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
那些噴出來的石油大部分都被收集起來。
李雲龍沒有想到。
根本不需要開采,就有大量的石油噴湧而出。
這使得李雲龍樂的合不攏嘴。
高啟航的父親聽說臨汾開采出了石油之後,親自帶幾百口人過來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了一套煉油設備。
李雲龍更是高興不已。
高啟航的父親打算在臨汾建一個小型的煉油廠。
隻要這小型的煉油廠建立之後。
煉出來的汽油,煤油和航空煤油就足夠八路軍作戰之用。
周大鵬看著不少石油流在了地上:“旅長,這石油可都是寶貝啊,看到這些石油白白的躺在了地上或者心裡邊相當心疼。”
“開采石油的時候,這點浪費根本不算什麼。”李雲龍可不關注這些。
“旅長,能不能把這些石油全都給收集起來。”
“你要是有時間,有精力,你就帶人去收集。”李雲龍直奔那煉油廠而去。
煉油廠距離這個鑽井不足五裡。
兩者不能靠的太近。
一旦靠的太近,出事了之後就會波及。
高啟航的父親帶著這幾百個工人,李雲龍也發動了一批工人過來幫忙。
八路總部又給李雲龍派遣了1000多人過。
有了這接近2000個人。
要想把這煉油廠建成,不需要一個月就足夠了。
作為一個從21世紀穿越過來的人。
李雲龍的老家就做煉油生意。
隻不過,21世紀華夏的所有石油全都為國營公司所有。
李雲龍老家做的那些煉油生意,都賣給那些跑長途貨車或者是在長江運河裡邊行駛的貨船的船主所。
跑長途貨車的那些司機們對油的品質要求不高。
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這有經久耐用,而且價格合理。
而在長江,黃河以及運河裡邊跑的那些貨船。
這些貨船對油的品質要求也同樣不高,他們隻要求這些柴油汽油價格便宜。
特彆是在長江,黃河和運河裡邊跑的那些貨船。
這些貨船一次都購買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柴油。
李雲龍家就是靠煉油,賺取了第一桶金。
後來監管的越來越嚴,才慢慢的放棄了生產石油。
李雲龍對煉油的流程非常熟悉。
當他到了煉油廠的時候讓他很是吃驚。
高啟航的父親高軍笑眯眯的走了過來:“李長官是我華夏之幸,我兒高啟航能夠跟李長官一起打小鬼子,也是我們家族的榮耀。”
李雲龍沒有想這才僅僅不到兩三天的功夫,這個簡易的煉油廠已經初具規模。
“高先生作為民族企業家,能夠深入這窮鄉僻壤,為我們服務真是令人佩服。”
李雲龍和高軍走進了這煉油廠。
“高先生,這煉油廠投產之後,每年能夠生產出多少?”
“李長官所看到的,這僅僅是一期。就這一期投產之後,每年就能夠生產超過五萬噸的煤油和五萬噸柴油,汽油以及航空煤油。”
李雲龍高興的點了點頭。
“高先生,準備投資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