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這家夥裝的,我還以為他不裝呢,這會兒要放個煙花了,還不是到群裡麵炫耀。”
“孩子,你過來看看這個許達發的這個煙花圖片,多少錢一個啊,貴不貴啊?”
“竟然是億萬富翁這款煙花?這煙花我們這裡七百多一個呢,隻是不知道真假,畢竟咱也沒見過更貴的。”
“他估摸著要放三四個吧?這也需要兩千來塊錢了,不少了呢。”
“這麼大家底,放的煙花還沒人家羅大飛放的豪橫。”
“這小子也是裝起來了,不會是連夜去買的吧?”
“唉,這許達發的照片裡的煙花,是不是前幾天那個貨車送來的呀?”
“咦,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想起來了,前幾天不是有兩輛貨車往許達家裡送煙花嗎,還跟我們村口的人問路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那些抱著手機的村民們,熱切的跟自家人分析著,許達買的煙花價值多少錢。
有人貶低,有人羨慕,也有人開始分析他為什麼會突然在群裡炫耀了。
第一個在群裡巴結許達的就是陸美蘭。
許達發完信息不到半分鐘,她就接連發了好幾條語音讚美:【哇,許達買這麼好看的煙花呀,還知道提醒咱們鄰居照顧好小孩,真是暖心呢。】
【大家聽到了嗎,挨著許大家近一點的鄰居,照顧好自己的小孩啊,彆被嚇著了。】
見有人已經開始拍馬屁了,其他一些婦女們也不甘示弱,尤其是那些特彆想念後到許達的騰達製衣廠裡麵上班的婦女們,也紛紛吹捧起來:
【瞧瞧人家許達,都會為咱們這些鄰居著想啊。】
【叫許總比較合適,那麼大個老板呢。】
【許總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人,公德心杠杠的啊。】
【這麼多煙花,得有四五箱吧?一個人不好放啊,要不讓我家那小子去幫忙呀許總?】
許家村交流群裡麵三百多號人,這會兒至少有幾十位站出來吹捧許達。
這讓其他那些也想吹捧許達的人們,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說什麼好。
畢竟該說的前麵那些人已經說了,他們隻能發一堆大拇指,鼓掌,鮮花之類的表情,來表達內心的仰慕。
許達樂嗬嗬的把每一個人的奉承都看了一遍。
他記不住哪些人吹捧了自己,但是哪些人沒吹捧他可是一清二楚。
刷了幾分鐘手機之後,許達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發朋友圈呢。
準確的說,他回來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就沒有發過朋友圈。
也是時候撈一波大的了,畢竟年三十呢。
這麼想著,他把今晚拍的圖片編輯一番,配文,“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點擊發布。
圖片豐盛的年夜飯,在車裡拍的一些照片,以及成堆的煙花。
這與他前幾年發的找工作內容的朋友圈相比,簡直雲泥之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