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西北的壽張!”
公孫勝輕撫胡須,微微頷首:“哥哥此舉,是否是想給朝廷施壓。讓朝廷逼宋江出城來戰?”
“正是!”
楊誌聞言,上前求戰:“哥哥,灑家願領一支軍馬,前去攻打壽張!”
“好,楊誌兄弟,你領三千人馬前去。記住,虛張聲勢,隻要做出攻城的架勢便可。”趙傑即刻下令。
楊誌領命,下去準備軍馬。
趙傑望著底下的剩餘首領,朗聲道:“盧俊義、關勝兩位兄弟,你們各自領兵兩千,在須城和壽張的路上,做好埋伏。隻要宋江領兵前來支援,就帶兵殺出,攔住他們的退路。剩餘首領跟我一起,前往壽張西門外埋伏!”
安排完畢後,眾首領各自準備。
次日五更,梁山除了水軍,全軍出擊。
楊誌領著三千軍士,前去攻打壽張。
壽張縣縣令得知消息,趕忙上報朝廷,請求援兵。
楊誌在城門底下搦戰,卻不攻城。
兩日後,朝廷果然下旨,讓宋江領兵,去解壽張之圍。
吳用表情嚴肅,搖著羽扇,沉聲道:“公明哥哥,這恐怕是梁山的詭計啊。我料定梁山人馬肯定已經做好了埋伏,就等著我們領兵前去解救壽張!”
“可朝廷已經下旨,難道要我宋江違抗朝廷旨意嗎?這可如何是好?”宋江明白吳用所言非虛。
但眼下的情況,他進退兩難。
吳用歎息一聲,不斷搖頭。
“朝廷就不能派其他軍馬去救壽張嗎?這是不把我白虎山軍士的性命放在眼裡嗎?”
宋江趕忙出言製止:“軍師慎言!既然你我已經接受朝廷招安,那必須按皇帝的旨意辦事!”
隨後,他也不看吳用的表情,下令道:“眾首領聽令,即刻集合軍馬,前往壽張!”
“且慢!”吳用出言阻止,“宋將軍,既然必須要出兵。我們也得仔細思考一下對策,再出兵不遲!”
“哦?軍師有何妙計?”宋江滿臉詫異,出言詢問。
“依我之見,不如先往梁山方向進發,隨後再兵鋒一轉,往壽張方向行進。這樣一來,趙傑那廝必然驚慌。或許能讓我軍,免遭埋伏!”吳用徐徐說道。
宋江頻頻點頭:“軍師此計甚妙,就按你說的辦!”
片刻後,白虎山舊部已經集結完畢。
宋江領著三萬軍士,直接向南往梁山附近前行。
戴宗探查到消息,將消息報知趙傑。
趙傑雖然不知道吳用的用意,但他一點不慌。
山寨內還有水軍在,宋江想攻上梁山,那幾乎是癡人說夢。
趙傑嘴角掛著微笑:“諸位兄弟,宋江居然領兵想要攻打我梁山。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我們按兵不動,看他怎麼能突破水軍的防線!”
趙傑沒有中計,宋江向南進兵到蘆葦蕩邊後,往西行進,前往壽張。
這樣一來,盧俊義和關勝的軍馬就失去了埋伏的意義。
戴宗將宋江的行軍路線告知趙傑。
趙傑臉色一沉,狠狠說道:“吳用這廝,果然詭計多端,還好沒中了他的奸計。傳令下去,讓盧俊義和關勝兩位兄弟,不用繼續埋伏。直接領兵,攻打須城!”
手下軍士領命,前去傳達將令。
再說宋江這邊,大軍已經離壽張隻剩下五十裡路程。
趙傑領兵前來,宋江軍馬前方,紮下營寨。
次日清晨,兩軍撞上。
雙方各自擺開陣型,開始對戰。
宋江陣中,朱仝率先衝出陣中。
他橫刀立馬,對著趙傑的梁山軍士大喊:“梁山賊寇,天兵在此,還不趕緊下馬受縛,更待何時!”
“誰敢出陣迎敵?”趙傑的話音未落,陣中已經衝出一員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