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堡依山而建,起初隻是一個小村莊,溪水從村前而過。
在曆經多代人後,已經發展成了一個不小於鎮子的規模,甚至有了不少商鋪。
因吳姓士紳的緣故,經常會有商隊來到劉家堡做生意,故而也算得上繁榮景象。
曾經在村前流過的溪水,變成了從吳家堡中間穿流而過。
或許是考慮到防守的緣故,溪水經過整改,經過村子的這一段進行了擴寬加深,兩岸以石塊壘砌。
村民們洗衣洗菜等用水之事,都是在這條溪水中進行。
由於溪水上隻有兩座橋可通行,改建後的溪流成了吳家堡的一道防線。
近年來,因乾旱的緣故,溪中水流逐漸變小,如今更是不足膝蓋深。
“鏘鏘鏘!”
突然,一陣緊急的銅鑼聲在吳家堡中響起,從前村一路傳向後村。
隱約間,還能聽到示警人員的喊叫:“賊人來了,快到溪北集結,守住兩橋梁!賊人來了……”
隨著銅鑼聲和叫喊聲,吳家堡的村民紛紛返回家中,有武器的拿了武器,沒武器的抄起鋤頭、鐵鍬等物,婦人則攜老帶幼,所有人快速的往吳家堡的兩座橋湧去。
示警人員一路跑到村子後方的一座高牆大院中,找到這戶當家人:“吳老爺,不好了,兩三百賊人往吳家堡來了……”
吳老爺老書生穿著,背著的手中還拿著一本書,頗有幾分讀書人模樣。
他聽到賊人來襲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慌亂,反而神色自然的坐到客廳主位。
將書放在旁邊的桌上,他端起一碗茶水吹了吹,不急不緩的開口:“吳三,你彆慌,慢慢說,可知道來的是什麼人?”
麵對賊人、響馬來襲,這已經在他們這一代人身上發生過幾次了,但不管哪一次,都沒有從吳家堡逃到好處。
吳家堡可是有著六七百戶,共三千七百多人,單單成年男丁就過千人。
再加上他家中的仆從、護院、打手、雇員,那可是能聚起一千五六百人的。
婦人之中,也有不少身強體健的壯婦,也能拿起武器反抗。
而且,吳家堡的吳姓為同宗,多少都占著點血緣關係,會全力保護吳家堡。
他這一支是主脈,在吳家堡的話語權很重。
吳三連忙回道:“吳老爺,目前還不清楚,但他們人人頭裹黑巾,還打出了‘義’字旗!”
“嗯?!”吳老爺眉頭一挑,放下手中的茶盞,追問道:“你確定是人人頭裹黑巾,打著‘義’字旗?”
“吳老爺,我確定,親眼看到的!”吳三重重點頭的回答。
吳老爺麵色凝重的站起身來,背負著手喃喃自語:“是那群攻破澄城縣城的反賊,有些棘手啊!”
他從同州方麵得知了一些消息,說同州派人去靈泉寨與反賊交涉,結果被反賊弄出來大陣仗嚇得不輕。
而根據前往與反賊交涉的幾人所說,反賊已經在靈泉寨聚集了好幾千人,各個訓練有素,武器齊全,比大明正規軍還更有幾分模樣。
對於這話,他自然不會全信,但也能看出反賊頗有幾分能耐,不是尋常山匪所能比較。
吳三聽清了吳老爺所說,滿臉詫異:“吳老爺,您是說,來的是殺澄城知縣的那群反賊?”
“如果你沒看錯,那十有八九就是了!”吳老爺點頭,意味深長的回應一句。
“哎呀,吳老爺,這可不得了,聽說那群反賊聚集了好幾千人啊!”吳三心下擔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