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走,市場逐漸過渡到食品區,售賣新鮮的蔬菜、水果、奶酪、魚肉等。一輛載滿萵苣和蕪菁的雙馬貨車正艱難地突破人群和貨堆緩緩駛入,擦著一堆約克郡運來的蘋果木箱,停在一個攤位前。戴草帽的攤主正在將草莓按品級分裝柳條筐,a級1便士磅相當於後世5.2元斤),b級半便士磅。看見馬車到來,隨手將特意留下的切塊腐爛果喂給拉車馬匹,兩匹馬興奮地抖了抖鬃毛打了聲響鼻。
旁邊攤上,一位農婦正向一位一手攥著銅幣一手拎個布袋的家庭主婦兜售蔫軟的卷心菜、帶泥土豆和用報紙包裹的野莓。蒼蠅在不遠處魚攤的冰堆上盤旋,勞工妻子攥緊布包硬幣,為晚餐采購最廉價的鯡魚頭和發芽豆子,流浪狗為爭奪魚內臟撕咬狂吠。
阿拉伯藥販的攤位陳列著乾蜥蜴、硫磺粉和“沙漠玫瑰”,宣稱可治陽痿與歇斯底裡症。街頭男孩兜售從碼頭偷來的柑橘,見警察靠近便一哄而散。旁邊走過的水手無視警察的靠近,高聲叫賣非洲鸚鵡羽毛、印度咖喱粉和中國茶磚,標簽潦草寫著“東印度公司直運”,實則多來自走私船。
叫賣聲混雜方言:“新鮮雞蛋!沒被耗子啃過!”“最後一筐煤,半價!”“太太,這鏡子照人年輕十歲!”。猶太麵包師叫賣隔夜黑麥麵包,“三便士一袋,喂飽全家!”。愛爾蘭裔肉販揮舞砍刀分割廉價豬頭肉,血水滲入石縫,血腥氣與隔壁香料攤的肉桂粉形成詭異混合。腐爛卷心菜酸味、新鋸橡木清香、馬糞發酵氣息、街頭藝人煙鬥的土耳其煙草味在濕熱空氣中分層彌散。
後世王月生有次看皇阿瑪專業戶張鐵林回憶說他留學英國時,當地人都不吃豬頭。前世他還特意關注了一下,發現也不像很多人說的什麼老外不吃豬頭啊、內臟啊什麼的。其實,工業革命後,工人階級收入微薄,肉類消費以廉價部位為主,如內臟心、肝、腎)、頭肉、蹄、尾巴等。這些部位價格低廉,且能提供必要的蛋白質和脂肪。豬頭肉常被用於製作肉凍bran,也稱“頭肉凍”)、餡料或燉菜。例如,傳統英式菜肴如“豬頭肉凍”bran)和“碎肉餡餅”hog’spudding)均以豬頭肉為主要原料。甚至豬頭在中世紀至19世紀的歐洲長期作為重要宴會菜肴。英國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的名廚亞曆克西斯·索耶曾記錄豬頭的複雜烹飪方法:需脫骨、填餡、慢燉並裝飾,體現其作為“貴族菜肴”的地位。這種傳統在19世紀仍延續於部分上層宴會中。
二人忙不迭地捂住口鼻,逃也似的擠過這段區域,來到了靠近地鐵站的市場南端。這裡聚集了上百個攤位,出售從自稱羅馬時代到19世紀的各類古董,包括放大鏡、地圖、地球儀、鐘表、戰士服飾、老相機、望遠鏡等。藥攤角落擺著“愛迪生留聲機蠟筒”,播放模糊的進行曲招攬顧客。鐵匠鋪兼修自行車鏈條,牆上貼著鄧祿普輪胎廣告。有個攤販用南非鴕鳥蛋殼做煙灰缸,象牙邊角料雕刻成廉價首飾。他的旁邊是一個盲人乞丐拉手風琴,腳邊鐵罐裡零星幾枚銅幣,再旁邊有個瘸腿老兵扮作“克裡米亞英雄”,在販賣生鏽勳章。
這裡沒有肯辛頓的玫瑰色濾鏡,亦無拉德布羅克叢林的階級對峙,隻有生命最原始的討價還價。每一枚銅幣的易手、每一聲吆喝的起伏,都在書寫工業帝國底座上頑強滋長的民間史詩。
“生哥,這不像什麼能買到好東西的地方,為什麼要來這裡?街頭那麼多古董行為什麼不去?”
“阿寬,我們這些中國麵孔,在英國去他們白人多的地方還是很紮眼的,而且也許剛認識的那些本地朋友會感興趣地暗中照顧我們一下。如果讓他們看到我們出入古董行,還會認同我們是東方勞動者的代表身份嗎?隻有這種世界各地的人都有的魚龍混雜的地方,幾個東方麵孔才不會引人注目,買些二手貴重東西也容易解釋”。
二人繼續前行,隨即阿寬被一把象牙柄陽傘撥開,愕然回頭,卻見陽傘的主人是位穿巴斯爾裙撐的女子,正在用陽傘撥開人群,直奔一個橡木餐桌搭出的攤位走去。女仆緊隨其後記錄采購清單,皮麵賬本上墨跡未乾的"黃銅燭台1先令6便士"。餐桌上鋪著褪色天鵝絨襯布,一套茶具整齊地擺放其上,一位白發老者戴了頂絲絨禮帽親自看守著。此時,遠處聖約翰教堂傳來11點的鐘聲。
王月生和阿寬湊到攤位旁邊仔細觀察這套茶具,見其中包括:
一把純銀茶壺,大概能裝一大瓶可樂的容量,壺嘴鑲嵌象牙防滴漏,手柄有防燙纏絲;
一個帶蓋的鍍銀糖碗,內配銀夾勺,蓋頂鐫刻著一麵徽章,主體是猩紅色盾麵,中央鑲嵌三組銀色蛇形圖案,蛇身盤繞成“s”形,蛇首昂立。下立有戴盔甲的獅子,右爪握權杖,左爪扶盾牌。左右各一匹獨角獸,鬃毛鍍金,頸係一條綬帶上寫“cavendotutus”。整個徽章用微雕工藝完整地呈現,其中蛇形紋路用氧化黑琺琅填充以增強對比度。很顯然是個大家族的家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骨瓷奶罐,罐體手繪勿忘我花紋,金邊鑲嵌,容量大概是一小瓶可樂;
一隻銀質廢水碗,外壁同樣蝕刻著綬帶上的“cavendotutus”字樣;
1套鎏金茶漏及支架,濾網為可替換絲綢材質,支架底部壓印“chatsorth1890”字樣;
6把浮雕茶匙,柄端鑲嵌藍寶石,長度約一掌,看著大概不到一兩重的樣子;
1張胡桃木茶盤,包銀包角,中央鑲嵌前麵看到過的同樣的徽章,隻不過是琺琅質,且麵積略大,更顯精美,尺寸約一尺寬,一尺半長。
二人正被這套精美的茶具深深吸引之際,但聽老人對著那個女子說“夫人您今天又來了,這次準備給什麼價格?”
“50英鎊如何?這已經是現在大家一年的收入了”。
“夫人說笑了,50英鎊確實是現在工人一年的收入,但您要知道,單單是這套茶具用的金料和銀料,成本就要70多磅了,更不要說這是……算了,既然您看不出這個家徽的來曆,也不用跟您解釋。您隻需要知道半個世紀前,維多利亞女王來莊園做客時就用的這套茶具”。
旁邊聚集過來的閒人和周邊的攤主半是嘲諷半是起哄地笑了起來。有些人顯然認識他,勸解到:“巴特爾先生,那些過去的風光不用提了,之前就勸過你把東西送到菲利普斯那裡,他們善於變現貴族老爺們的物件。真不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倔,放著大拍賣行不去,非跑菜市場來賣古董。老亨利要是知道這個樣子,肯定會罵人的”。
王月生想了想,跟阿寬耳語了一句。阿寬很輕車熟路地一把拉住一個一直在旁邊抓耳撓腮的帶小帽的家夥,掏出一個一先令的銀幣說,“我家主人內急,給我們找一個乾淨的廁所,這個賞你的”。
這個帶小帽的家夥本來被阿寬抓住有些氣惱,聽到有一先令的賞錢,立即笑逐顏開,顛顛地帶著倆人在攤位間繞來繞去,最後到了一間臨街鋪麵的二樓,原來是他兄弟家。居然讓他兄弟家人從二樓下來騰出整個房間,雖然房間也不大,讓阿寬在門口守著,隻留王月生在房間裡。
王月生確認了沒有雜人,阿寬守得嚴實,便隨便找了兩把椅子一拚,勉強算個小床,半躺了上去,旋即進入夢鄉。
轉眼間,肉身還依然在1895年倫敦的一個猶太小販家的椅子上熟睡,神思已回到後世姑蘇郊外自己買的一套民居中熟睡的男子身上,旋即醒來。
後世的王月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活動了一下身體,然後走到書桌前,打開電腦,飛快地輸入查閱著。半晌,翻牆打開了一個國外的即時通app,點了個頭像,打了聲招呼。很快,頭像亮了,一個視頻通話請求跳了出來。
視頻接通後,對麵是一個老白人,熱情地招呼道,“神出鬼沒的家夥,直接說,有什麼好東西要我看”。
“艾瑞克,你總是那麼性急。東西沒在手邊,也沒有照片。我跟你描述一下,不用擔心真偽,我隻想知道來曆和價值”。
這位艾瑞克是國際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比利時古董鑒定家,王月生通過他的臉書谘詢過幾個問題。對方見問題確實都是言之有物,知道遇見了手裡有真貨的藏家,倒也非常熱情。王月生十分受用,就寄了一本前世的初版小說給他,裡麵還夾了幾張品相比較好的前世流通紙幣。雖然經過係統空間做舊了一下,但收到後仍然讓老頭大為驚詫和感動,認為王月生出手大方,人品可靠,於是越發上心。
艾瑞克聽完王月生的介紹,沉思了一會,說“你知道我最擅長的是1719世紀佛蘭德斯橡木家具,當然對於近代歐洲的王室和貴族家藏也有些研究。你提到的那個cavendotutus很明顯是英國的德文郡公爵卡文迪什家族cavendisy)的拉丁文箴言“謹慎即安全”。猩紅盾牌上的三組銀色蛇象征智慧與永恒,蛇身盤曲蛇頭挺立,是他們家族徽章16世紀以來的傳統,獅子左右爪的盾牌和權杖各自代表政治與軍事權威。從這些方麵說來可以確定是卡文迪許家無疑了。
至於你說的收藏者家族最初是從1895年倫敦市場買的,再結合出售者的名字和姓氏,以及自稱的半個世紀前接待過維多利亞女王,剛才我跟你說話時已經打字給這方麵的朋友了,回複已到。德文郡公爵家族自18世紀起以德比郡查茨沃思莊園為核心從事農業,19世紀中葉因農業蕭條導致地租收入銳減。1870年代穀物法廢除後,農產品價格暴跌,莊園維護成本激增,被迫於1892年出售東德文郡莊園以保證核心的查茨沃思莊園的運營。
維多利亞女王曾於1843年訪問東德文郡莊園,也就是那個出售者說的1895年前半個世紀左右。當時,莊園的主人是第六代德文郡公爵,他為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花園派對,活動包括花園照明、溫室展示和噴泉表演,被一位賓客形容為“無與倫比的壯觀場景”。那個出售者被人稱為巴特爾先生,又提及一個老亨利,莊園在出售時的管家就叫亨利?巴特爾e)。亨利?巴特爾在該莊園擔任管家的時間較長,並且在出售過程中負責管理和維護莊園的日常事務。總之,一切都對上了。”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