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還提到大秦糧油的其他產品同樣安全無害。
這是官方正式為這些產品背書。
老甄對此深信不疑,立即打聽附近的大秦糧油店,得知每條街都有店鋪後非常高興,趕緊前往。
到達後,發現人群熙攘,門口擠滿了人。但這難不倒老甄,他奮力擠進店內,最終來到賣鹽的貨架前。一名小廝不斷往貨架上補貨,但貨物很快被取空,供不應求。
老甄好不容易搶到一包,付完錢後離開。回家後,他打開鹽袋,嘗了一口,淚水不禁湧出。多年未有的滋味讓他感慨萬分,終於,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鹽了。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李大有憤怒地拍桌。
他感到十分委屈,莫名間多了個強勁對手。
李大有是一名活躍於秦國京畿地區的鹽商,多年來生意順風順水,從未遇過重煩。
然而今天,他首次遭遇了商業危機。
問題就出在吳巨今日推出的秦鹽上。
他覺得自己就像隻無憂無慮的小狗,安靜地享用食物,毫無防備,卻突然被強盜劫掠,毫無緣由地受了重創。
真是“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給劫了”。
這合理嗎?
還沒到中午,李大有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意會受到多大衝擊。多年的直覺告訴他,這次恐怕是致命的打擊。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他是李大有的小舅子,也是他的得力助手之一。得知秦鹽的事情後,李大有讓他前去打探消息。
“情況如何?”李大有急切地詢問。
小舅子扶著膝蓋,氣喘籲籲地擺手道:“賣瘋了!周圍幾個坊,隻要是有吳巨經營的糧油店,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李大有一聽,表情更加凝重。
他揉了揉眉心:“要是我們現在降價,情況會不會有所好轉?”
“降價?降多少?”小舅子反問。
李大有沉默不語。
“姐夫,說實話,就算我們跟他們拚價格,也是毫無勝算的。你知道那秦鹽的原料是什麼嗎?是礦鹽!”小舅子從懷裡拿出一包從大秦糧油店買來的秦鹽。
“礦鹽?”李大有嚇得一震,“他們難道不怕害死人嗎?”
“彆忘了,那是吳巨,醫術天下第一。聽說他用了‘提純’的方法分離了鹽和,雖然我不太明白,但肯定找到了解毒的辦法。”小舅子說著。
“你看看!”小舅子遞過鹽包。
李大有接過來打開,發現裡麵的鹽潔白得異乎尋常,立刻信了八分。
小舅子接著說:“據說今天大王在結海樓現身,證實了這個說法。我覺得這事應該沒錯。”
李大有長歎一聲:“我聽說他們的定價是五十文一斤,是真的嗎?”
“是真的,而且還有首日優惠。”小舅子苦笑著說,“降價不是出路,他們的產品比我們的好,價格比我們低,怎麼拚?”
“再說,他們用的是礦鹽,礦鹽的成本多低您清楚,平時白送都沒人要,我們的成本根本無法與他們相比。彆說降到比他們更低,就算是跟他們一樣,我們也得賠得連內褲都不剩。”
“我豈會不知?”李大有搖頭歎息,小舅子的話雖尖銳卻句句屬實。
小舅子緩過勁來,重重坐下說道:“賣鹽多年,大家都是一次幾十貫地賣,如今要降到幾十文,誰也狠不下這份心。”
李大有沾了些精鹽入口品嘗,沉默許久未言。
“販鹽二十年,如今到了山窮水儘之時。”李大有苦笑著說道。
其實也不算完全絕望,二十年的積蓄足夠讓他富足無憂。但此番生意若失,他們除了販鹽彆無所長,早已習慣日進鬥金的生活,驟然失去,誰能甘心?
“或許還有一線轉機?”小舅子急切提議,“不如去找朱大人幫忙?”
小舅子口中的朱大人是朝中重臣,也是李大有的上級。
在這些鹽商中,多數人並無朝中背景,但販鹽需有人庇護,一是保全生計,免遭他人覬覦;二是便於行事,減少關稅等負擔。
朱大人正是保護李大有的人,李大的鹽業收益需向朱大人繳納一大部分。
“無濟於事。”李大有搖頭否定,“吳巨是什麼人物?朱大人在他麵前恐怕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朱大人能說話,他也不會為了我們去得罪吳巨。”
“彆忘了,這樁生意不止有吳巨,還有大王!”
李大有深深歎了口氣。
得罪吳巨,便是得罪大王和呂相。
想要從吳巨那裡分一杯羹,等於想從大王那裡分一杯羹。
無論是貨物還是實力,都無法與對方抗衡,這局勢幾乎已成死局。
至於采用暗招、派人,或者散播謠言抹黑秦鹽?
那更是不敢想象的事,縱使給他們十倍膽量也不敢如此。
“商人終究鬥不過官府!”李大有站起身走到堂前,望向天邊雲卷雲舒,感慨道:“幸虧早有準備,這些年也購置了一些其他產業,不至於孤注一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鹽、精鹽、食品安全標準……”
李大有嘴裡反複念著這些陌生又令他不安的新詞。
“看來我們這樣的日子到頭了,得另尋出路。”
短暫的沉默後,李大有似乎找回了些許信心,低聲說道:“派人去向朱大人知會一聲吧,不對,帶上厚禮,我去一趟京城。若還有轉機,那定是從這些人身上來的。”
與此同時,結海樓裡歡聲笑語,而青石茶莊與大秦糧油店的顧客卻如驚散的魚群般躁動。然而,在京郊眾多鹽商的府邸中,愁雲密布,一片蕭瑟。
這一天,有人歡喜有人憂。
傍晚時分,夕陽西沉,結海樓及全城的青石茶莊和大秦糧油店均已關門歇業。
吳巨麵前坐著三家店鋪的負責人。
他略一打量,見三人臉上都帶著喜色,便笑道:“看來今日開業大吉啊?”
三人點頭,笑意難掩。
“那就報報今天的賬目吧。”
吳巨抿了口茶,指著最左邊的人說道:“陳石複,你來說。”
“好。”
陳石複應聲。
“今日結海樓收入三萬六百餘貫,扣除成本,純利潤兩萬餘貫。”他語氣平穩地彙報。
吳巨滿意地點點頭。
“做餐飲的關鍵在於菜品、服務和環境。環境已經達標,服務要常抓不懈,菜品也要繼續研發,培訓新廚師的工作不能停,這對後續的連鎖計劃至關重要。”他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