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等六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朝堂之上隨即展開一場激烈的爭論。
六人辯稱,查證細節、捕風捉影本就是言官的職責所在,他們這樣做不僅不是對國家和大王的不忠,反而是極大的忠誠;不僅不是工作不認真,反而是極為認真的表現。
吳巨冷哼一聲,“放屁”一句後,直接指出,他們的問題不止是忠誠度和工作態度,還有臉皮的厚度。
此話一出,六人當場氣得吐血。
接著,六人請求子楚公正判斷,強調他們在以往仕途中一向勤勉儘責,從未有過疏忽。然而,吳巨隻是冷冷一笑,“這是典型的避重就輕吧?”
這一天,吳巨在朝堂上舌戰群儒,將六人說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裂縫鑽進去。
退朝後,六人灰溜溜地離開了。
畢竟,口才上無法爭辯,真要動手的話,秦國上下無人不知吳巨曾捕獲過虎豹,和他交手無異於自尋煩惱。
此事成為當天最引人發笑的話題,隨後傳遍鹹陽城,人們給吳巨貼上了新標簽——記仇!
當然,吳巨的彈劾未能奏效。
雙方各執一詞,捕風捉影雖是言官責任,但誇大事實也是失職。子楚也不會因此懲處六人,今日在朝堂上的窘態已足夠讓他們警醒。
不過,這件事也讓朝中眾臣意識到,吳巨這人惹不起!
今後上諫,務必要做好充分準備,以免再出類似笑話。
吳巨回家後,喚來張管家:"調查一下,為何張倫、趙酣、令狐應等人要彈劾我?是否有人賄賂了他們?最近可有布商拜訪過他們?"
"遵命!"張管家應聲離去。
不到半個時辰,張管家便帶回了一則消息。
吳巨接過一看,嘴角揚起笑意。
果然如此。
這些言官中,兩人是為城內最大布商提供保護,四人更是經營布匹生意,吳巨的大秦紡織公司進入市場後,嚴重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因此才引發了朝堂上的彈劾。
"通知李銘凱,把這幾家布商列為首要目標!"吳巨將情報遞還。
"明白!"張管家點頭。
吳巨輕笑。
若稱君子,當十年方成?
真正的君子,豈非日複一日?
片刻後,張管家再次返回,手中情報已不見,想必是交由他人轉呈李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