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勸阻出征的奏折,如雪花一樣,飛到張善的桌案上。
皇宮門前,每時每刻都聚集著反戰者,
他們齊聲高呼暴君,亡國之君。
王竹恩,在張善的命令下,詳細的記錄著,每一個人的信息,
沒官身的,就記入永不錄用名單。
有官身的,則紛紛被請進詔獄住上幾天。
這其中,那些扛不住的官員,紛紛散儘田產,祈求張善的原諒,好苟活一條命。
一些扛不住又沒有餘糧的,則被張善,好心的放到了遷移名單裡,讓他們去溫暖濕潤的南方,或者物產豐厚的北方,去那裡發財,攢餘糧。
畢竟這是一群沒有腦子,但有體力的人,還喜歡嚷嚷的人,最適合為帝國開荒。
而那些扛住了,又有錢的,也要被刮一層油水,但沒有進一步的懲罰。
在張善看來,這些人,雖然腦子不好,但忠心為了大明,花錢買個教訓算了。
教訓他們,不會揣摩聖意,要是落到老道士手裡,肯定活不過一集,算是交學費了。
還有一些能扛住,又沒錢的人,則都被升了官。
這些人,雖然腦子也不好,但忠心可佳,而且為官廉潔,沒有撈錢,敢於直言,品行不錯,可以重用。
陰暗的想法是,等他們撈到錢了,再弄,現在沒油水可榨。
漸漸的,隨著從詔獄裡,出來的人越來越多,那不同的境遇,被人們摸清楚之後。
文人士子們將這種方式稱為,詔獄選官製度。
更因為,一些從詔獄出來,還升了官的人,在崗位上確實乾得不錯,深得民心之後。
越來越多的學子,開始憧憬著,走一趟詔獄,好進入皇上的眼裡。
但,大多數人,都扛不住折磨,最後隻能花錢了事,從而讓張善大賺特賺。
張善:撈錢,我是認真的。
.......
開春之後
戰爭正式開始
張善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隨手一點,40萬大軍,就位。
係統很自覺的,將40萬大軍,投放到,他們需要出現的位置。
英國公和成國公的進攻計劃,非常的完整。
張善看了一遍,表示看不太懂,隻看出了一個字。
穩!
20萬人,被英國公分為三支。
五萬老兵出寧夏衛,剩餘的五萬老兵出大同衛,兩軍夾擊河套地區,目的是搶占黃河以南的所有土地。
十萬新軍由他本人親自統領,出肅州衛,進攻居廷海,計劃將在那裡設立軍鎮。
戰略目的是扛著界碑,往外走兩步。
泰寧侯陳瀛的征西軍,進攻哈密衛,為之後的征西做準備,同時分兵五萬,分彆駐守沙洲衛與蒙古衛。
策應征北軍的進攻,守住退路。
這一進攻策略,完美的執行了,張善想要打疼瓦剌的軍事目的。
放牛的,是可以帶著牛到處跑,走到那吃到那,
但水源可跑不了,隻要占領了這些地方,搶了水源,就可以逐步削弱瓦剌的實力。
但要執行這個計劃,需要做到幾件事。
第一點,這十萬大軍,跑出去那麼遠,就算英國公,有讓征西軍居後策應,糧道大概率也是守不住的。
他本人親自來帶領這隻新軍,就是做好了事不可為的準備,
裝完一波,直接就跑。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建設軍鎮,那也隻是說得好聽罷了,以前也不是沒有,在草原上建立過土堡。
但都沒有什麼效果,後勤補給一斷,壓根就守不住。
張善隱約看出了這些問題,但表示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