴實實,什麼都看不到,最終隻好離開。
吳巨走進去,施工隊隊長高德全迎了出來。
酒樓的建設主要由暖氣公司和家具公司負責。暖氣公司擅長基礎設施,安裝管道時需要砸牆;家具公司則有許多木匠和鐵匠,能負責裝修工作。雙方合作無間,很快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施工隊伍。
“吳總!”高德全恭敬地低頭行禮。
“嗯。”吳巨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工程進展如何?遇到什麼困難了嗎?進度怎麼樣?”
“一切順利,沒有遇到大的問題,即便有也已經解決。”高德全回答。
兩人邊走邊聊,進入酒樓大廳。這是一個寬敞明亮的空間,目前空無一物,顯得乾淨整潔,但也散落著一些雜物,有灰塵也有木屑。
因為裝修尚未完成,自然還未進行清潔。
深入內部,可以看到工人們忙碌的身影。
高德全向吳巨詳細介紹了正在進行的工作,包括雅間裝飾、庭院布置以及擺件擺放等。
“總體來說,裝修已完成大半,預計二月中旬前可以全部完工。”高德全總結道,並給出了具體的工期安排。
“做得不錯!”吳巨露出讚許的表情,認為高德全是個有潛力的人才。
他拍了拍高德全的肩膀,鼓勵道:“繼續努力,完成後必有重賞!”
“是!”
離開酒樓後,吳巨驅車前往城外山莊。
近段時間,吳巨斥資巨款在城外購入三塊相連的土地,與山莊的地塊連成一體。
抵達城外山莊時,章邯前來迎接。
如今,章邯已不再時刻跟隨吳巨左右。
主要原因是吳巨的實力大幅提升,不僅擁有霸王之力,還在嫪毐的指導下劍術日益精湛,如今已遠超章邯。在整個秦國,除了宗師級強者,很少有人能對他造成威脅,因此章邯認為無需再跟隨吳巨。
另一個原因是章邯身為魁首近衛統領,日常需駐守山莊,負責近衛事務及山莊周邊的安全。特彆是後者,尤為重要。山莊周邊有紡織廠、玻璃作坊以及研究造紙術的工匠,這些都是寶貴的商業秘密。
吳巨停下車,下了馬車,山莊的仆人接過韁繩。他隨意詢問了山莊的情況後,便提議進去查看。“好!”章邯點頭同意,兩人進入。
山莊經過擴建,原來的庭院已被推平,周圍的回廊也被拆除,形成了三大兩小五個庭院相連的新格局。數百名魁首近衛正在練習。
看到章邯到來,眾人注意到一旁的吳巨,驚訝不已。“吳大人!”眾人齊聲行禮。
“繼續訓練。”吳巨大聲說道。
“是!”
如今魁首近衛的數量已擴大至兩三倍。
至於擴軍的具體時間與方式,還要從頭說起。吳巨從岐山帶來的五百餘名魁首近衛,在洛陽抵禦刺客時損失了一些。
雖然損失人數不多,但吳巨有擴軍的計劃。然而此事複雜,如何招募、如何訓練都是難題。
就在此時,一件好事降臨。年底的朝會上,吳巨被封為大秦大良造。
按規定,大良造可統領一遷衛兵,吳巨也不例外。
於是,五百名魁首近衛迅速擴充至一千五百人。
隊伍壯大後,吳巨重新規劃了山莊的布局,在最初購得的土地上大幅擴展山莊規模。
鐵匠監在老於的帶領下開始打造兵器和馬蹄鐵,這是章邯自新年以來忙碌不已的原因,他甚至乾脆住在山莊裡。一遷五百人的隊伍無論在哪裡都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吳巨訓練的更是極端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
自從吳巨從嫪毐那裡了解到這個世界的力量劃分和超自然現象後,他更加堅定了發展特種作戰的想法。雖然劍道宗師技藝高超,身體素質遠超常人,但他們也無法達到一劍破千軍的效果。正如嫪毐所說,“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隻是傳說,即使是劍道宗師也難以做到。
劍道宗師擅長一對一戰鬥,但麵對大規模的齊射箭矢或整支軍隊時,也會力有未逮。嫪毐告訴吳巨,再鋒利的劍、再強大的人,都有極限,無法對抗大勢。俗語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亂拳也能老師傅,這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嫪毐也指出,吳巨是個例外,他的體力上限遠超常人且仍在增長,未來或許真能達到一人成軍的能力。令人不解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體能舉數百斤重物,身體素質極佳,而現代人卻顯得虛弱,尤其是那些缺乏鍛煉的年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人體潛能的提升,單兵作戰能力也會增強,特種作戰的理念隻會愈發強大。一支精銳部隊在正麵戰場或許不起眼,但在敵後、側麵等隱蔽戰場,他們的破壞、偵查、擾和斬首行動卻難以估量。章邯深諳此道,還結合自身經驗對其進行了優化改良。
魁首近衛的戰鬥力可與秦銳士相提並論,不過這僅限於最初的五百人。後來加入的一遷士兵才剛接受不到一個月的訓練。
吳巨多次安排魁首近衛與秦銳士切磋。
單兵作戰時,魁首近衛占據優勢;實戰模擬中,他們也毫不遜色。
你是不是懷疑秦銳士放水了?絕對沒有,他們打得比誰都認真。
說到秦銳士和魁首近衛的關係,那可是充滿矛盾的故事。
簡單說,每次秦銳士遇到魁首近衛,都會露出怨婦般的幽怨表情。
原因很簡單,自從麃公見識到吳巨訓練魁首近衛的方法後,便對其興趣濃厚,經常向吳巨請教,說是想“取長補短”。
他還會來山莊觀摩,甚至打算在秦銳士中組建類似的隊伍,打造一支精銳中的精銳。
漸漸地,魁首近衛的高壓訓練模式也被引入秦銳士,讓他們十分不滿。
實際上傳過去的訓練方法已經經過調整,但即便如此,魁首近衛近乎瘋狂的訓練仍讓秦銳士感到痛苦,他們對魁首近衛充滿敵意,恨不得發泄不滿。
扯遠了。
目前看來,這個團隊在章邯的帶領下表現不錯,不愧是專業人員。
新加入的一遷士兵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已經習慣了這種訓練節奏。
看著眾人朝氣蓬勃的樣子,吳巨很欣慰。
“藥浴一定要堅持,避免留下暗傷,尤其是新兵,他們第一次麵對高強度訓練,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問題。”吳巨叮囑章邯。
“放心吧。”章邯回應。
吳巨不再多言,繼續觀察訓練,卻注意到角落裡有些格格不入的人。
他們顯得瘦小,臉上還帶著稚氣。
“那些是誰?”吳巨一眼就看出這些人既不是子楚派來的,也不是最早的魁首近衛成員。
"也算是一份子。"章邯搖頭說道,"之前跟你提過這事,你可能沒留意。"
他靠近了些,繼續說道:"他們是我們在洛陽犧牲的那些兄弟的孩子,我去祭拜並發放撫恤金時,發現了不少孤兒。他們的父母早已分開,如今父親去世,無依無靠。我覺得他們很可憐,就問他們是否願意加入魁首近衛,其中二十三個孩子同意了。"
吳巨恍然大悟,章邯的確提到過這件事。
"去看看吧。"
第237章新一代魁首近衛
吳巨穿過四周的長廊,迅速來到角落裡的二十三個孩子身旁。
雖然被稱為孩子,但他們已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孩童。年紀大的已有十四五歲,可稱少年;小的則七八歲,仍顯稚嫩。
烈日下,他們汗如雨下,卻依然咬牙堅持。
父母分居,父親常年在外,這些孩子大多時候隻能獨自麵對生活。這樣的經曆讓他們臉上多了一份同齡人少見的堅韌。
"原本有三十多個孩子,但有些人沒能堅持下來,我讓人送他們回鄉了,現在隻剩下這二十三個。"章邯感歎道。
吳巨也歎了口氣:"說到這個,我還挺愧疚的。他們的父親跟我一起去洛陽,連新年都沒能一起過。結果一群孩子,就這麼成了孤兒。"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從軍的人都知道可能有這一天。再說你給的撫恤金很豐厚,還安排人照顧老人,他們在地下也會安心的。"章邯安慰道。
吳巨沉默片刻後說道:"訓練量得適當減少,畢竟他們還是孩子,不像成年人。"
"差不多快減半了。"章邯回應。
吳巨點點頭補充道:"也不能太放鬆,進了魁首近衛就要一視同仁,少年時期是打基礎的關鍵。"
他觀察了一會兒孩子們的訓練,沒發現問題。但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注意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
吳巨用手指了指他:"他叫什麼名字?父親是誰?"
章邯順著吳巨的手指望去,說道:"他叫司馬欣。"
吳巨目光一掃,滿臉驚訝:“是誰?”
章邯重複道:“司馬欣,他父親是司馬庚。”
“秦國人?”
“沒錯。”
“程姓司馬氏?”吳巨追問。
“正是。”章邯點頭,“聽說他提到過祖上與程伯休父有些淵源,算得上是後人。”
吳巨鬆了口氣:“這應該沒錯。”
章邯暗自感歎,司馬欣竟真的出現了,難道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提到司馬欣,不得不回到曆史。陳勝吳廣後,周文率軍進攻,章邯緊急釋放驪山刑徒參戰,其中司馬欣任長史,助章邯擊退敵軍。
後來,巨鹿之戰失敗,三人歸降項羽,秦朝。項羽分封關中,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合稱“三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欣早年任職櫟陽獄吏,曾因私誼放過項梁。後來成為章邯心腹,四處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