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瑭自顧自的吃著吃食。
他並未理會顧常春,在他看來,為將者,戰前必有方略,臨戰必要靜心,接戰必要瘋魔,如此方可敗敵。
顧常春顯然哪一點都具備,戰前沒有應對之策,臨戰又慌亂陣腳,如此與他說了心中想法又有何益?
他對顧常春的評價仍舊如此,校尉之才而已。
一時間大帳內安靜異常。
顧常春一直盯著高敬瑭,他是真的很無奈,與這個弑殺成性囂張跋扈的瘋子合兵共處,他心力交瘁。
他長吸一口氣
“高大將軍,我知你看不起本將,你胸有韜略不願說也罷,但本將想知道,左匡一萬大軍近在眼前,高大將軍在等什麼?”
高敬瑭仍舊沒有說話,自顧自的將肉食吃完,直到顧常春怒火積累到頂點,按著腰刀的手指鏗鏗作響…
高敬瑭擦了擦手,輕飄飄說了一句
“既然顧大將軍等不及,那便下去準備前行五十裡進攻吧。”
顧常春微微一怔,“果真?”
高敬瑭掛起一抹嘲諷,似笑非笑道
“攻左匡,定疆軍先行打頭陣,本帥的武威軍緩緩壓進,以防背後付俊壓上,兩軍相距十裡,顧大將軍沒有異議吧?”
顧常春微微皺眉。
按理說,兩軍合兵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近四萬兵馬破左匡一萬兵馬不是難事,偏偏高敬瑭要以他定疆軍單獨打頭陣。
不過轉頭一想,高敬瑭說的也屬實,必須要防備背後付俊武敦的聯軍偷襲!
高敬瑭不會故意想消耗定疆軍,也不敢,否則定疆軍沒了,他武威軍獨木難支。
想到於此,他毫不猶豫說道“沒問題,我定疆軍必破左匡!”
高敬瑭正色道“好,本帥有言在先,戰端一開,本帥軍令之下不講人情,若不遵軍令,本帥必殺之!”
“必遵高大將軍軍令!”
說完,顧常春抱拳後轉身離去。
高敬瑭看著顧常春離去的背影,冷罵一聲“校尉之才!”
破這左匡一萬大軍進入鄉寧有何意義?後麵一百五十裡地兩麵跟著七萬大軍!
所以他始終沒有真正打算回師鄉寧。
唯有破了左匡、付俊、武敦這八萬大軍,屆時攻守逆轉,不管回師鄉寧,亦或是兵進京畿洛安,皆可根據形勢而定。
欲破這三人的八萬大軍,全軍攻任何一方,另外兩方便會緊跟壓上,風險太大,不是良策。
唯有分兵而擊。
但分兵也需要策略。
若與顧常春分兵,讓定疆軍獨自來攻左匡,他留守封縣,拖住付俊,他不動,付俊必不會動,但武敦會動。
武敦定會夾擊顧常春,怎麼推算,顧常春都凶多吉少,顧常春死了不要緊,兵力更少了,獨守封縣進退不得,意義不大。
若讓顧常春留守封縣,他領武威軍攻左匡,付俊必動,也不做考慮。
若讓顧常春進攻武敦則更加不可能,除非他們全軍進攻武敦,但付俊會無動於衷嗎,必然不會!
如此,唯一的辦法便是
顧常春攻左匡,他攻武敦。
但若他們在山陽腹地分兵的話,左匡、武敦遭到攻擊,他推算,付俊不會傻到分兵支援,幾乎毫不猶豫會因顧常春兵馬少威脅小,而選擇支援武敦夾擊他武威軍…
如此一來,他可就危險了…
他的兩萬多武威軍若全軍覆沒,或是損兵折將,就算顧常春取勝,也將會被付俊剿滅,更彆談解大王之圍了!
所以,唯有讓顧常春拖住付俊,讓他全力攻武敦才有一線希望。
且兩方戰場不能太遠!
他有充足的自信,隻要背後沒有付俊,短時間,一戰而勝吃掉武敦!
這樣顧常春就算全軍覆沒,也死得其所,若是他擊敗武敦及時,調頭回援顧常春,或許顧常春有生還的希望!
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而要讓增加付俊攻擊顧常春的幾率,戰場不能太遠,唯有讓顧常春攻左匡,發生在付俊眼皮子底下,而他則慢一步攻武敦!
在如此計劃下,他才順勢圓了顧常春的堅持,全軍回師鄉寧。
也能多少造成顧青衣的警惕,不敢全力攻鄉寧城,能讓大王喘口氣,寥剩無幾罷了。
如此情況下,付俊接到左匡的求援,武敦尚未遭到攻擊,付俊是幫左匡還是不幫?
就算付俊無視左匡,而選擇助武敦,那麼他新拉起的近一萬地痞囚徒軍便成為了一支奇兵,將會為他拖住一些時間。
若是付俊選擇先助左匡,則正中他的計劃,如此他的囚徒軍則可以與他合兵夾擊武敦,他或許將更快擊敗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