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但方默卻並沒有太過激動。
畢竟這隻是基礎。
一天萬畝的效率,已經完全滿足基礎動力了。
動力足夠了。
但想要讓傀儡成為萬能機器,還需要不斷簡化。
首先是儘量減少器械的複雜程度。
保證儘可能的縮減材料。
可惜,方默隻有一個人,研發了幾天之後,就不得不放棄。
不是不能繼續研究下去。
而是太耽誤時間。
可惜,方默還沒有找到“分身”之法。
在方默的認知中,他是會“分身”的。
但現實卻是,他用不出來。
腦海裡根本沒有“分身”的任何知識。
考慮到這些之後,方默招募了一個當地乾了20年活的老農民。
然後在對方的介紹中,開始對於種地有了更加準確的了解。
當然,老農民的所謂經驗,在方默看來十分……
幼稚。
是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程度的原始農業階段。
這樣的方式自然無法讓方默滿意。
不過老農民雖然已經落後,但卻帶來了兩個消息。
第一。
這個世界是有許多種地的農具的。
就在雁門關的後勤處,隻需要花費一些銀兩就能買到。
第二。
這個世界是有種地的仙長的。
那些仙長種地使用的都是仙法。
方默陷入沉思。
第一個並不意外。
畢竟都有耬車。
但第二個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了。
沒想到竟然還有修士願意種地。
不過想一想修仙小說裡的那些靈植夫,方默就有了一些明悟。
看來現實的修仙小說裡也不是全都是錯的。
雖然所謂的“仙法”挺讓人眼饞的。
但是方默卻並沒有湊過去。
方默說到底還是散修。
那些能夠種地的,必然都是宗門子弟。
就算是身份極其低下的靈植夫,也不是他一個煉氣一層的散修能夠隨便接觸到的。
更彆提那些“仙法”都是人家安身立命的本錢,怎麼可能隨便分享?
至於說買賣……
這種“仙法”雖然未必有多高。
但也不是隨便能夠傳授的。
方默不想去賭。
沒有希望,就不會有失望。
還是研究傀儡術好了。
而且“仙法”雖然方便,但卻並不實用。
最少在方默這裡是的。
修士什麼時候還要為如何種地去煩惱?
直接設定無人傀儡,讓其自動耕地、種地、收割一條龍好了。
乾嘛非要去學那些什麼“仙術”?
不夠耽誤時間的。
修行是為了長生。
不是為了鬥法。
有那個時間,跑去殺兩頭妖魔不比鬥法強多了?
而且還有功德、陰德獲得。
所以方默繼續自己的研究。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現實世界的好處了。
“傀儡術”想要掌握並不難。
難得是將“傀儡”改造成現代機械的同時,還要保證它的智能。
現代社會自然早就用芯片和程序組建了現代設備的“大腦”。
但是“傀儡”的大腦卻很複雜。
是由上百個陣法組合而成。
方默猜測,這還是農用傀儡。
要是真正用來戰鬥的傀儡,那複雜程度就更大。
恐怕就需要真正的靈魂來作為傀儡的大腦了。
那就有些太殘忍了。
方默則是在現實世界買了好幾台大型農機。
經過一番了解之後,方默開始對於傀儡進行改造。
“傀儡術”的本質隻是傀儡的大腦。
反倒是身體如何都可以。
方默則是根據現代農機帶來的思路,開始對於“傀儡術”進行優化。
很快,第一台農機被還原出來了。
得益於現代科技的作用,以及“傀儡術”的理解,方默終於製作出了第一台農具傀儡。
這台農具傀儡具備簡單的智能,用於戰鬥那是難為人。
但是作為農機,倒是剛剛好。
雖然中間浪費了一周時間,但是卻正好趕上夏種末尾。
1000畝的土地聽上去很多。
實際上也很多。
但在一天畝的動力加持之下,隻需要一天時間就能耕種完畢。
這也是方默隻開墾了10畝基礎的原因。
不過這片荒地的肥力不行。
需要堆肥。
但這裡人煙稀少,沒有太多糞肥。
所以方默就隻能選擇種土豆、玉米。
土豆、玉米對於肥力要求並不高。
甚至土豆還可以給土地增肥。
所以第一年的糧食彆指望了。
方默也沒想著一口吃成胖子。
那不現實。
現在製約方默的,就是人口。
看來需要增加人丁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坐吃山空。
方默想了想,去論壇詢問了一番。
結果才知道,原來雁門關這邊的大規模種地,有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