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王宮後,吳巨讓其餘五輛馬車先行返回府邸,自己則順路走訪了全城的青石茶莊與糧油店,檢查基層工作的進展。
青石茶莊的生意平穩,較昨日略有提升,因既有新客也有回頭客。茶莊內外的桌椅、前後雅間的顧客,皆悠然品茗談笑,茶香四溢。
糧油店的經營更是無需過多操心。大門敞開,顧客絡繹不絕,生意興隆。雖有人說門檻都被踏破了,但實際上,吳巨並未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為糧油店的門檻質量上乘。然而短短兩天,門檻已顯磨損,甚至隱約可見包漿。
由於昨日顧客太多,蜂擁而入導致部分分店混亂,店長們在打烊後商議對策,吸取經驗教訓。為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他們在向吳巨請示後,調派安保人員維持秩序。
如今,糧油店外排起長隊,安保人員有序引導,場麵井然有序,吳巨對此感到滿意。
待巡視完畢回家時,已是正午,各家各戶開始準備午飯。吳巨來到一坊門前,“在此等候。”他對隨行仆役說道。
“是。”仆役點頭回應。
吳巨隨即步入坊內。他想了解百姓對秦鹽的看法,這也算是一種市場調研。但若去他所住的坊區,顯然是不合適的,那裡住的儘是王公貴族與宗室大臣,調研毫無意義。正如偉人所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唯有深入普通民眾之中,才能真正開展調研。
吳巨穿梭於街巷間,每家每戶的煙囪升起縷縷炊煙,空氣中充滿煙火氣息,夾雜著飯菜的香味。
巷子裡一片安寧,孩子們嬉戲玩鬨,卻被大人喊回家吃飯。
“大爺,您在曬太陽啊。”吳巨走到一戶人家門前,一位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
“是啊,兒媳婦在做飯,我在這等飯呢。”大爺笑著邀請,“一起吃點?”
大爺年過六旬,以為吳巨是熟人,便熱情招呼。吳巨忙擺手:“不用了,我家飯也好了。”隨即問道:“您家做飯用的是秦鹽吧?”
“用了,是我小兒子買的。”大爺點頭。
“味道怎麼樣?我還沒買呢。”吳巨試探著問。
“好吃!這鹽比以往的都香,才兩天我已經吃了兩頓了。”大爺回味地說,“加了秦鹽的菜味道更好,香氣也更足。”
吳巨點頭,剛才問了好幾家,答案都是一個字:好!
“這秦鹽雪白、便宜又美味,不像以前的粗鹽,一眼看去又臟又貴。如今一比較,以前的鹽簡直像灰頭土臉的小姑娘,現在的鹽才是白白淨淨的模樣,那些舊鹽估計都賣不動了。”
大爺的話讓吳巨忍不住笑出聲來。確實,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大爺接著說:“你要是還沒買就快去吧,去晚了怕是搶不到,我們這條街上幾十戶人家,昨天沒買到的都後悔了,今天全跑去排隊了。”
“行,一會兒我就去買。”吳巨笑著說。
“不知道這樣的鹽還能供應多久,這麼便宜肯定會虧本吧。”大爺感歎之餘,略顯憂慮。
吳巨搖頭道:“絕不可能,我研究出一種新法子,能將礦鹽中的有害物質清除乾淨,這樣大家就可以安心食用了。你今天早上應該看到公告了吧?今後這些糧油店會一直營業下去,不久之後,秦國的百姓都能吃到安全的鹽了。”吳巨說道。
“原來如此。”老者點頭讚歎,“吳巨真是個人才,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鹽問題,功績非凡啊。”
吳巨聽後喜形於色,“那是自然!”
“行了,老先生,我就不打擾您用餐了,告辭。”吳巨起身準備離開。
“慢走。”老者招呼著。
離開後,吳巨繼續挨家拜訪,所到之處皆獲好評,他的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看著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心裡也挺開心的。”他感慨道,“尤其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更是令人自豪。”
返回吳府時,飯菜已備妥。
餐桌上,吳巨對張管家說道:“老張,我有件事兒要你去辦。”
“您吩咐。”張管家答道。
“吃完飯後,你列出一份名單,包括鹹陽及其周邊的主要鹽商。至於如何界定‘主要’,你自己定奪。名單列好後,逐一致電通知,明天這個時間,我會在結海樓等他們。”
“明白了。”
張管家應聲點頭,他辦事一向利落,此刻心中已有計劃,但仍追問了一句:“若有人不願赴約呢?”
“隨便他們。”吳巨白了他一眼。
他並不想趕儘殺絕,隻是給予這些人一線生機。不來的話,就彆怪後果嚴重。
當然,吳巨懶得親自對付這些人,也犯不上費那個勁,最多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罷了。
“哦,對了,擬名單前先調查一下,若有誰行為不端,比如欺壓百姓或漏稅,直接從名單中剔除。”
“遵命。”
第二日午後,鹽商李大有便迎來了張管家的造訪。
知曉對方來自吳府後,李大有急忙迎入,並吩咐下人為其奉茶侍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一件大事,需謹慎對待。
李府正廳內,張管家、李大有及其小舅子在場。
“李老板不必拘禮,我隻是來送個請帖而已。”張管家帶著淡淡的笑意說道。
李大有看到請帖後有些緊張。
張管家保持沉默,取出請帖放在桌上。
李大有的小舅子站起,拿起請帖向張管家微微鞠躬,隨後遞給李大有。
李大有接過請帖,展開一看,上麵寫著:
【明日午時於結海樓設宴,歡迎光臨】
落款為吳巨。
這份請帖簡潔明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寫作者的從容,但李大有並不相信這是吳巨親筆,他認為自己不值得對方親筆相邀。
結海樓……
看來這次宴會大概率與鹽業有關。
能讓吳巨關注到他們,恐怕是上級運作的結果?
李大有心思敏銳,很快便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想明白之後,他暗暗鬆了一口氣,卻又感到憂慮。
雖然有一線希望,但結果如何仍無法確定。
“請帖上沒說明具體原因,能否請教此次赴宴的目的?”李大有小心翼翼地問道。
“吳大人吩咐的事,無需解釋太多,照辦即可。”張管家端起茶杯輕啜一口,話語不多,不是因為吳巨沒告訴他,而是他深知少說多做的道理,話多容易出錯,張管家既是長者也是智者,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原來如此。”李大有試探無果,隻好點頭。
“不過李老板應該知道此行的目的吧?”張管家平靜地說。
李大有一聽這話,便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那麼,還有哪些人一同被邀請?”
“京畿地區所有重要鹽商都在受邀之列。”張管家回答。
李大有點點頭。
“請帖已送達,茶很好,感謝款待,告辭。”張管家起身。
“我送您!”
送走張管家,目送其離開後,李大有長歎一聲。
“這一趟不知是怎樣的險地。”李大有經曆不少大場麵,但見到吳巨這樣的人物,依舊有些忐忑。
“姐夫彆擔心,定是有好事。若是要讓我們退出鹽業,何必特意召集大家?絕不是為了通知一聲那麼簡單。”小舅子安慰道。
“我豈能不知其中道理,隻是心中不安。不論鹽業能否繼續,過去的安穩日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李大有歎息,“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轉頭對小舅子吩咐:“去,趕緊準備一份厚禮,挑最好的!”
“明白!”小舅子點頭離開。
另一邊,張管家走遍名單上的每一處府邸,滿載而歸。
回到吳府,在吳巨的小院書房內,張管家見到主人正在讀書。
“家主。”張管家稟報。
“嗯,回來了?事情辦妥了嗎?”吳巨問。
張管家點頭:“都辦妥了,名單上的人已全部送達,他們都承諾會到場。”
“好。”吳巨點頭,繼續專注閱讀,此事並未引起太多關注。
次日上午九點半。
李大有出現在結海樓外。
吳巨約的是午飯,自然不會這麼早就開宴。
李大有特意早到,是為了搶占先機。畢竟根據昨日張管家的說法,被邀請的不隻是他一人。
話說回來,就因為那封請帖,李大有昨晚幾乎徹夜未眠。
新納的妾室就在身邊,他卻毫無興致,滿心隻想著即將到來的宴席,感覺像壓了一塊巨石,呼吸都不暢快。倒是旁邊的小妾顯得輕鬆許多。
直到深夜,李大有因疲憊不堪才勉強入睡,僅兩小時後又醒來,索性直接吃了早飯,帶上小舅子驅車前往結海樓。
“結海樓剛開門,現在進去是不是太早了?”小舅子問道。
“嗯,確實如此。”李大點點頭,環視四周後,目光落在街對麵的青石茶莊。
“咱們先進去坐會兒,喝杯茶等會兒,二樓視野也不錯。”李大提議。
“好。”
兩人停下馬車,進入茶莊。
茶莊依舊熱鬨,即便清晨也有不少顧客,但多數是買茶葉的,坐下品茶的不多。一大早喝茶總覺得不太尋常。
“樓上還有空位嗎?”小舅子問。
“大廳還是雅間?”
“隨便,靠近窗戶就行,大廳吧。”
“有!客官要點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