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家裡的買的那個大坑也早就填平了,甚至比地麵還高出來了一米多,為了夯實地基又用水泵灌了三天多。
要看水不怎麼滲水了,這才停了水泵。
光電費就花了好幾百,這還是老爸是乾部給的友情價。
這年頭村乾部就有這種好處,家裡用電不花錢,澆地也給友情價。
畢竟電工這麼賺錢的事兒,誰不想乾,春天澆地光是澆小麥就得二三水,電工光春天這一段時間,就能掙個兩三千。
當個電工兩三年就能掙出一處房子來,得罪了村乾部一句話,就能讓你下來。
即便你能當電工,也是有關係的也不行,你不給彆人麵子誰給你麵子。
這個年代當電工,比當乾部還能落實惠呢,他們村為了當電工,那可是沒少打架。
最後也是村乾部們商量著來,比如他們大田莊,姓王的最多,這個電工必須有一個名額。
姓張的第二多也必須有一個。
第三的就是姓徐的多也必須要有一個。
第四就是姓劉的也必須有一個。
第五就是姓田的也必須得安排一個吧。
姓趙的不太多也有個十來戶就不用安排了。
這麼一算就五個了,可他們村有三個電工就夠用了,因為他們村就三個變壓器。
那也行,抓鬮輪著來一年一換這總行了吧。還是不行,澆地用的三相電變壓器掙得多,老辦法繼續抓鬮。
這踏馬一個破電工,開了好幾次會,最後成了抓鬮大會。
那個年代一說哪個村的電工,他肯定有哥們弟兄的在大隊裡混著呢。家族勢力絕對不小。
即便到了後世,村裡的乾部書記,哪個不是家族勢力強大的。
甚至黨員都成了家族繼承製了,就像他們村現在的老書記王貴來,他當了十多年的書記了,發展的黨員都是他們家的本家人。
兩個兒子,兩個侄子,甚至連侄子媳婦都是黨員。就連他那個老師王春嬌,也是這一兩年入的黨。
瑪德黨員大會都快成了,他的家族會議了!
這種情況還不是他們一個村這樣,而是都踏馬這樣。
劉誌傑這輩子,要讓這老小子早點滾蛋。不然這老王八蛋,還得在書記的位置上乾個五六年。
八月十五一大早,劉春生就在掃院子。劉誌國也在收拾月亮門裡的豬圈驢棚。
老媽正在屋裡打扮,一會兒要去趕大集,買過節的東西。
劉誌傑也沒閒著,正在給小妹編小辮。
嫂子也在廚房做著早飯。
這樣的日子劉誌傑知道不會太久了,大哥結了婚,以後肯定是要出去單過的。
房子也不是問題,家裡不差那兩萬來塊錢。
以前沒著急蓋一是因為,老媽做生意本錢太大,家裡用多了怕周轉不過來。
另一個就是房地基的問題,本來老爸是打算把老屋那五間房地基,給他翻蓋起來讓他自己頂門出去過。
可老媽又不願意和奶奶住一個院,這才拖到了現在。
一上午跟著老媽老爸,一大家子人去趕了個大集。老媽老爸騎著摩托車,小妹待遇比較高,弄了個油箱票。
哥和嫂子,人家騎著嫂子結婚陪送的新自行車。
隻有他騎著二手的二八大扛,第一手是老爸!
到了大集上一看,‘霍’,簡直就是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