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這天,程遠站在青城山巔的祭天台。晨光穿透雲海,將七十二峰染成金色。他身著素白道袍——這是孫道長昨夜親手為他披上的"得道袍",據說用的是明代存下來的雲錦。
"時辰到了。"張師伯手持玉圭走來,身後跟著十二位執幡道士。山風驟起,幡旗上的二十八宿圖案獵獵作響。
程遠深吸一口氣。今日是青城山甲子一度的"傳度大典",而他,一個曾經的廣告公司總監,竟被選為"護法弟子"。
祭台中央的青銅鼎內,雷震丹的原料正與晨露交融。孫道長以古法"踏罡步鬥",每走一步就向鼎中投入一味藥材。奇怪的是,明明沒有火源,鼎內卻漸漸泛起紅光。
"看天上!"有人驚呼。
程遠抬頭,隻見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現帶狀雲彩,如龍似蛇地盤旋在祭台上方。更不可思議的是,雲帶中竟有細小的電光閃爍!
傳度儀式持續到正午。當孫道長將"天師玉印"按在程遠眉心時,一股暖流突然從百會穴灌入,與他體內的真氣水乳交融。刹那間,程遠"看見"自己全身經絡如星河般閃亮,每個穴位都對應著天上的星辰。
"禮成!"張師伯高聲宣布。
眾人散去後,程遠獨自留在祭台。他嘗試運轉周天,發現真氣運行速度比往常快了三倍不止!隨手並指一揮,五米外的鬆枝應聲而斷,斷口處竟有焦痕。
"彆顯擺了。"蘇半夏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手裡捧著個紫檀匣子,"掌門給你的。"
匣中是卷泛黃的《青城秘要》,首頁寫著"形神俱妙,性命雙修"八字。翻到末頁,程遠怔住了——那裡用工筆繪著個現代人打坐的畫像,眉眼與他有七分相似!
"這是..."
"六十年前的預言。"蘇半夏指向畫旁的題跋,"張師祖說,甲子後當有"商道者"入山承法。"
回到上海已是三日後。程遠剛出電梯,就發現公司前台煥然一新——原本冷冰冰的大理石台麵,換成了帶有青城山微景觀的生態設計。
"程總!"小林興奮地跑來,"您看新ogo!"
公司標誌確實變了。原本機械感十足的字母組合,現在融入了太極圖案;而"s"形的負空間裡,隱約可見青城山的剪影。
"董事會全票通過的。"米歇爾遞上平板,"還有,養生係列獲得國際設計金獎。"
程遠翻看獲獎作品集。評委特彆讚賞包裝上那個"道地"印章——它既是傳統藝術的體現,又是區塊鏈溯源的入口。
辦公室桌上擺著兩封郵件。一封是ho邀請他擔任傳統醫藥顧問的聘書;另一封是父親手寫的家書,末尾處老人用顫抖的字跡寫道:"昨夢祖師言,吾兒道業將成。"
周末的"命理研究小組"活動上,程遠帶來了最新發現。投影儀展示著隕石微生物的電鏡照片,那些螺旋狀結構竟與dna雙螺旋驚人相似!
"更神奇的是這個。"他切換畫麵,出現張漢代帛書照片,"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這些線條..."
"是dna!"林老師推了推眼鏡,"古人用繪畫記錄微觀結構?"
"或者說..."程遠想起祭台上的異象,"他們通過特殊修煉狀態,直接"看"到了分子層麵?"
莫師叔突然拍案:"難怪祖師爺說"萬物一氣"!"老頭興奮地掏出智能手機,"我要把這個發抖音!"
眾人哄笑中,蘇半夏悄悄遞給程遠一個小瓷瓶:"改良版雷震丹,加了你公司研發的緩釋技術。"
董事會全票通過了程遠的"雙軌製"提案:集團將分為傳統醫藥與現代研發兩大板塊,共享資源但獨立運營。更富爭議的是他堅持的"道法分紅"——每年利潤的5直接反哺青城山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