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山寒風大雪,氣溫極低,本因沒有生物會在夜間出來活動,但今晚是個例外。
明軍從柘山的南、北、東三個方向逃竄後,見反賊沒有第一時間追來,馬三春便立即收攏其他兩個方向的隊伍,然後轉道向西麵的黃龍堡方向前進。
由於風雪實在太大,加上夜晚視野差,明軍收攏隊伍後,行進的速度很慢。
而嬴慶率領的秦義軍,約莫比明軍晚三刻鐘從柘山出發。
上百名夜不收在前方大軍前方兩三裡,順著明軍的足跡探查情況。
確定明軍隊伍收攏之後,嬴慶帶領近三千的秦義軍,以最快的速度追擊,完全不顧會遭遇埋伏。
因為,根據在柘山的明軍屍體數量判斷出,馬三春這一部明軍,如今隻有一千兩三百人左右。
而明軍留下的足跡也表明,明軍隻有一千來人。
另外,明軍逃跑的時候過於著急,火藥、彈丸等物,還留在柘山腳下沒有來得及帶走。
也就是說,明軍手中的火器,根本打不了幾輪。
當秦義軍夜不收返回告知,明軍就在前方五六裡,秦義軍上下的怒火再也難以壓製,一片喊打喊殺聲。
嬴慶也聽從種光道的建議,派遣章騰率軍從右繞路、黎熵率軍從左繞路,他自己則率軍在明軍後方,準備三路夾擊明軍。
約莫兩個時辰左右,秦義軍三路人馬,形成三路夾擊之勢。
明軍這邊的哨探,也終於是發現了秦義軍已經追擊過來,馬三春得知情況後,他沒有聲張。
而是聽從副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提議,以探路為由,與副官、千總幾人,帶著幾十名好手脫離隊伍,準備從秦義軍三路人馬的夾縫中逃生。
不是他沒有一戰的勇氣,而是非常清楚這僅剩的人馬,有多麼的不堪。
在先前從柘山逃跑的過程中,不僅火藥、彈丸沒來得及帶走,還有一大半人丟盔棄甲。
也就是說,他收攏的一千二百多明軍,有大半是連武器都沒有的,穿著甲胄的就更少了。
而且,在柘山一戰,是他訓練的這批新兵的第一戰,不僅作戰失利,還是與一群老弱、婦人及少年作戰。
雖然殺了不少人,但心中存在內疚,且被對方那種前赴後繼的送死氣勢,嚇的失了膽氣。
就這麼一支隊伍,彆說是與狡詐的、怒火滿腔的秦義軍對戰,就是麵對一群山賊強盜,那隻怕也沒得打!
秦義軍三路形成夾擊之勢後,嬴慶下令立即動手。
麵對突然從三個方向殺來的敵人,沒有主將、千總的明軍,雖有把總官指揮,但卻隻能以把總兵力為單位應對,無法整體配合作戰。
明軍的整個陣型,看上去亂做一團,甚至有直接逃竄的、藏於雪中的、準備投降的。
雙方很快打了起來,秦義軍有著人數優勢,又兵甲齊全,這一千多明軍根本沒有多少招架之力。
發現完全不是對手,明軍的把總紛紛帶隊請降。
但秦義軍士兵完全不管,怒吼著對明軍衝殺,完全是殺紅眼的狀態。
嬴慶和種光道都沒有製止,因為秦義軍的怒火與殺意,他們現在也無法壓製下去。
若強行壓製,隻會遭受反噬。
而且,嬴慶也是有想法讓秦義軍上下發泄的,畢竟他們在柘山後營人員,被這些明軍殺的血流成河。
那些人的命,也該有人為之償還!
戰鬥持續了半個時辰左右,凡是被包圍的明軍,沒有一個活口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