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能夠為後人創造出更好的時代,那現在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儘管羅青誌沒有妻兒子女,就連父母也早已離世,親戚也斷絕了關係。
可教書育人是他的畢生理念,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切!
如果隻是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那他就在這裡止步不前的話。
那是不是說明,他的信念根本不堅定呢?
現在確實是活得很辛苦,但難道以前就活得很輕鬆嗎?
他要做的,不是自己享福,是為前赴後繼,走在教書育人道路上的老師,做出一個真正的表率!
就如同一名苦行僧,心中抱有的信念,是希望自己將全天下的苦難受了,隻留下美好與和平給世人!
這就是羅青誌的思想覺悟,也因此願意再賭一把!
就算唐僧取經都得經曆九九八十一難,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而放眼整個國家也同樣如此,國家的富強並非理所當然和與生俱來!
它需要整整幾代人的無私付出,需要犧牲無數先烈的美好青春和歲月。
難道犧牲了一人,就選擇放棄了?
難道苦點累點,就不願意繼續前進?
如果所有人都抱著這樣的心思,那國家就必不可能富強!
羅青誌也曾迷茫和自我懷疑過,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的回報。
即使是燃儘了自己的一生,得到的也隻是批鬥和改造。
這種痛苦和絕望,才是羅青誌不願意再繼續教書育人的真正原因。
而今……
陳雲一番話語,讓他徹底想通了。
就是因為教書育人的過程曲折,所以才會顯得他的繼續堅持會更加可貴!
就如同當年的抗戰時期,整個國家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在那個時候,也有很多人選擇了放棄,覺得已經沒有了希望。
這也是人之常情!
當看不到一丁點希望的時候,還願意繼續堅持到最後一秒鐘的人,才是最難能可貴,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換做羅青誌的個人經曆也是如此,經曆了批鬥和改造,每天生活得無比貧困,連吃飽飯都是奢望。
如果是其他人的話,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就選擇放棄了。
對於放棄的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並非人人都擁有鋼鐵般的意誌!
但能夠在經曆重重磨難,還可以繼續堅持初心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而國家要想強大起來,這種人才是中流砥柱,是國家的希望!
他們不求回報,隻想堅持心中的信念,哪怕受儘磨難也不放棄。
這種行為,或許在某些人看起來,是一種愚蠢至極的行為!
可對於他們而言,能夠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就是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