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清晨的霧氣還未散儘,程遠已經站在了藥王殿的丹房外。孫道長正往紫銅丹爐裡添加藥材,動作精準如機械臂,連每味藥的克數都無需稱量——老人布滿老繭的手就是最準的天平。
"來了?"孫道長頭也不抬,"把那個青瓷壇遞給我。"
程遠捧起壇子,入手沉甸甸的。揭開蠟封的刹那,異香撲鼻,壇底沉著琥珀色的粘稠液體,在晨光中泛著金屬光澤。
"這是..."
"五百年鬆脂。"老人用銀匙舀出少許,"去年雷劈了後山那棵古鬆,才得了三斤。"他將鬆脂倒入丹爐,火焰立刻由紅轉青,發出鬆濤般的聲響。
蘇半夏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月白的道袍上沾著露水。她放下藥簍,取出幾株還帶著泥土的黃精:"剛采的,寅時露水未乾時。"
程遠注意到這些黃精的根莖比尋常粗壯,斷麵呈現出罕見的淡紫色。孫道長接過嗅了嗅,山羊胡翹得老高:"好!正配得上這爐"水火丹"!"
"我該做什麼?"程遠問。
"看火候。"孫道長指向丹爐側麵的觀察孔,"辰時觀其色,午時辨其味,酉時聽其聲。"老人語速突然加快,"記住!爐火純青時立刻叫我!"
程遠剛要答應,手機突然震動。是上海那邊發來的緊急文件——"養生茶"事件持續發酵,社交媒體上有人曬出皮膚過敏照片,聲稱是飲用正品所致。
"專心。"蘇半夏的銀針不知何時已抵在程遠後頸,"丹道最忌神散。"
程遠深吸一口氣,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透過觀察孔,他看到爐內藥材正在發生奇妙的變化:鬆脂與黃精交融處,形成一道清晰的分界線,上方清亮如水,下方濃稠似火,恰似太極圖中的陰陽魚。
時間在凝神觀照中流逝。當陽光移至丹爐正上方時,分界線開始模糊,兩種物質相互滲透,發出細微的"滋滋"聲。程遠突然想起發布會上的風波——真偽之爭、古今之辯,不也正需要這種"水火交融"的智慧嗎?
"變!"孫道長的喝聲在耳邊炸響。程遠回神,隻見爐內物質已完全融合,呈現出琉璃般的通透質感。老人迅速撒入一把金色粉末,液體頓時翻滾如沸,卻在達到某個臨界點時突然靜止,凝固成無數晶瑩的顆粒。
"成了!"孫道長長舒一口氣,這才注意到程遠手中的文件,"山下有事?"
程遠簡要說明情況。蘇半夏聞言,從藥櫃取出一疊泛黃的冊子:"《本草辨偽誌》,明代青城山道士所著。"她翻到某頁,指著一幅工筆繪製的植物圖,"看,與網絡照片上的"過敏原"可像?"
圖上植物與程遠手機裡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隻是標注為"偽黃精,服之瘡瘍"。
"有人用山寨貨冒充正品!"程遠恍然大悟,"但消費者分不清..."
孫道長突然拍案:"開直播!"
正午的陽光下,藥王殿前架起了專業攝影設備。程遠換上靛藍道袍——這是新設計的工裝,既保留傳統元素又便於現代勞作。鏡頭前,蘇半夏手持正品與偽品,從葉片紋理到根莖斷麵逐一比對。
"真黃精斷麵有紫紋,味甘微苦。"她切開藥材的脆響通過麥克風清晰傳出,"偽品酸澀刺喉,斷麵有網狀紋。"
直播同時連線上海實驗室。小林穿著白大褂,在高效液相色譜儀前展示兩種樣本的檢測結果:"正品含有獨特的gsp成分,這是青城山特有的地理標誌..."
直播觀看人數迅速突破百萬。彈幕裡有人提問:"如何確保買到的是正品?"
程遠適時展示新設計的防偽係統:掃描包裝上的"道地"字樣,會跳轉至區塊鏈溯源頁麵,顯示藥材的采摘時間、炮製工藝甚至藥農信息。最後畫麵定格在孫道長嚴肅的麵容上:"欺人即欺天,慎之慎之!"
傍晚,程遠查看數據:輿情反轉率87,預售訂單激增。米歇爾發來消息:"王總問能否把直播做成係列節目?"
"可以,但內容我們定。"程遠回複。他望向丹房——孫道長正在教父親分裝"水火丹",老人耐心講解的模樣與鏡頭前的威嚴判若兩人。
手機又震,是《傳統醫學》記者發來的采訪稿。文章不僅詳細揭露了造假鏈條,還附有莫師叔提供的視頻證據:某武術門派長老與造假團夥密會的偷拍畫麵。
"還有件事..."記者在微信裡說,"有人想高價買您的修行筆記。"
程遠皺眉。他的筆記本確實記載了不少道門秘法,但從未對外透露。正疑惑間,蘇半夏悄然而至:"張師伯要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