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聽說了塞,朝廷開放貿易了?”
“你個旱鴨子,也想湊熱鬨哦?”
“你摸瞧不起人,我是練過的”
“那行嘛,看在同村兒的份兒上,我就跟船東說一聲兒嘛,你跟著我上船就行咯。”
雖然張善沒有開出什麼好的政策,去鼓勵大明的百姓出海,但在開海貿易的誘惑下,
無數內陸地區的人,也紛紛加入其中,打造出了自己的海船。
開始自行出發,去做貿易。
本來就在沿海地區的人,更是媽祖廟裡拜上一拜,懷揣著張善頒發的證明,說走就走了。
要不是大明的海軍,是真的會動手,他們連證明都不想要。
福船的建造資料,雖然在明麵上丟失了,但相同的技術,在利益的誘惑下,卻神奇的推陳出新了。
張善對於這個消息,並不覺得奇怪。
他隻是,默默收起了,錦衣衛剛剛傳回來的消息。
上麵寫著,又抄了幾個南方的文官,和幾個地主豪紳。
除了張善借助係統的幫助,科技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突然消失。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動不動就科技大摸底,摸出民間的什麼黑科技。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係統已經普及了呢?
“要是真這樣,那我這大運,不是白撞了嗎?”
張善吐槽了一句,收回發散的思維,開始琢磨,下一個折騰文官的辦法。
“要想按著權力的頭,那就必須分權,再分權,責任細化,再細化。”
張善想到了軍機處,軍政分離,內閣製度,以及各種各樣,稀奇的玩法。
曆史太長,玩法太多,讓人不太好選。
最後,還有一個張善一直回避的問題,擺在了張善麵前。
儲君,朱見深
現在已經正統二十年,小家夥正是學習的好年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喜歡奶媽的毛病,已經初見端倪。
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張善也一臉的無語。
“我也沒怎麼迫害他吧,怎麼這毛病,還是染上了呢?”
不過,張善最後,還是選擇了放任,隻是將教他的老師,默默地換了一茬。
隨後大氣的表示
“些許曹賊的愛好,無傷大雅,以後見得多了,自然就會明白..........
曹賊是真香”
...........
國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東方某島國,保持著一年收割一次的節奏,有效的保證了,島上的這些家夥,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北方,針對彪悍的遊牧民族。
張善采取糖衣炮彈的策略。
沒有那個東北漢子,能抵擋得了,在炭火烘烤的蒙古包裡,吃上一顆酸甜的櫻桃。
牛羊皮以及各種特產,被皇家超市,轉運到內地。
貿易的流通,加強了文化的交流。
每天都有海量的白銀,通過各個途徑,流入張善的錢包。
與此同時,大量的新幣回流,讓朝廷的財政,一年比一年好看。
見此情況,張善大手一揮,還是老套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基建。
實現資金的流轉。
百姓的生活,靠著皇家超市,獲得了極大的增長。
一切都是那麼的欣欣向榮。
...........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就來到了
正統三十年
“在曆史上,我估計沒幾年了吧”
張善捏了捏,自己鬆鬆垮垮的胳膊,鬢角也長出了一些白發。
時間的壓迫感,再次充斥在張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