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曆戊午年元旦,朱大壯在興安宮接受朱富五禪位,然後在慶華宮紫宸殿登基稱帝,年號崇光。
朱大壯稱帝之後,炎明帝國的各個加盟國送上賀表。
朱大壯隨後發布詔令,確立了各個加盟國的屬國地位。
至此,一個占東洲一半以上領土的大帝國誕生了。
這個帝國剛剛展現在世人麵前,就以一種強硬的姿態發表了呼籲世界和平的聲明。
並且強調人類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停止殘酷的自相殘殺,為此炎明帝國願意付出努力,並且付諸行動。
隨後朱大壯向各交戰國派出使節,首要任務就是促使雙方達成停戰協定。
對此協約國方麵表達了強烈不滿,而同盟國方麵則稍稍喘了口氣。
不過朱大壯在與得國特使萊恩哈特溝通之後,拋出了後續曆史上著名的“和平三約”條件,協約國對此表示出巨大的興趣。
尤其是即將拿到世界霸權的黴國,瞬間就降低了自己的戰意。
畢竟如果不通過戰鬥就能夠拿到世界霸權,誰又願意繼續死人呢?
而且給得國保留一定的元氣,還可以維持巴洲的戰略平衡,使得剛剛到手的霸權更穩定。
所以黴國率先對“和平三約”表示了支持。
看到黴國做出了表態,其它協約國也不得不有限度表達了和平的意願,但是對於實現和平的具體條件,深受戰爭侵害的巴洲各國卻各有所需,以至於爭論不休,無法形成統一認知。
尤其是鷹國和發國流亡政府,他們迫切地需要儘可能的削弱得國,甚至希望得國隻保留國家的名義,而由他們駐軍進行“保護”,以確保得國不再發動戰爭,它們是真得被得國打怕了。
但是,得國怎麼會接受這樣的條件?
德科力明確表示,放棄所占領土就是得國的極限。
在此基礎上協約國必須保證同盟國的所有國家的獨立主權完整才能夠實現和平,否則就繼續打下去,直至打到玉石俱焚。
於是,這場紛爭就陷入了僵局。
隨後,朱大壯發表聲明,表示在近期將訪問黴國和鷹國,就實現世界和平一事進行外交斡旋。
霎那間,全世界的眼光都轉向了這位東方巨人,他們盼望著他能帶來和平的曙光,也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保全。
尤其是同盟國方麵,對於朱大壯的訪問寄予了深厚期望。
他們當然知道朱大壯和德科力二世的關係,也知道朱大壯提出的“和平三約”其實就是在保全同盟國的元氣。
如果真的能以“和平三約”為條件實現和平,那總比戰敗投降好吧?
畢竟有條件的和平還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無條件的投降隻能任人宰割。
現實的情況就是,隻要得國倒下,其它同盟國就會瞬間崩塌。
所以他們迫切地希望朱大壯能夠幫助他們實現和平。
而黴國方麵也對朱大壯的到來表示了期待,因為朱大壯這一次等於是把世界霸主的寶座親自給黴國送上。
朱大壯給黴國帶來和平的同時,也等於承認了黴國的霸主地位,他帶來的不但有得國的服軟也有炎國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