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8月10日,倫敦郊外的沃金火葬場。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的葬禮現場。如果說有誰不知道他是誰的話,隻須知道他與馬克思共同創立了共產主義學說,他的畫像曾經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矗立了很多年。1889年,歐洲社會主義政黨在巴黎召開大會,宣布成立第二國際。恩格斯雖未直接參與成立會議,但他通過培養各國工人政黨領袖如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倍倍爾、李卜克內西)、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第二國際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王月生希望在中國開展工業化,傳播社會主義,需要先進的理論、組織形式和成熟乾部的指導,也需要一個在歐洲為自己培養組織乾部、銷售後世產品換來建設資金的組織體係。後世當年革命時代有句口頭禪“親不親,階級分”,他還是希望能夠通過歐洲的工人組織幫助自己完成這一目標。他特意選在這個時間,參加本身不對外的這個活動,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一次性地見到儘可能多的歐洲國家的工人運動領袖,打感情牌。
他當然早已在後世的曆史書上知道恩格斯會在今年的8月5日,也就是5天前去世。但他沒有利用先知先覺的條件去試圖尋找機會,見一次活生生的此時的世界工人運動領袖兼共產主義理論權威。因為他希望的就是,在這個自己參與改變的前世,能最大程度地早日促進中國自己的革命組織走上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甚至他日後對於國內宗教的態度也秉持這個立場:我可以接受你的思想,但你不要乾預我的組織和行動。
尤其是,後世曆史上,某幾個因為自己見過外國革命導師,或者外國革命導師去世後因為在當地留學而代表中國的工人階級給革命導師守過棺,就成為其理論和行動正確的背書與資格,這種事情太可怕了。王月生願意利用係統作弊,不作弊的話,以他後世普通老百姓、小白領的能力,也根本無法跟任何時代的人傑勾心鬥角。但他絕不願意再為中國革命找什麼外國的至聖先師了,這張虎皮他不想要。
視線回到葬禮現場。準確地說,這裡舉行的不能叫葬禮,應該是遺體告彆儀式,因為恩格斯遺囑特意指出“我的遺體應當火化,骨灰撒入大海”,而沃金火葬場正是英國第一家火葬場。
“艾琳娜、露易絲,保羅有件事希望能夠與你們兩位商量一下”,一位戴著寬邊帽子,身著配高領襯衣的黑色長裙的女子向另外兩位類似著裝的女子說道。說話之人叫勞拉.馬克思,是馬克思的二女兒,她口中的保羅是她的丈夫,保羅.拉法格,法國工人黨的創始人之一,她口中另外兩位,艾琳娜是馬克思的幼女,恩格斯晚年最親密的夥伴,負責其文稿整理,而露易絲.佛萊貝格爾是恩格斯的秘書,也是恩格斯遺囑的代筆人。
三位女士走到人群稍遠處等待她們的保羅身邊。“保羅,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為什麼不跟愛德華和威廉他們在一起”,艾琳娜有些奇怪道。她口中的愛德華.艾偉林是她的丈夫,作為英國社會主義聯盟的代表來致辭的,威廉.李卜克內西是德國社民黨的創始人之一,專程從柏林來參加葬禮。
“看到那邊那兩個,哦,不,三個東方人了嗎?”保羅向人群外圍稍遠處,略顯與周邊人群有些距離的三個亞洲麵孔示意著,那是一對夫婦模樣的亞洲麵孔的年輕人,和一位亞洲男子,胸前掛著此時流行的由伊斯曼柯達公司生產的no.2buet方箱式相機。三位亞洲人顯然一直關注著這邊,看到幾個人向他們望過來,遠遠地頷首致意。
“亞洲人?你知道我們對亞洲不很了解,他們不像印度人。難道是馬來人,或者安南人?”
“不,他們是中國人,準確點說,是自稱社會主義信仰者的中國人”
“是這樣”,勞拉顯然不太滿意丈夫繞來繞去的說法,幫忙解釋道,“前天我和保羅想在參加弗裡德裡希注:恩格斯)的告彆儀式前,先去父親注:馬克思)墓前告知一聲。雖然他們倆都自稱無神論者,但我還是希望他倆能夠在天堂……哦,抱歉,我跑題了。在海格特公墓爸爸那裡,我們注意到這三位中國人站在不遠處,有些拘謹地向每一批經過那裡的人搭訕些什麼。我們給墓地獻完花後,發現石碑前有一束鮮花上麵的緞帶寫的是那種文字,你懂的,不是拚音文字那種,我們就猜想有沒有可能是那幾個亞洲人放的。我們特意從他們身邊走過,他們果然像之前一樣,上來詢問我們與墓主人的關係。有些魯莽,不是嗎?保羅”。
“也有些勇敢,親愛的。讓我來說完吧。他們自我介紹,是來自那個遙遠的中國的勞動者。勞動者,很奇怪的自稱。他們想在法國留學,本來想趁暑假結束前的9月初拜訪老師的,但看到報紙上報道老師5號去世了,於是改變行程提前趕到倫敦,希望能參加老師的葬禮。但是他們在倫敦沒有認識人,也不知道老師的葬禮的時間和地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月生向馬克思的女婿自我介紹為勞動者,因為此時大清國還沒有什麼成體係的工人階級,而他自己的出身是雲南首富家族的一個家支的少爺,自己帶來的幾個夥伴也是他,或者說他的家族名義上,培養的他稱為學員、外人理所當然地以為是家丁或者是學徒樣的人。所以他隻好給自己安了這麼個不倫不類的名字。不過,後世的英國工黨和朝鮮的勞動黨都是用的這個稱呼,他覺得也沒什麼錯。
“是先生自己要求葬禮隻需最親近的幾位朋友出席,拒絕任何形式的排場,所以我們沒有向報紙披露”,恩格斯的秘書兼遺囑執行人露易絲插嘴解釋道。
“是的,露易絲,這就是老師的意思。所以他們想了個笨辦法,去了父親的墓地,希望能結識卡爾注:馬克思)的朋友或學生,然後打探老師注:恩格斯)的葬禮消息。他們在那裡從早到晚呆了整整兩天,據說公墓管理員都叫警察驅逐過他們”,保羅解釋道,“我跟他們聊了巴黎,看來他們說的在巴黎是真的,我問他們為什麼要來看卡爾,他們說他們算是卡爾的學生,那種看老師的書自學的、沒得到過老師親自教授的學生。我問他們了解些卡爾和老師的什麼觀點和理論,你們猜我聽到了什麼?自從我把《共產黨宣言》翻譯到法國之後,我還從未在法國見過任何一位比他們更熟悉科學社會主義的歐洲,哦,包括美國,以外的人”。
“好吧,父親和弗裡德裡希的東方信徒,他們來這個隻有受邀的朋友才來的私人場合想做什麼”,馬克思的幼女艾琳娜半是好奇半是不豫地問。
“他們想以遠方學生的身份參加這次葬禮,致悼詞,還有…….”
“還有什麼?你為什麼這麼吞吞吐吐的”
“還有,他們想唱一首歌。你們彆這麼看著我,我猜想,哦,不,我保證,不是那種東方巫婆在葬禮上唱唱跳跳的那種。雖然我跟你們一樣沒去過中國,但我知道你們腦子裡現在蹦出來的是什麼畫麵。對了,對了,他們很細心,他們準備了這些,讓我們看後決定。就是這些,這個是演講稿,這個是歌詞和曲譜。哦,如果可以唱歌,他們昨天已經請了旁邊教堂的唱詩班的孩子們學習了這首歌,所以,你們放心,不是東方巫婆,是咱們的孩子們唱的”。
“保羅,你可沒跟我說這些”,勞拉生氣地一把奪過保羅手裡的幾張紙,三個女人湊在一起看了起來。
過了一會,幾個女人抬起頭來,彼此看了看,衝保羅點了點頭。
德國社民黨的代表卡爾·李卜克內西致悼詞,他強調了恩格斯在無產階級解放事業中的重要貢獻,並稱讚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理論家,更是一個堅定的革命戰士。他提到,恩格斯與馬克思共同開創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赫爾曼·馮·霍爾特作為一位曆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在發言中回顧了恩格斯的一生,特彆是他在工人運動中的作用。他指出,恩格斯不僅在理論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還積極參與實際的政治鬥爭,為工人階級爭取權利而不懈努力。
卡爾.肖萊馬,化學家,恩格斯的科學顧問,在悼詞中闡述了其“科學與革命的統一”
……
作為葬禮主持人的李卜克內西看了看手中的紙條,向露易絲點了點頭,朝已坐在觀眾席邊上座位的兩個亞洲人揮了揮手,並注意到,另一個亞洲人正端著相機在場內遊弋,卻沒有見到任何點燃鎂粉的亮光。
“來賓們,雖然不在諸位的意料之內,但經過弗裡德裡希的親屬注:恩格斯自己和其他人都將馬克思的女兒們看做恩格斯的家人)的同意及邀請,我們請來自遙遠的東方的客人,他們聲稱當地還沒有任何工人黨或者社會主義組織,但他們願意作為勞動者中覺醒的一部分的代表,來向他們心目中的導師,以及在場的各位來賓作為他們心目中的革命先行者,獻上自己的心聲,有請來自中國的easonong注:王月生對外使用的英文名)”。
在賓客們好奇的目光及禮貌的掌聲中,一位中等身材、麵貌柔和的青年中國男子走到了李卜克內西的旁邊,微微頷首與其握手,然後走到了李卜克內西讓出的講台的位置,再次向其頷首致謝,隨後向台下眾人鞠躬致禮,看了看眼前的立式圓環狀拾音器,開口致辭:
“尊敬的恩格斯先生的家屬、朋友、夥伴,各位來賓:
我們是一批來自中國的勞動者,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跨洋過海來到歐洲,來到這片誕生了工業革命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熱土,期望瞻仰革命的雙子星、敬愛的第二提琴手,接受他的指導。然而,命運並未給我們親耳聆聽恩格斯先生教誨的機遇。
注:革命的雙子星是歐洲社會主義者對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敬稱,敬愛的第二提琴手是指大家認為恩格斯是馬克思最重要的革命副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這片見證過無數真理火種的土地上,送彆偉大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導師。當倫敦海格特公墓的晨霧還未散儘,當國際工人運動的旗幟半垂,我們每個人的胸膛裡都激蕩著對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深切緬懷。
注:王月生所說的國際工人運動的旗幟半垂,是指巴黎公社運動後,歐美資產階級全麵加強了對各國共產主義者的迫害和圍剿,很多國家的工人運動陷入低潮,不少領導人和組織都開始走議會鬥爭、工會改良和漸進改革實現“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路線)
在這個新世紀在望的時刻,回望過去近半個世紀風雲激蕩的歲月,恩格斯導師與馬克思導師共同擎起的科學社會主義火炬,不僅照亮了歐洲大陸被壓迫者的覺醒之路,更在遙遠東方的地平線上點燃了希望之光。《共產黨宣言》的真理之聲響徹寰宇,剩餘價值理論撕破了資本主義偽善的麵紗,唯物史觀為我們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供了金鑰匙。尤其寶貴的是,正如剛才霍爾特先生指出的,兩位革命導師的學說,不是書齋裡的空談,而是指導億萬勞動者打破鎖鏈的行動綱領。
恩格斯導師始終保持著戰士般的清醒。當資本主義世界用“永久繁榮”的謊言麻痹無產階級時,是他以《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鐵證揭露血淋淋的剝削本質;當機會主義者妄圖篡改革命理論時,是他以《反杜林論》的銳利鋒芒扞衛馬克思主義純潔性。即使在馬克思導師逝世後,他仍然以驚人的毅力整理完成《資本論》第二、三卷,讓真理的火炬永遠熊熊燃燒。
如今,在大家可能還不熟悉與了解的遙遠的東方,中國的勞動人民正在承受西方帝國主義和本土封建主義的雙重剝削與壓迫,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恩格斯導師關於東方社會發展的遠見卓識。他晚年對俄國村社製度的研究,對東方國家跨越“卡夫丁峽穀”可能性的探討,有望在我們這個古老而新生的東方大國得到創造性實踐。
注:“跨越‘卡夫丁峽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隱喻,源於列寧對俄國革命道路的思考,後被廣泛用於討論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一概念的核心是探討:在缺乏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條件下,能否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並完成現代化任務?“卡夫丁峽穀”的典故出自古羅馬曆史:公元前321年,羅馬軍隊在卡夫丁峽穀caudineforks)被薩莫奈人包圍,被迫放下武器、屈辱通過敵軍設置的“軛門”一種羞辱性儀式)。此後,“卡夫丁峽穀”被比喻為重大挫折或必須經曆的苦難關卡)
從比亞裡士多德還要早誕生一個半世紀的中國的先賢孔子提出“天下為公,禮運大同”這一崇高的理想時起,中國人民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了約2400年的抗爭與探索。隨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我們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與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水乳交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美好前景。
恩格斯導師的逝世,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失去了一位最忠誠的戰士。但我們堅信,他畢生奮鬥的事業必將在東方大地綻放新的光芒。斯人已逝,功業永存。今天,導師眾多的革命同路人聚集於此,不但是為了緬懷導師的功績,更是為了繼承他的事業!我們有幸斯逢盛會,並願加入諸位的隊伍,為共同的理想攜手前行。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恩格斯永垂不朽!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萬歲!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