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上,趙扶蘇跟謀士陸賈共乘一輛馬車。
他們一左一右地坐著,在他們的案前擺放著大秦跟匈奴王國的地圖。
趙扶蘇看著公輸愁獲得的情報,他指著陰山一帶說道:“匈奴人的主力聚集在陰山這一帶。”
“他們的牛羊跟婦孺則是撤離到了漠北。”
“我們若是擊敗匈奴人的主力,匈奴部族隻會往漠北的更深處而去。”
“嗯。”
陸賈道:“主公,這也是胡人能夠跟我們鬥三千餘年的原因。”
“他們的退路遠比子明想象之中都要廣。”
為了更好地拉近跟趙扶蘇的關係,還有明確自己謀士的定位,陸賈喊趙扶蘇為主公。
趙扶蘇要對匈奴動手,他作為謀士,自然研究了匈奴人。
當他在看到匈奴王國的北方,還有著如此廣袤的土地以後,他算是明白為什麼胡人始終滅不掉,隻能驅逐了。
對方可以周旋的空間太大了。
他們往廣袤的極北之地一鑽,就跟鳥飛向了廣袤的天空。
在用手推車運糧的年代,他們的後勤跟不上,就隻能乾瞪眼。
“嗯!”
趙扶蘇點頭。
北方自古以來,都是他們華夏族的主要威脅。
不管是毛熊,還是大漂亮,那都在華夏族的北方。
曆史上的蒙古人在沙俄跟滿清一北一南的夾擊之下,他們的地盤被沙俄跟滿清瓜分。
於是,滿清北方的威脅就從蒙古人變成了沙俄。
在秦朝,沙俄的祖先還隻是小部落,趙扶蘇跟他們接觸不到。
可沒有沙俄這尊北地之王,匈奴人的後路又沒有人給堵住。
這就變得隻能驅逐匈奴人,而沒有辦法征服匈奴人了。
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到中亞一帶,東西橫跨兩千四百多公裡。
這地方位於四百毫米降雨線以外,注定了無法種糧,不是農耕文明的勢力範圍。
也因為草原無法種糧,人口比較少,他們更沒有中原地區富裕,自然就會對富饒的中原地區垂涎三尺。
這一點就很像是去香江撈買命錢的大圈幫。
趙扶蘇看到大量的穿越者,都是武力驅逐匈奴人,或者是屠殺匈奴人。
但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真正的危害不是匈奴人,而是孕育匈奴人的這個草原。
這地方擺在這裡,你又沒有辦法將它給移開,它就跟養蠱的器皿一樣。
沒有勢力在廣袤的草原上幫他鎮場子,隨著湧入草原的人越來越多,隻會出現新的蠱王,到時候他們還要跟這隻蠱王再打一次。
趙扶蘇的想法,是要征服匈奴人,讓匈奴人成為他在草原的代理人。
他也很明白其他的穿越者隻能選擇屠殺匈奴人的原因。
這些穿越者所經營的帝國,還隻是農業國,有著局限性。
他們就跟曆代中原王朝一般,勢力很難越過四百毫米降雨線。
他們為了防止匈奴人南下,就隻能選擇屠殺匈奴人。
趙扶蘇在選擇了君主立憲製的政體以後,就大力發展工業,讓大秦帝國走上工業國的路線。
他需要從匈奴人的手中獲得羊毛、牛奶這些原材料,運輸到工廠,讓工人加工成商品,進行銷售。
這條產業鏈若是建立起來,不僅可以提升大秦帝國的gdp,還能夠增加社會的就業崗位,增加大秦人的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