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位置,鄭仁雙手拇指同時按壓放電按鈕電擊除顫。
與想象中一模一樣,除顫失敗。
靜脈注射β受體阻滯劑,更改各種藥物濃度,依舊沒有效果。
實驗體的心率依舊顯示為室顫,並且於幾分鐘後,心電示波漸漸變為直線。
實驗體死亡。
鄭仁皺眉站在係統手術室裡,開始思索。
無數篇期刊、文獻在腦海裡浮現出來,各種複雜的病例為鄭仁提供思考的方向。
實驗體的情況,胸外心臟按壓,肯定是無效的。
鄭仁在海城和源甸縣的120醫生說過,非心源性心臟驟停的搶救方式。
隻要給一個力量,就可以快速解決問題。
除顫之前需要準備的標準時間20秒,都可以不用浪費。
然而,實驗體的病情在於生命力趨於枯竭,心臟生物電流已經衰弱到了某種程度,所以導致出現室顫的情況。
這種……
或許真的沒救了吧。
但鄭仁不甘心,梅哈爾博士還是可以做手術的,就這麼死了,自己心裡過不去。
冥思苦想,鄭仁忽然腦海裡出現了一個極為大膽的念頭。
放棄藥物,鄭仁把除顫器的直流電從標準的200J提升到300J。電極板壓在實驗體身上,雙手拇指同時按壓放電按鈕電擊除顫。
“砰”的一聲響。
實驗體在手術台上彈起來,又落下去。雙側電極板所在位置有些焦黑,可是心率隻有一瞬間的恢複,隨即便再次出現室顫。
還不夠,但是方向似乎是對的。
鄭仁皺眉,再次加大除顫儀的電流量。
400J!
可是這次,實驗體心跳直接停了……
鄭仁心裡罵了一句,實驗體是被自己電死的!
幸好這是係統手術室,幸好自己操作的對象是實驗體而不是患者。
錯了,可以重來,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
鄭仁似乎摸到了一定的規律,腦海開始計算心臟生物電流與除顫儀電流強度之間的關係。
幾篇類似的文章也浮現出來。
快速計算後,鄭仁把除顫儀的電量調節為330J,然後開始除顫。
“砰~”的一聲,實驗體在手術台上“蹦”了一下,隨後身體沉重的砸在手術台上。
鄭仁馬上回頭看心電監護。
嶄新的心電示波從心電監護左側出現,心率恢複為竇性心律。
雖然是在係統空間裡,但鄭仁看到竇性心律的波形,是那麼的美好。
成了!是這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