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巨無語。
"你打算什麼時候繼續講接下來的故事?"王齕追問。
"還沒想好。"
吳巨擦擦手,說道:"隔段時間給你們講一次,不過完整版本我會先寫下來,再找幾個說書人,把劇情教給他們,在青石茶莊講述。"
一聽能當說書人提前得知劇情,眾人頓時興奮起來:"我覺得我非常適合當說書人!"
"就你?連字都認不全吧。"
"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彆爭了,先知者必定會失去期待感,這種事還是讓我來承受好了。"
"滾開!"
一曲終了,舞畢,子楚輕咳兩聲,壓下殿中喧囂,隨即高聲道:"之前我說過,表現最好的將有重賞,現在也該公布結果了。"
"我曾說要評選最佳獵物,吳巨捕獲了老虎,這獎勵自然歸他所有,諸位有異議否?"
殿內寂靜無聲,無人反對。
老虎乃百獸之王,本就是稀世珍品,自然無可爭議。
"很好!"
子楚點頭:"賞吳巨五百金,寶弓一張,寶劍一把!"
吳巨起身進入殿內,拱手道:“多謝大王!”
“坐吧。”子楚含笑示意。
“謝大王!”
使者隨即呈上獎賞。
五百金對吳巨而言不過是小數目,畢竟隻是作為誘人的彩頭,金額並不算大。
一把錯金銅劍被取出,劍質厚重,顯然出自名家之手。而那張弓,吳巨拿起端詳了一番,估摸著有三石之力,確實是上等佳品,不過對他來說略顯輕便,或許適合章邯這樣的壯士使用。
“吳卿,這頭老虎你有何打算?”蒙武詢問。
吳巨思索片刻答道:“大才囑咐過,虎皮歸您,至於虎肉,自然是要嘗嘗鮮,我從未吃過虎肉。虎骨可是珍貴藥材,能祛風通絡、強筋健骨,還能固腎益精。對了,這是頭公虎,還有虎鞭。”
眾人聞言皆露出驚訝之色。
“固腎益精?”有人低聲嘀咕,“這不就是……”
“提起這個話題,我都睡不著了。”有人打趣道。
“虎鞭賣嗎?我可不是為了補身子,就是好奇。”
“我也很好奇。”
“既然大家都感興趣,那我也看看。”
“你們也太不要臉了吧!”
“有什麼好羞的,哪個男人不希望持久些?”
吳巨啼笑皆非,“若是大家感興趣,日後可以來找我,虎骨和虎鞭都會出售一部分,於我而言沒什麼用處。”
“行行行,我們都記住了。”眾人齊聲回應。
回到正題,子楚轉向侍從:“統計結果如何?”
“已完成,是否宣讀?”侍從躬身請示。
“念吧。”
侍從朗聲宣布:“數量最多的,第一名公子成蛟,共計捕獲一百一十三頭獵物;第二名蒙驁將軍,捕獲一百零五頭;第三名……”
“寡人豈能與諸位爭奪賞賜,不算我的成績。”子楚擺手打斷。
“是,第三名王齕將軍,捕獲九十八頭獵物。”侍從續道。
子楚點頭示意。
“第一名獎勵:五百金、一張寶弓、一把寶劍!”
“第二名獎勵三百金,以及一把寶弓!”
“第三名獎勵百金,再加一柄寶劍!”
成蛟、蒙驁、王齕站起身,朝殿中行禮。
“多謝父王厚賞!”
“多謝大王恩典!”
子楚點頭示意:“坐下吧。”
“是!”
眾人落座後,接過侍從遞上的獎品。成蛟接過時,心中有些慚愧。那些獵物大多不是他所獲,這份獎勵實則名不副實。
就在此時,韓國外戚又開始煽風。
“公子真是繼承了曆代秦王的英勇。”
“沒錯!上次在上林苑取得這般成績的,怕是隻有昭襄王和武王了吧。”
“確實難得。”
韓國外戚紛紛附和。
子楚充耳不聞,直接問成蛟:“怎麼了?對這弓不滿意?”
“兒臣不敢。”成蛟吞了口唾沫,“這三石重的大弓,兒臣力有未逮,恐怕難以駕馭,還請父王收回。”
成蛟話中有話。
“此乃秦地名匠所製,你如今雖拉不開,但總有一天可以做到。收下吧。”子楚微微一笑,表明了態度。
成蛟聽後咬牙,最終還是收下了弓。
子楚滿意地點點頭:“今後要勤加練習,提升箭術。”
“兒臣銘記在心!”成蛟答道。
“大王有所不知,公子最近的箭術已有顯著進步。”韓卿笑道。
“哦?真的嗎?”子楚挑眉。
“何不請公子當眾演示一番?”韓卿提議。
眾人齊刷刷看向子楚,沒想到他並未阻止,反而點頭應允:“好啊。”
他轉向成蛟:“這大殿寬一百五十步,綽綽有餘。你隻需連射三箭,讓我看看你這些日子的努力成果。”
“是!”成蛟拱手行禮。
很快,殿前放置了一麵靶子,侍從呈上一把適合成蛟體格的小號弓箭。
成蛟踏上台階,目光投向吳巨,眼中流露求助之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刻,他感到無比迷茫,完全猜不透這些大人們的心思。
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對成蛟而言並非難事,關鍵在於他是否應該射中。接到成蛟的目光,吳巨點頭示意他正常發揮。
成蛟深吸一口氣,在台階下站定,瞄準靶子,屏氣凝神,拉弓放箭。
咻!
一箭命中靶心!
“精彩!”
眾人紛紛鼓掌。成蛟回頭時,發現子楚眼中也有讚許之色。
隨即,他射出了第二箭。
咻!
依舊正中靶心。
第三箭!
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這支箭與前一支箭距離極近,射中靶心後竟將第二支箭擠了出去。
“厲害!”
眾人喝彩。
韓國外戚顯然沒料到表演效果如此出色,愣了一下便立即發起攻勢。
“公子武藝愈發精湛,年少便有如此高超的箭術,臣認為公子成蛟具備太子之才。”
“臣讚同。”
“臣亦讚同。”
不僅韓國外戚,甚至一些之前保持中立的朝臣也加入支持成蛟的陣營,這讓子楚、吳巨以及成蛟都感到意外。
“大王登基已有兩年,臣認為該立太子了,若一直拖延,恐動搖國本。”
“大王,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啊!”
韓卿等人紛紛進言。
“公子政畢竟是嫡長子,他不在,你們就急於選太子,未免太倉促了吧。”熊啟冷笑,暗諷韓卿等人動機不純。
然而,熊啟勢單力薄,華陽太後不在,呂不韋不在,支持“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奉常一派也不在,單靠他們幾人難以對抗韓國外戚。
“這是為我們秦國著想!”韓國外戚義正言辭地說。
“沒錯沒錯。”
子楚的臉色漸漸陰沉。
見子楚沉默,他們又換了策略,找到一個新切入點——吳巨。
隻見韓卿轉向吳巨。
“吳卿,您是公子的師父,對公子頗為了解,依您之見,公子是否有資格成為太子?”
第284章正主反水
又是一個陰險的計謀!
眾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依你看,公子是否具備成為太子的資質?”
這個問題實在棘手。
若說沒有?
不合適,這等於當眾掃了成蛟的麵子,難免得罪這位公子以及太子的競爭者。
若說有?
也不妥,子楚顯然無意立太子,如此便是違逆了他的意思。
處處皆是陷阱!
簡直卑劣至極!
子楚聽後險些被氣笑。
他們竟還想拉吳巨下水。
但子楚又有些猶豫。
他的另一位堅定支持者呂不韋此時並不在場,而與韓國外戚對立的楚國勢力,目前僅有熊啟和熊文在場,勢單力薄。
加之韓國外戚此次策劃了不少新動作,還爭取到了新的盟友,這出乎子楚的預料。
若此刻吳巨再表支持,確實會讓子楚進退維穀。
如果是尋常的儲位之爭,雙方或多方麵互相牽製,子楚或許不會如此擔憂,但他的處境顯然特殊。
最棘手的問題在於,公子政身在國外。
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子楚肩上,簡單來說,他是在孤注一擲。
這些韓國外戚的話並非全無道理,立太子關乎國家根本,君主需要一個繼承人,這是國之大計,遲遲不立太子難免動搖根基。
先王就是一個例子。
先王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便暴斃,幸好太子早立,才得以平穩過渡,即便如此,朝廷依舊動蕩許久,秦國上下對此記憶猶新,認為子楚應儘早確定太子人選。
韓卿目不轉睛地盯著吳巨。
即便這問題並無陷阱,他仍覺得吳巨會給出肯定答複。
誰會拒絕讓自己的成為太子,乃至秦王呢?
誰能抗拒這樣的?
師憑徒貴,這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但他未曾想到,吳巨真會拒絕。
全場目光齊聚吳巨。
吳巨同樣感到意外,這火為何驟然燒至自己,手中的羊排還未吃完。
隻見他拿起手帕擦了擦手和嘴,略掃了皇帝一眼,發現子楚正專注地注視著他,而成蛟則在瘋狂眨眼示意。
他收回視線,輕輕一笑說道:“我認為……”
韓卿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希望他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