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商人回去之後不久,幾個靠近長城的遊牧民族,紛紛集結了起來,合兵約2萬人,一日破上穀,次日就成功跨過長城關隘。
目標明確的繞過漁陽城,兵鋒直指袁紹當前的老家,渤海。
“這對嗎?這不對吧”
袁紹聽聞此等緊急軍情,整個人都陷入了呆滯之中,在他的眼裡,這些草原上的蠻子,想做自己的後備兵員,都算是自己的施舍。
現在怎麼敢起兵來攻打自己。
而且隻有區區2萬人。
但事已至此,袁紹隻能將自己的大軍調回來,從渤海出發,前去抵禦這些人。
然而更加詭異的事情出現了。
這些騎兵仿佛早有計劃一般,他們在抵達渤海郡附近之後,就地分散,開始到各處城鎮洗劫。
如狼似虎的目光,死死的盯著那些囤積起來的糧食。
整個洗劫過程進行的很快,目標也極為明確,整個過程中也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死傷。
在洗劫夠了糧食之後,前來洗劫的隊伍,並沒有與袁紹的大軍接觸,很快就往草原上撤退了。
這就像一個蠻橫的鄰居,踹開你家大門,搶你一包大米,然後在你反應過來之前,溜之大吉。
麵對這種無奈,他袁紹能怎麼辦?
“自然是大辦特辦咯”
袁紹不僅將士兵調了回來,更是集結更多的兵力,開進了幽州,正式入主了幽州。
同時借著打擊遊牧民族的旗號,正式與公孫瓚乾上了。
為什麼打遊牧民族,會乾上公孫瓚呢?
那隻能說該碰頭的,一定會碰頭,地盤就那麼多,如今的冀州更是如鯁在喉,再不拚命發展,後麵連上桌的機會都沒有了。
.......
草原上
搶完一票的草原部落,得到了充足的糧草,開始大肆收攏人心,吞並那些小的部落,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
何初三在張善的指揮下,開始暗搓搓的,給草原送去食鹽以及兵器,協助他們發展軍力,然後收回大量的羊毛。
羊毛越多,草地越荒,糧草越少,饑餓的人就越多。
饑餓的人越多,混亂也就越多,戰亂也就開始了,同時南下的時機也就到了。
之前通過搶袁紹,大獲一筆的部落,自然想搶更多,那些沒搶到的部落,也想加入進來分一杯羹。
於是在何初三的攛掇下,草原上各部,組成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準備再乾袁紹一票。
這次需要集合的人實在太多,走漏風聲自然就成為了必然。
剛剛吞下幽州的袁紹,很快就得知了,這把來自草原的利刃。
那這一下,怎麼能扛呢?
隻能大筆一揮,給天下所有的諸侯,都送去了一封以他四世三公的名望,作為背書的信。
“如今草原動亂不休,我袁紹有意集結兵力,抵禦入侵護我華夏大地,奈何實力微薄,希望各位看在我家族的麵子上,前來支援一二。”
麵對袁紹的求援,眾多諸侯紛紛笑而不語,誰叫你丫的選出生地,沒有選好。
草原的便宜馬,你獨占,草原的優質騎兵,你還獨占,現在自己要被揍了,就開始求援了?
門兒都沒有!
信件如石沉大海一般,毫無波瀾。
張善見此情況,也是無奈的捂臉,不知道該笑袁紹天真,還是該笑諸侯們窩裡橫。
但現在這種發展,肯定是不及預期的,
南邊的那些諸侯該封鎖,還是封鎖,導致冀州的人口增長都遲緩了不少。
“勞資手握的可是‘無限糧草’,怎麼發展還這麼慢呢?加速,必須加速!”
“沈煉,將這封信抖摟出去,讓天下的百姓,都去指責各地諸侯,罔顧民族大義,往他們臉上扔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