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部石景山地區,正在新建的京城鋼鐵廠項目上,未來冶金機械公司的人正在這邊指導著吊裝一座高爐。
這個大鐵殼子就有1千多噸,而具體負責吊裝的則是未來工業建築公司的人,劉旭的這些建築分公司目前還沒有能力獨自承接大型的工程。
像這些完全都是由劉旭提供材料的項目,他們也隻是提供技術指導和各種施工車輛的租憑。這個工地上大部分都是鋼結構的廠房,所以需要用的吊車是相當多的,現在這裡從25噸一直到1800噸的吊車就有上百輛。
今天參與吊裝的就是兩輛徐工1200噸的吊車,這還是劉旭花7千萬一輛買的二手的,經過係統複新功能之後,完全就是新車。
在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後,工廠的各種基礎工程差不多全部完成,這也就到了全力安裝的時候了,這上百台吊車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高爐外殼也已經吊裝了三分一,大家都算有了經驗,可即便這樣,每到吊裝高爐的時候所有人都緊張的,基本上所有的廠領導全都帶個安全帽來到了現場盯著,而今天元方先生沒事也過來視察了。
現在劉旭答應的7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已經有4個交付過來了,京城這裡一個,唐市一個、鞍市一個、漢陽一個。其中京城和唐市的差不多同時開工建設的,而那2個要晚了5個月左右。
現在這4個鋼鐵廠企業一但全部投產,那年產量立刻就能超過世界第一的鷹醬,所以上邊對於從毛熊談援助的心也就淡了不少。
這下子反而讓毛熊的人有點鬱悶了,尤其是赫盧曉夫,眼看著從東大進口的精品輕工業品一天天的增加數量,而他們國內和那些聯邦國家卻好像無底洞一般,有多少都是瞬間沒。基本上是這車貨到了根本就撐不到下一車貨來就賣沒了。
東大這邊今年就連要援助的代表團都沒有往國內派,他們也清楚東大肯定是得到了援助,而且是全方位的,隻是無論如何也查不到是哪個國家給予的。
元芳先生跟一群鋼廠的人在安全距離上緊張的看著一個戴著安全帽就在高爐底部看著爐體小心就位的工人,這人手裡拿著一個對講機時不時的說兩句。
兩位吊車司機也是全神貫注的盯著前方的爐體,進行小幅度的微調,一個多小時後,整個爐體完全座落在了基座之上,那個工人這才朝著遠處揮了揮手。
“好,第8座高炕外殼吊裝完成。”
圍在外圍的工人頓時爆發出一片掌聲,一眾領導這時也走上前來查看。
“太好了,沒想到你們進度這麼快,這要比預計的進度快了很多啊。”
“是啊,我們也沒有想到,主要是這個未來公司給提供的各種材料物資和機械設備實在太全了,我們也是頭一回見到,您看這所有的廠房全都是鋼鐵製作的,隻需要吊過來裝上就行了,乾起活兒來就快了不少。”
“好好好,儘快完成,我估計這個廠子投產的時候,上邊肯定會來人視察的。對了,這20個大爐子投產了每天可是要消耗不少原材料,你們現在就要抓緊時間囤積原料了。”
“這事兒我們一直就沒停,但是最近核算了一下,這樣可不行,原料運輸成問題,我們想著是不是往廠裡修一條專線來運輸原料。”
“你說的有道理,你們一個廠子的產能太大,必須要有專線來運輸。這樣吧,你們儘快形成書麵報告交上來,我們討論後也會上報的。”
“元方先生,京城那個新建的電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投產,他們可千萬不要落在我們後邊了。”
“怎麼,你還想跟他們比比?”
“嗨,我跟他們比什麼?我是怕我投產了沒電用。”
元方先生明顯一愣,
“你說的有道理,看來人家小劉說的有理啊,最先建的就應該是那些基礎中的基礎,各種建材廠和能源型的工廠。”
“行了,這件事你們不要操心了,我會盯著,那邊應該比你們快,他們的廠區要小多了,而且也沒有你們這麼複雜的安裝工程。”
元方先生又在廠區轉了一圈後便離開了。
而劉旭這邊呢正在自己的新辦公室裡指揮著工人往大坑裡填土,他這個上千平米的辦公室裡就像一個小型室內公園一樣。
為此劉旭沒少花原力,這裡邊種的植物都是他從後世花費巨大代價弄過來的。這裡將土填好以後,還有一些石徑小路,小溪、瀑布的景觀。
主要是他想盯著自己好不容易弄過來的植物必須安全的種下去。
而樓下3位副總已經提前搬了過來,這幾天加快了點進度先把他們的辦公室所在樓層裝修完了。
也是因為舊樓那邊實在沒有地方了。現在他們3位忙的事情主要就是所有新樓的收尾工程和各個分公司的人員招聘以及最為主要的商場開業。
現在王總負責的人力資源這塊是最忙的,劉旭要求,不管任何一個分公司的人員招聘都需要通過集團總部的人力資源部門來招聘,當然各分公司也有推薦權,但是必須要經過總部同意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付總也馬上進入角色,他也將所有分公司的財務叫回來開了個會,了解這半年的資金情況,包括銀行那邊也是一樣。
這3位現在是越了解越驚訝,他們實在是沒想到這麼一個公司這半年來賺來的錢比國庫都多。
怪不得劉旭又是成立基金又是往外借錢的。
而薪資更是讓他們吃了一驚,彆看劉旭才定了7個級彆,可最高一檔設置在了5千萬,而不出意外他們的工資都在這檔。他們是非常清楚機關事業單位的29級工資製度的,他們也不過才2百萬左右。
“好家夥這乾一個月頂彆人乾2年的,這工資訂的是不是太高了點。”
“你們還不清楚下邊的分公司和那些工廠,年終還有分紅呢,劉先生這裡是全民持股。”
“我仔細研究了他的工資政策,基本生活工資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最低一檔50萬,剩下的像全勤、績效、發明、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下來就多了。”
“我算看出來了,他這套工資政策不是按資排輩的,而多勞多得的,而且鼓勵創造發明、鼓勵好人好事,你看看這文明獎,嗬嗬,有點意思啊。”
“我倒是覺的人家這套東西要比那些按資排輩的要先進。你們想啊,在工廠裡,要是偷懶或表麵不好,就是一個基本生活工資,保證你餓不死,想著多拿錢,門也沒有。隻有那些踏實肯乾的才能多拿錢。”
“我也注意到了,下邊工廠裡工資最低的不是那些賣苦力的工人,反而是坐辦公室的辦公人員。”
三人相繼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