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是民間的叫法,也有叫貉子,或是土豹子的。
土豹子的叫法來源於50年代,曾有商販將貉皮標注為土豹子皮哄抬物價,導致以訛傳訛。
白杜鵑把捕貉網展開給楊建設看,“我昨天在山上無意間看到了貉的洞,不過當時手頭沒工具,今天咱們去試試網,你把洞口的位置記住了,等到冬天的時候還可以到那裡去下網。”
楊建設用手摸了摸網,發現這居然真的是用純天然的麻線織成的,“姐,這網怎麼做的,你教教我哩?”
“不難,就是線麻要經過一夏天的漚製,然後把皮扒了,打成的繩,織好後網口大約5寸左右,長5尺,到時用四個圓木把網撐起來,放在貉的洞口。
用煙一熏,貉跑出洞就會衝進網裡。
貉進了網會到處竄,瘋狂的啃咬,網的末端就會自動收緊,它越動網越緊。
也可以把網放在一些貉出沒的地方,網裡放上一塊肉做誘餌,隻要貉進了網獵手就會衝上去把網提起來……這樣捕才不會傷到它的皮毛。”
貉皮子要是破了就賣不上價。
貉皮收購為三個等級,甲級、乙級,以及等外級。
甲級皮板完整毛長5厘米以上,要求沒有蟲蛀,無脫毛,8.20元一張。
乙級皮允許有1處破損,少於3厘米,毛長3到5厘米,5.70元一張。
等外級夏季皮、幼崽皮或嚴重破損,2.40元一張。
冬季才是捕貉的最佳季節,不過楊建設還從來沒有捕過這種東西,興致很高。
白杜鵑把小玉牽出來時大白擠過來,把腦袋一個勁的往她手裡蹭。
“你也想上山?”白杜鵑問大白。
薩摩耶用嘴含住她的手:“嚶嚶嚶……”
白杜鵑:“……”
看來這貨也想上山瘋跑去。
考慮到今天他們上山要采野核桃,還要打野豬,要拿不少東西回來。
大白在的話還能讓它幫忙馱點貨。
白杜鵑去倉庫找了兩個小竹筐,套在一起裝進她背著的大竹筐裡。
牲口馱貨都要有個馱鞍架子,也就是驢馱子。
用木頭製成“n”形木架,兩側有立柱,架在牲口的背上。
搭腰用腹帶繞過牲口的腹部固定。
鞍墊墊在牲口的背與馱架間,防止磨傷。
白杜鵑仿造驢馱子給狗子們也做了幾個簡易的馱架,狗子專用。
像大白這種體型,短途可以背8、9斤的東西。
長途背個5、6斤不成問題。
背太多白杜鵑還怕會損傷狗子的脊柱。
白杜鵑牽著小玉和大白往外走,走到門口背後的衣裳被什麼東西拽住了。
白杜鵑扭頭正對上一張驢臉。
白杜鵑:???
驢子腦袋一點一點的。
楊建設:“姐,歪歪好像也想去。”
白杜鵑回身把驢腦袋往回推,“我們是上山打獵,你不能去。”
她剛把驢子推回院裡,大腿就被薩摩耶抱住了。
大白急的嗷嗷叫,尾巴搖的都快飛起來了。
白杜鵑算是看出來了,這狗是跟驢做了朋友,想一塊出去玩。
楊建設也看出了大白和驢子的關係,笑道,“姐,要不咱們就帶歪歪一塊去吧,它要是去了還能多幫咱們馱點東西回來。”
“我也希望這樣,但歪歪不肯馱東西啊,不信我把馱架子給它背上,你看它肯定不乾。”
說完白杜鵑去倉庫拿來了梁舒琴送給她的馱架子,放在驢子的背上。
驢子身體不安地挪動著,要尥蹶子。
白杜鵑馬上把馱架子取下來,對楊建設道,“你看見了嗎,它不肯背這個,它不幫咱們馱東西我帶它上山乾什麼,大白都願意幫我們馱東西,我們隻帶大白去玩,不帶它。”
她把馱架放在地上,牽上大白假裝往外走。
大白急了,對著驢子汪汪叫。
驢子耳朵抖動著,蹄子煩躁地原地挪動。
楊建設小聲問白杜鵑,“姐,我覺得有戲。”
白杜鵑沒說話。
其實她並不相信大白能教會驢子接受馱架子,但現在這個情形又讓她不得不信。
白杜鵑放開大白的狗鏈子,大白跑到驢子的馱架子跟前用腦袋拱了兩下,然後原地轉圈,讓驢子看它背上的東西。
楊建設捅了兩下白杜鵑,“姐,你再去試試……”
白杜鵑上前撿起驢馱子,試著重新放到驢背上。
驢子蹄子來回的挪動,似乎很不習慣,但是這一次它沒有踢人。
白杜鵑順利把馱架子放在驢背上。
“好乖,好狗。”她拍了拍驢子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