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漣漪正在平複,而前世的波瀾正在洶湧。
出庫車後,商隊繼續沿塔裡木北道東行,經輪台、焉耆、吐魯番、哈密,用一個月時間又走了1200公裡,1900年3月底終於到了新疆與甘肅交界的咽喉要道猩猩峽後世星星峽)。
星星峽由灰黑山體、赭紅砂礫、零星積雪構成冷峻基底,偶見岩縫中鑽出的駱駝刺泛著病態黃綠。三月斜陽被峽穀擠壓成慘白細線,岩壁反射出金屬般冷光,哈薩克向導稱之為“鬼眼睜開時的瞳色”。兩側為灰黑色片岩山體,高聳如刀劈斧削,嶙峋山脊似“巨龍交錯的獠牙”,僅留一道百米寬的天然隘口。穀底遍布棱角鋒利的碎石,駱駝蹄掌被割裂滲血,商隊需以毛氈裹蹄緩行。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曾形容:“每一步都像踩在魔鬼的碎骨堆上”。沿途散落風化駝骨,頭骨眼窩插著枯紅柳枝——既是路標,也是土匪“圈地劫道”的警告。北側崖壁有清代戍卒刻字“光緒十年,李大有死此”,字跡被風沙蝕成蜂窩狀。
猩猩峽西口的土坯烽火台已坍塌半邊,殘牆掛滿藏傳佛教流亡僧人所係經幡,台基堆積羊糞與俄製子彈殼。木柵欄上貼有模糊告示“欽命稽查私貨”,但守軍帳篷破洞漏風,清兵裹著搶來的波斯毯取暖,火槍鏽跡斑斑。東口突兀立起兩座原木倉房,屋頂鐵皮漆成雙頭鷹徽記,門前拴著哥薩克騎兵的頓河馬,地上散落印有俄文的煤油桶。北坡岩石上用白漆標著“gs1900”英國陸軍測繪局縮寫)。岩壁鑿出數十個佛龕,殘留半截藏香,龕內泥塑佛像被往來漢商換成了關公像。
整段峽穀長約30公裡,兩側山崖陡峭,道路曲折如羊腸,馬車與駝隊通行困難,易因落石或塌方受阻,加之匪患頻發,官府限製夜間通行或強製商隊結伴而行。所以一大早各支西來的商隊都慢慢聚集在峽口哨卡處。大型商隊約百峰駱駝,馱箱插三角形小旗標記歸屬,紅底黑字“晉”為山西茶幫,藍底白月為回商。小型馬幫僅十數匹騾子,貨鞍掛銅鈴驅狼。
清廷在星星峽東口設綠營哨卡駐兵約20人,名義上查驗“路票”通行證),實則索賄成風。李掌櫃告訴王月生,商隊需按駝數繳納“茶錢”每駝50文,另贈哨官“孝敬”如羊羔皮、磚茶。清軍把總帶兵攔路,以“京師有亂,加征厘金”為由,強征商隊貨物充“平叛捐”。一箱川茶被劈開“查驗”,實則半數倒入兵卒私囊。回商首領暗中塞給哨官一包俄國盧布印有尼古拉二世頭像),換得“免檢”鐵皮貨箱——內藏走私鴉片。此時俄商以星星峽為中轉站,雇傭哈薩克駝隊走私鴉片至甘肅,並在峽穀西側建貨棧囤積羊毛。商隊若拒售貨物給俄商,常被威脅“途中無保障”。俄國通過《伊犁條約》在哈密設領事館,滲透至星星峽。商隊若運俄國貨如呢絨、火柴),清兵不敢征稅;而中原貨物如絲綢、茶葉則被加倍盤剝,引發商民怨憤。
李掌櫃的駝隊儘管沒有貨物,但還是被索要了幾百文的茶水錢。至於王月生的令牌,在此地是輕易不可出示的。因為此地在國家層麵是清俄英在反複拉鋸,在政治層麵,很多官兵白天為兵夜間為匪。正如後世王月生查到的一則檔案裡此處某哨兵的供詞“每月初二、十六,把總許我等出營‘撈外快’”。此外還有地方勢力的糾葛,甘肅肅州酒泉)回商馬家幫控製東段馱運,強征“過路捐”;哈密維吾爾伯克頭領)則壟斷西段草料供應,雙方在星星峽暗中較勁。
其他幾個商隊可能是之前搭夥過,有某種信任,或者是看李掌櫃這個商隊遠行千裡居然不帶貨物,心中生疑。總之,李掌櫃的商隊被有意無意地排斥了。李掌櫃人老成精,一眼看出端倪,跟王月生和商隊的幾個小頭目商量之後,索性在這些人之前出發,以免墜在那些人後麵讓他們心中更加不安。
走到峽穀中段,有處“死人溝”集市遺址,殘存半截土灶、破裂陶罐,罐底凝結著發黑的羊油。有從東邊過來的甘肅旱災逃難者蜷縮岩洞,婦人以木梳換取商隊半塊饢餅,孩童赤腳追討駝糞以便曬乾作燃料。五具裹著破氈的流民屍體橫陳道旁,野狗撕咬其小腿。岩壁高處垂落繩索與布條,是土匪攀岩劫道的舊跡,布條上可疑褐斑疑似血跡。
突然,保鏢隊長一邊快馬前奔,一邊從胸前掏出一個竹哨吹了一短兩長的哨音,李掌櫃則一把拽住身邊王月生駱駝的韁繩,說“左前方、左前方有賊,人數在五人以下”。二人隨即向左前方望去,但見山巔出現三騎黑影,背光靜立如禿鷲。此時保鏢隊長的聲音已經遠遠傳來“起沙土匪)踩盤子偵察)了”。商隊護衛立刻朝天鳴槍示警,槍聲在峽穀炸出連綿回響。
1895轉輪手槍nagant1895)。這是由比利時工程師列昂·納乾設計,1895年定型,1899年後由沙俄圖拉兵工廠量產,成為俄軍製式武器。它采用聯動式彈巢與槍管的專利設計,子彈底火部分與彈巢密封以便提高射擊精度和安全性。使用俄製步槍彈改製的7.62x38r子彈,彈巢容量7發,有效射程約50米。結構簡單,耐寒耐凍,適合俄國嚴寒環境,因彈巢刻有7星標記被稱為“七星子”。此槍後世在一戰和二戰中廣泛使用,尤其在極端氣候條件下表現優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還塞給李掌櫃一把英國柯爾特新服務左輪手槍tneservicerevover)。這個是由美國柯爾特公司設計,1898年開始生產,1899年布爾戰爭期間被加拿大軍隊大量采購。儘管後世曆史上英國大規模列裝該槍是在1904年以取代舊款恩菲爾德k2,但1899年時已有部分英國軍隊或殖民地部隊使用,所以此時掏出來也不覺突兀。這槍使用.455eey英國定製版子彈,彈頭重量約17克,初速約250米秒。采用雙動擊發機製,槍管長度127毫米5英寸),全槍重約1.36公斤,彈巢容量6發。其重型槍管和堅固底把適合惡劣戰場環境,且對啞彈處理簡單,扣動扳機即可跳過故障彈,後世曆史上在一戰中被英軍廣泛使用,證明了其耐用性和火力優勢。
李掌櫃接過手槍,先是大喜,然後很快平複下來,按住王月生的胳膊說“劉炮頭保鏢隊長)江湖老道,且看看他的判斷”。不一會,劉炮頭兜馬跑了回來,對著李掌櫃說“掌櫃的,應該是甘肅那邊來的“山上好”匪號)的“黑胡子”土匪)。據說他們有50騎,專劫大宗商隊。手頭有水連珠俄製莫辛納甘步槍),習慣先射殺頭駝阻塞道路,再包抄劫掠。據說上個月此夥剛劫殺一支運茶商隊,官軍稱“追剿未果”。我剛才看了看,前麵應該沒有坎子埋伏),山上遊騎應該是對咱們這邊放的警戒哨。他們應該有探子在西山口就看出了咱們包裹癟蹄印淺,是頭瘦羊沒有油水),目標應該是後麵那幾家商隊。您老看咱們是搭把手呢還是直接走?”
李掌櫃探尋地望著王月生,王月生道“客隨主便,但憑李掌櫃做主”。李掌櫃沉吟了一下,說“後麵的隊伍至少有近百人,真正要死拚未必沒有一搏之力。而且這些胡子要是講江湖規矩的話,收了孝敬應該不會殺人。咱們速速前行,出了峽口報官,請官兵入山剿匪”。保鏢隊長和圍上來的幾個小頭目心領神會地下去催促商隊加快速度通過此段。
1900年3月28日酉時下午57點),商隊終於挪出星星峽東口。夕陽如凝血般懸在戈壁儘頭,將人影拉長成鬼魅。出口處為喇叭形穀地,兩側山丘逼仄,商隊如入甕中,進退維穀。岩坡後忽冒出數十黑影,手持胡楊木棍、石塊,衣衫襤褸如裹屍布隨風鼓蕩。一名獨眼老漢立於高岩,揮舞綁著紅布的斷矛,嘶吼:“留下吃食!蒼天不活人,人自活!”
青壯男子麵頰凹陷如骷髏,肋骨根根凸現,持木棍的手腕細如孩童。婦人背縛嬰兒無聲無息,疑已死亡。孩童攥著尖石,眼泛綠光如餓狼。瘸腿老者拖行麻袋,袋中疑似人骨。咳血少年裹著馬皮,膿瘡滲出黃水。
前排十餘人瘋撲駱駝,木棍猛戳駝眼,試圖逼其跪地卸貨。側翼婦女擲石塊乾擾護衛,專攻馬匹腿關節。後隊孩童鑽入駝腹下,刀割貨箱繩索,搶到商隊用來沿途向村民換取食宿的茶磚即塞入口中狂啃。
王月生依然被這人間慘劇驚得說不出話來,但聞李掌櫃高呼“撒炒麵!”,駝夫將蕎麥炒麵揚向空中,流民瞬間如蝗群撲地爭搶,甚至抓食混入馬糞的殘渣。隨後,在李掌櫃的示意下,李大夥計拋出兩匹粗布,喊話:“拿布換糧去肅州!”獨眼老漢卻冷笑:“布能吃嗎?”一矛刺穿布匹。
劉炮頭舉起俄製彆丹式步槍對空連開三槍,流民短暫退卻,但見無實彈射擊,再度湧上。護衛被迫射殺衝在最前的流民,中彈者胸口炸開血花,卻仍爬行三米,咬住駱駝韁繩斷氣。李掌櫃舉起已然拿在左手中的小三角旗揮了兩下。後麵那個被兒童搶了茶磚的駝夫以火把灼燒頭駝臀部,受驚駱駝發狂衝撞,踩斷多名流民腿骨,慘嚎聲震峽穀。一名流民少女約12歲)突抱住駝夫小腿哭求:“給我娘一口饢,她還沒斷氣!”駝夫咬牙掰下半塊饢,少女卻轉身塞入瀕死婦人口中,婦人喉頭滾動兩下便不動了。李掌櫃將最後半囊水扔向流民,嘶喊:“喝完讓路!都是苦命人何苦相逼!”水囊尚未落地已被撕碎,清水滲入沙地瞬失。
流民撬開貨箱,生吞乾硬茶磚,滿嘴血沫仍瘋狂咀嚼,有人噎死時手中緊攥茶葉。一匹傷馬倒地,流民一擁而上生啃馬腿,馬匹哀鳴未絕已被剜出眼球。戌時初晚7點)流民終被驅散,峽穀餘燼般死寂。商隊載有200斤茯茶的3峰駱駝被奪,1名駝夫被石塊砸碎顱骨。岩坡下橫七豎八倒伏9具屍體,獨眼老漢被駝蹄踏碎胸腔,手中仍緊握半塊沾沙的饢。幸存流民拖走同伴屍體,暗夜中傳來啃噬聲,峽穀砂地隻餘破衣碎片與斷齒。衝突平息後,崖壁上發現指甲刻出的“吃人者王五光緒廿六年”,字痕滲著褐血。
喜歡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請大家收藏:()數風流人物還看前世與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