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陶芹覺得這個年代的女人都挺悲哀的,想要改變命運的話,基本隻有嫁人一個途徑。王秀蘭如果是活在二十一世紀,完全可以獨自租個房子,把弟弟養大,然後做出一番事業。但是現在還是七十年代初,改革開放還沒開始,王秀蘭等不了那麼長時間,所以她隻能嫁人。
王秀蘭感受不到陶芹的傷感,她覺得很開心終於可以帶著弟弟離開王家了。
等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她把事情跟王父說了。王父被最近家中的爭吵搞得也很煩,巴不得前妻生的這對兒女趕緊走。
後媽已經知道王秀蘭的工作她弄不到了,最近也是一直在找事,陰陽怪氣地說“人家女婿都是上門來乾這乾那,等老丈人高興了,才能千辛萬苦地把媳婦娶回家,還要給高高的彩禮呢。我們家怎麼沒有那個福氣呢!”
王秀蘭才不理這個後媽,繼續跟王父說“下周末他一早就過來,反正不在這吃的,也不用準備什麼。你倆就見個麵認識一下就行,彩禮會給個八十八塊錢,你自己收著吧。喝碗茶我們就走。以後逢年過節也會來一趟看看你。”
王父點點頭“行,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反正不管的。”
後媽見兩人沒有吵起來,翻了個白眼繼續吃飯。
很快,周末就來了。
李超英先去了沈家彙合,然後沈青山夫妻帶著李超英來了2號大院。
王秀蘭弟弟早就在門口等著了,看見李超英,大聲喊了一聲“姐夫”。然後就帶著三人進了王家。
李超英提了兩瓶酒、一罐麥乳精跟一兜子桃子上門的。進門後就直接放在了桌上。
王家兩間廂房,現在已經五個人居住了,等孩子生下來就更擠了。
王父態度不錯,跟李超英這個新女婿和顏悅色地聊了幾句。
大家閒聊了幾句,見日頭升高了,陶芹就找借口要走了。
王父便也不留他們了,送到了大院門口,還拿了一個紅包給李超英“這是秀蘭的嫁妝錢,你們拿著吧。”
一旁的後媽眼睛都要瞪圓了,伸手想奪,被王父一把阻住了,攙扶著進了院子。
李超英拿著紅包,看向王秀蘭。王秀蘭沉默了一會,揚起笑臉“拿著唄。帶我去新家。”
一行人熱熱鬨鬨回了梅花大院,陶芹也是第一次來。
這是個二進院子,李超英的房子在二院,是一間正房,能有二十個平方,挺整潔的。
王秀蘭的弟弟王新華已經控製不住跑過去摸了摸床,然後一屁股坐了下來,發出了一陣傻笑。
他雖然年紀小,姐姐也不跟自己說難處。但他又不傻,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他非常感激姐姐能帶著他走,完全無法想象沒有姐姐陪伴的日子。
王秀蘭的眼睛也紅了,從今天起,她終於又有家了。想起自己以後就是這個家的女主人,王秀蘭連忙招呼陶芹夫妻坐下來,然後又問了李超英爐子跟煤在哪,開始燒水。
這個院子有個好處,就是二院是有口井的,李超英也沒閒著,打了井水讓大家擦擦臉,涼快一下。
“師父師娘,待會我們去國營飯店吃一口。”
沈青山嫌棄自己徒弟不省心“上次幫你借的糧票還沒還清呢,就又要去國營飯店了,就在家裡吃吃好了。”
王秀蘭幫李超英解釋“超英是覺得今天是我搬家的好日子,上午又忙,省得做飯了。”
陶芹勸兩人“我知道今天肯定忙,所以我帶了點麵粉、生菜、黃瓜跟西紅柿,中午大家簡單吃一頓就行。彆浪費那個錢了。”
陶芹知道李超英現在糧食緊張,也不想占他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