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人話音剛落,李副廠長眉頭微蹙,目光中透出不滿。眾人意識到,此二人所言顯然與李副廠長立場相悖。
會議室裡的工作人員雖未言語,卻在瞬間心領神會。若順著先前的話題繼續,定會惹怒李副廠長。於是,他們開始思索如何在兩位廠長間遊走,以求皆大歡喜。
而這時,剛發言的幾位員工平日與李副廠長關係疏遠,實則是楊廠長的親信。
楊廠長話音剛落,下屬們便附和起來。"此言有理,這二人行為不端,留之無益,當嚴懲以儆效尤。"
楊廠長聽後暗自欣喜,心腹們的迅速響應令他滿意。他知道,若換了他人,未必能如此默契。即便有其他支持者,涉及此事也可能引發反感。因此,他對眾人並無責備之意。
儘管已過春節,年歲漸長,楊廠長仍不甘現狀,欲在軋鋼廠繼續掌舵。如今得眾人相助,隻需再創佳績,並借李雲之力,連任一把手之事便十拿九穩。
話音剛落,楊廠長環顧四周,將目光投向其他中層乾部。
似乎此刻是在征詢眾人的意見,畢竟此事關乎軋鋼廠秦懷如二人不當行為的處罰,需獲得大多數人認可,方能將其二人從廠內開除。
實際上,楊廠長早已對二人之舉深感厭惡至極。
在此之前,儘管李雲已與二人在辦公室商談過,楊廠長心中也明確了懲罰方案,但必要的程序依然不能省略。
從李雲的話語中可以察覺,二人的行為令人不齒,想必眾人會支持將他們開除。
就在楊廠長準備開口之際,李副廠長輕啜一口茶,刻意清了清嗓子。
“楊廠長,諸位,我有些不同見解,不知大家怎麼看?”
聽罷李副廠長的語氣,楊廠長雖未言語,卻已猜到他將唱反調。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他葫蘆裡賣什麼藥。畢竟春節後即將舉行換屆選舉,而自己的頭號對手正是李副廠長。
楊廠長深知,李副廠長已在幕後動作頻頻,此人雖不安分,背後卻有強大力量支撐。
想到此處,李廠長目光銳利,身旁中層乾部亦神情專注,似在觀摩兩位廠長的較量。
早先,楊廠長便覺察李副廠長心存異誌,針對問題總有彆樣主張,二人分歧日漸加劇。
眼看春節將至,三四月後軋鋼廠將召開換屆選舉,時間所剩無幾。
即便李副廠長態度漸顯傲慢,楊廠長卻不以為意,因自己能在廠內長期任職,背後亦有不容忽視的勢力。
趁著這次機會,觀察中層領導的想法也是好事。於是楊廠長停下話語,想聽聽李副廠長的真實意圖,同時留意現場有多少人與李副廠長關係密切。
“李部長,既然如此,不妨直說。你是咱們紮鋼廠的二把手,你的建議我會認真對待。”
此言一出,明白的人都知楊廠長是在試探李副廠長,而不知情者卻以為楊廠長向他示弱。眾人皆知楊廠長春節後即將退休,此刻都屏息凝神,等待這場廠長間的較量展開。
“多謝楊廠長信任,我隻是提出個人見解,若不當之處,仍盼您做最終決定。”
楊廠長的話剛落,李副廠長即刻回應,語氣謙遜但條理清晰,無形中提升了楊廠長的形象。
“易中海雖有過失,但他在軋鋼廠工作多年,算是老員工。我推測,從建廠起他就在這裡,為工廠立下不少功勞。儘管他違反廠規,做了些不該做的事,但我認為應給予機會。他擁有九級鉗工的技術,還能提供技術支持,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認為隻需開除秦淮茹一人,留易中海繼續為廠服務。”
李副廠長說完,目光掃過會議室裡的其他中層乾部,鼓勵他們附和自己的觀點,形成合力。
即便楊廠長內心並不想應允這些事,但麵對眾人的態度,他也明白自己不能過於強硬。
就在李副廠長話音剛落之際,會議室裡的中層乾部便意識到,李副廠長似乎有意與楊廠長針鋒相對。此時,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
會議室中的眾人紛紛抬起頭,目光專注地注視著彼此,思考著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立場。
與此同時,一向與李副廠長交好的幾位同事,也隨聲附和道:
“李副廠長的觀點有一定道理。這位老師傅既然擁有九級鉗工的精湛技藝,且技術水平遠超財務科領導,若其留任,對軋鋼廠的技術發展定有助益。”
“近期廠領導頻繁視察我們的生產狀況及技術細節,顯然對技術層麵十分重視。若是貿然將其辭退,恐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技術損失。”
“不妨暫時保留他的職位,期間我們可以組織人員學習其鉗工技術。儘管九級鉗工不易掌握,但並非完全無法替代。因此,我支持李副廠長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