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昌平救助站_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5章 昌平救助站(1 / 1)

閻埠貴搓著手指叫住何雨柱時,院裡的槐樹正落著最後幾瓣白花。

“柱子,還記得上回給你提的那個事兒麼?”他笑得眼睛眯成縫,袖口磨出的毛邊隨著動作輕輕晃。

何雨柱剛從廚房端出泔水桶,聞言挑了挑眉:“啥事啊三大爺?昨兒許大茂還說要借我鋁飯盒呢。”

“嗨,不是那茬!”閻埠貴往邊上湊了湊,壓低聲音,“就介紹媳婦兒的事啊!真不考慮考慮了?昨兒賈家媳婦又來院裡轉了三圈,我估摸著,他們那親事眼瞅著要成,你這邊……”

何雨柱心裡發笑。這三大爺要是在原劇裡給傻柱說親時有這股熱乎勁兒,怕是自行車軲轆早被傻柱拆去換糖了。他將泔水桶往牆根一放,拍了拍手上的灰:“三大爺,這事兒以後咱就彆提了。媳婦不媳婦的我真沒心思,眼下就想在鴻賓樓踏實乾活,帶好雨水。”

閻埠貴眼神閃了閃。這小子,打何大清跑了後,愣是從半大孩子長成了主心骨。當年十幾歲就能在鴻賓樓扛住灶台,如今對妹妹更是沒話說——雨水沒住院裡那陣子,他天天從後廚帶回來的醬牛肉、燒麥,把閻家小子饞得直咽口水。“成,三大爺以後不提了。”他轉了話頭,“不過柱子,還有倆月小學開學,得讓雨水把啟蒙書多翻翻,聽說學習好能跳級呢。”

“放心吧三大爺。”何雨柱應著,沒說雨水早把一年級課本啃透了。肖秋珍師娘天天在屋裡教,比他這個白天泡在後廚的哥哥管用多了。

鴻賓樓後廚的蒸汽裹著肉香漫出來時,何雨柱正顛著炒鍋。辣子雞丁收汁的當口,跑堂的王二哥撩開竹簾喊了一嗓子:“何師傅,楊老板叫您去前廳!”

王二哥比何雨柱大五歲,此刻卻恭恭敬敬地叫著“師傅”。畢竟這小子十五歲就能把鬆鼠鱖魚做得跟大廚一個味兒,誰見了都得高看兩眼。

何雨柱把鍋往灶台上一擱,衝旁邊的李師傅使了個眼色:“幫我盯著點火。”後院洗手時,他心裡已有數——昨兒報上去的救助站排班,怕是有信兒了。

前廳靠窗的八仙桌旁,楊老板正跟四個廚子說話。見何雨柱進來,他指了指桌上的搪瓷缸:“都到齊了就好。名單報上去,今兒一早民政局回了話,這個月咱鴻賓樓輪值救助站。每人每月三天,站點自己選還是我來分?”

“楊老板您看著分吧。”趙師傅搓著手,其他幾人也沒意見。救助站的活兒不算累,就是做兩頓大鍋飯,但畢竟是給流民做飯,跟後廚的精致小炒不一樣。

“行,”楊老板掏出張紙條,“趙師傅去東直門,孔師傅西單……柱子,你去昌平那邊的救助站。”

何雨柱算了算腳程。運起提縱術,從四合院到昌平來回也就二十分鐘,比騎自行車快多了。正常人家沒這本事,換作許大茂,騎車得晃悠一個鐘頭。

楊老板開了介紹信,幾人便各自散了。何雨柱揣著紙條,往城北走去。

昌平救助站離城門還有段路。遠遠望去,紅磚牆上刷著鬥大的標語:“發展生產,保障供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牆根下坐著幾個流民,補丁摞補丁的褲腿拖在地上,眼神空茫茫地望著路口。

走近了才看清,所謂救助站,不過是個廢棄倉庫改的。鐵皮屋頂鏽出窟窿,門口支著兩口一人高的鐵鍋,底下堆著撿來的木柴。百來號人圍著倉庫蹲坐著,衣裳上的油泥能刮下二兩土。

“小夥子,瞧熱鬨呢?”一個係藍布圍裙的大娘直起腰,手裡的土豆還滴著水。她額角沁著汗,見何雨柱穿得齊整,袖口沒半分油星,便多問了一句。

“大娘,我是鴻賓樓的廚子,過來熟悉熟悉。”何雨柱把介紹信遞過去,“以後每月來這兒幫襯幾天。”

張嬸接過紙條,老花眼眯了半天才看清落款的紅章,猛地抬頭:“鴻賓樓?你這娃娃才多大,就當上廚子了?”她上下打量著何雨柱——塊頭跟小牛犢子似的,少說一米八,瞧著倒像十八九歲,但這臉蛋兒又透著股少年氣。

“十五了。”何雨柱笑了笑,蹲下身幫著擇菜。土豆皮糙肉厚,白菜幫子老得能塞牙,彆說肉了,連油星都少見。“張嬸,這兒每天就做兩頓飯?”

“可不咋的。”張嬸歎了口氣,往鍋裡添水,“午飯土豆白菜湯,晚飯窩頭就鹹菜。趕上好時候,能熬鍋玉米糊糊。國家不容易啊,這麼多張嘴等著填。”她指了指倉庫裡,“裡頭還有三百多人,分兩撥吃飯。能有口熱乎的,就不賴了。”

何雨柱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倉庫裡鋪著稻草,流民們三三兩兩地靠著牆根,有的在補衣服,有的抱著膝蓋發呆。牆角蹲著個七八歲的小姑娘,手裡攥著半塊硬窩頭,小口小口地啃,眼睛卻盯著鍋灶,直勾勾的。

“這些人……最後都能留下來麼?”他忍不住問。

張嬸搖搖頭:“哪能呢。能安排工作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剩下的過些日子就遣送回原籍。你看那個穿灰褂子的漢子,”她努了努嘴,“來了半個月了,說是老家遭了災,可城裡廠子哪有那麼多空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說著,一個高個子男人扛著桶水過來,看見何雨柱便眯起眼:“新來的廚子?”他是今兒當值的李師傅,來自城裡一家小飯館,袖口沾著油垢。

“我叫何雨柱,鴻賓樓的,過來認認門。”何雨柱起身打招呼。

李師傅“哦”了一聲,沒再多話,徑直去點火。火苗“劈啪”竄起來,鍋裡的水還沒開,旁邊就有人咽起了口水。

張嬸拽了拽何雨柱的袖子,往旁邊挪了挪:“柱子,你這條件,說媳婦不難吧?”她眼神亮閃閃的,像看見了啥寶貝,“我娘家侄女跟你差不多年紀,在紡織廠當學徒,長得可俊了……”

何雨柱哭笑不得:“張嬸,我才十五呢,再說家裡就我和妹妹,顧不上這些。”

“十五咋了?”張嬸撇撇嘴,“我十五歲都生頭胎了!你看你這體格,能乾活,又是鴻賓樓的廚子,多少人盯著呢!”她越說越起勁兒,掰著手指頭數,“前兒還有個供銷社的姑娘……”

何雨柱趕緊岔開話題:“張嬸,這大鍋飯咋做才好吃?我瞧著這土豆都快發芽了。”

這招果然奏效。張嬸立刻正色道:“嗨,大鍋飯講究個熟爛入味。土豆得切大塊,多放些鹽,白菜幫子要先焯水去澀……”她絮絮叨叨地說著,何雨柱聽得認真,時不時點點頭。

日頭升到頭頂時,鍋裡的湯終於冒了泡。李師傅撒了把鹽,用長柄木勺攪了攪,蒸汽裡飄出一股寡淡的菜香。流民們自覺排起隊,手裡攥著破碗瓦盆,眼神裡難得有了些活氣。

何雨柱站在一旁看著。那個啃窩頭的小姑娘排在前頭,碗底還沾著昨晚的粥漬。張嬸給她舀了滿滿一勺湯,又多塞了塊土豆,小姑娘小聲說了句“謝謝嬸”,端著碗躲到牆角,小口小口地喝著,生怕燙著。

“柱子,瞅見沒?”張嬸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就這湯,你要是能變著法兒讓它香點,這幫人能記你一輩子。”

何雨柱沒說話,心裡卻有了主意。鴻賓樓的高湯方子不能用,但弄點蔥薑爆鍋,或者撿些骨頭熬鍋底湯,總能讓這土豆白菜湯添點滋味。他摸了摸口袋裡的介紹信,想著下月過來時,得偷偷帶點自家熬的豬油,或者跟後廚要些邊角料的肉沫。

日頭偏西時,何雨柱跟張嬸和李師傅道了彆。走出救助站時,身後傳來稀稀拉拉的吃飯聲,還有孩子的啼哭聲。他回頭望了一眼,紅磚牆上的標語在夕陽下泛著暖光,而牆裡的人們,還在為一口熱飯奔波。

路上,他想起雨水。幸好妹妹有師娘照顧,不用受這份罪。等下月發了工資,得給雨水多買些奶糖,再扯塊花布做件新衣裳。至於救助站的活兒……他腳下加快了步子,提縱術的氣息悄無聲息地漫開,二十分鐘後,南鑼鼓巷的灰瓦已經映入眼簾。

院裡,閻埠貴正坐在石凳上算賬,見他回來,頭也不抬地問:“去救助站了?”

“嗯。”何雨柱應了聲,往屋裡走。

“柱子,”閻埠貴叫住他,撚著算盤珠,“我琢磨著,雨水開學後……”

“三大爺,”何雨柱打斷他,聲音平靜,“救助站的事,我心裡有數。雨水的書,她自己也看得明白。”

閻埠貴抬起頭,看著何雨柱的背影消失在屋門後。這小子,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肩膀更寬了,眼神也沉了些,像是藏著事兒。他搖搖頭,繼續撥弄算盤,心裡卻想著:下次得讓老婆子燉隻雞,找個由頭叫柱子過來吃飯,順便再提提說親的事兒……

屋裡,何雨柱翻開枕頭下的賬本,記下今天的開銷。油燈昏黃的光映著他的側臉,少年人輪廓分明,眼神卻帶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昌平救助站的景象還在眼前晃,那些空茫的眼神,還有小姑娘啃窩頭的模樣,像根細針,輕輕紮在他心上。

下月初三,該去昌平了。他提筆,在賬本最後添了一行:“買豬油二斤,蔥薑各五斤。”

窗外,月亮悄悄爬上槐樹梢,灑下一地清輝。四九城的夜靜了下來,而某個少年的心裡,已經開始盤算著下一次的昌平之行。

喜歡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