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加班到深夜的夏天揉著酸疼的脖子,晃晃悠悠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放鬆著肌肉,一邊複盤著最近的工作。
想她夏天已經大學畢業六年了,從滿懷欣喜的進入職場,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價值。
到現在每天埋頭為生計奔波,天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幾乎磨滅了她對人生所有的熱情。
現在滿腦子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去他媽的理想,能喂飽自己嗎?我要掙錢!掙錢!掙錢!!
夏天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小學二年級的文化水平,接受的思想也是農村普遍的價值觀。
她剛出生時因為是女孩,導致她父母在村裡都抬不起頭,因此不顧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又拚了個兒子出來,父母終於覺得可以不被人說閒話了。
不過多了個弟弟的後果,就是夏天從此成了家裡的邊緣人物,沒有人再關心她的生活和成長。
夏天剛開始還有些不憤,覺得都是父母的孩子,憑什麼區彆對待,不過後來慢慢長大也就釋然了。
畢竟當時農村普遍的價值觀就是重男輕女,自己的父母又沒有受過教育,能把她供到讀大學,其實,她心裡還是感激父母的。
畢竟跟她很多同齡的女孩子,上完九年義務以後都被家長要求去外麵打工賺錢了。
而夏天是憑借著初中畢業優異的成績,考到一個免學費,而且每年還有獎學金的高中,她給父母算了算,花不了多少錢,父母才同意她繼續上學。
上了大學以後,夏天就開始了邊上學,邊兼職賺生活費的日子,偶爾賺的錢不夠交學費了,才會和父母開口說明情況。
一次過年回家探親,偶爾聽到父母跟親戚說,如果她敢去讀研究生,那就打斷她的腿。
她想起弟弟高考時考的不是很理想,成績隻能上大專,而父母為了讓對弟弟上本科,專門找了偏遠地區的大學讓弟弟去讀三本。
三本也是本科,也比大專強,而三本的學費向來貴,花銷也大。
父母的態度卻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弟弟讀書。
聽到這些話,夏天沒有鬨,習慣了,不是嗎?
不過從此以後回家的次數少了,父母打電話來問,借口都是加班,忙……
然後轉頭給弟弟轉1000塊的生活費,她懂!
後來遇到一個家境和她差不多的男孩,因為惺惺相惜有了好感。
男孩求婚時,她拒絕了。因為兩個人本身都沒有多少存款,也基本得不到來自原生家庭的幫助。
結婚後,房子,車子,孩子都是巨大的開銷,他們負擔不起。
她很清醒,所以最後分手了。
她的朋友們也一個個的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圈子裡吵吵鬨鬨。
而她就像一個孤家寡人一樣在世間踽踽獨行。
……
正在神遊天際的夏天,仰望著看不見星星的夜空,並未注意到腳下的路。
突然一個趔趄沒走穩,手扶著地才免去了摔倒在地的尷尬,趕緊往四周看看,幸好沒有人,夏天暗暗舒了一口氣。
太丟人了!
回過神來的夏天忽然感受到手上傳來一陣陣的刺痛,低頭仔細一看,原來是被地上的一塊尖尖的石頭擦破了她手上的皮。
她用另一隻手清了清傷口周圍的土渣,血液都粘在指頭上了,仔細看了一下傷口,嗯,沒事兒,小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