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返程的時候並沒有在停留,隻是在豐皇山區倒了一下車,就接著乘火車南下了。
這一趟的半島之行,劉旭是非常滿意的,雖然給那裡留下了一地雞毛。
劉旭相信,半島之後的形勢絕不可能再像曆史上一樣了。
等到劉旭回來以後,自己這裡已經是一個超大號的工地了,而且是晝夜不停的快速施工著,
由於目前社會上閒散人員比較多,劉旭的工地招募人員還是非常順利的。
回來的第二天,劉旭在康誌強的陪同下,參觀著工地。
“目前我們招募的工人有8萬4千多人了。目前開工的這些個單體建築還算充足,我是把人都分成三撥兒,咱們現在三班倒著乾,每個班工作8小時,到點就換人。”
劉旭聽到後,非常吃驚,這跟自己理解的建築工地完全是兩碼事兒,後世的大型項目,三、五千人頂天了。即便是號稱全球最大工地的某個新區建設在用工高峰期,所有項目的人加起來也才30萬人。
“但是宿舍樓那邊的項目還沒有開始,要是開始的話,我計劃增加到20萬人。”
劉旭聽到了倒吸一口冷氣啊。這難道是這個時期人們對於工程的普遍理解嗎?不過劉旭並沒有說什麼,因為隻有人多了,活才能乾的快。
而且他發現這個時期的人們跟後世是不一樣的,劉旭工地上的工人隻要招進來都是按月開工資的,所以服從性和紀律性是後世的工人所不能比擬的。
這些工人非常能吃苦,讓乾什麼乾什麼,從這一點來說,劉旭是相當滿意的。
“老康,這些工人不是三班倒嗎?歇下來的工人也要組織好學習問題,工作8小時,睡8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安排掃盲班對他們進去文化教育,每個月工資跟文化課的掌握水平掛鉤。勞動工資你們答應了多少就是多少,這個不動,文化課達標每月往上加一部分。”
“等項目完工了,要篩選一部分留下來填充進建築隊伍裡,你下邊那麼多公司,趁著這個項目把人都填滿了。現在外部招專業人才非常困難,咱們隻能自己培養。”
“好好好,我倒是想到了留下一部分人,但還真沒想到讓他們也學文化課,這個主意好。”
兩人一邊聊一邊看著,劉旭這時就發現了不少問題。
“老康啊,安全這塊千萬不能忽視,你看看這個柱子基礎,挖的有四、五米深了吧,這坡度夠嗎?坑邊的圍擋也不做,掉裡邊人怎麼辦?”
“這些東西,咱們的視頻裡的安全教育都有提到,不要光圖快。記著按規範來,那些都是保障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且都是無數工地上的事故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康誌強臉上有點掛不住,對著不遠處的一個人招手,劉旭也沒管他。繼續看著,總體來說,劉旭還是非常滿意的。最快的商場一層的底板已經澆築完成,開始綁紮一層的柱子鋼筋,慢的也都在支一層底板的模板。
兩人來到最快的那棟商場裡,當劉旭看到正在綁紮的樓梯鋼筋時,不由皺起了眉來。
“老康,你看看這個樓梯鋼筋與二層平台搭接的地方,鋼筋排布和折彎是不對的,這樣搭接下邊的主筋是不受力的,一但超過荷載就會塌掉。”
“老康這種問題絕對不能出,今天晚上咱們開個會,這個你讓他們停工整改吧。”
康誌強臉已經黑的像鍋底了。
“老康,沒必要這樣,同誌們畢竟才剛學沒多長時間,晚上我們開會想點辦法吧。”
工地太大了,走馬觀花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中午了。
吃完午飯後,劉旭就在辦公室小睡了會兒,下午他本來說準備點東西晚上開會用。可一上班,周澤洋帶著一位文質彬彬地中年人走了進來。
“劉先生,這位是濱海地委剛來的秦副書記,說有些事情找您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