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說完,易中海急忙走上前拉住他的胳膊:
“這位同誌,你說的人在哪?”
王三看著眼前的易中海,一臉焦急的神色,於是把事情和盤托出:
“易師傅,他們人就在四九城,他遇到了一個好師父,現在跟著他師父,弟弟也安排在學校上學。你的事,我早上到你們院裡打聽過,剛剛來之前我見了他一麵,跟他也說了,他們打算晚上去你們院裡,我才想著提前來跟您說一聲,要是這個親戚您不想認,就當我沒來過,他們那邊我也會攔著。”
“要是你說的是真的,那是我親侄子,我怎麼可能不認,小同誌,麻煩您了,我現在請假去家裡等著,您給帶句話,晚上我在家等他們。”易中海手上用力,緊緊抓著王三的胳膊。
“易師傅,您先鬆開一下,晚上我一定帶人過去,您放心,要真是您侄子,這事皆大歡喜,那就這麼著,易師傅您先忙著,我先回去,晚上我帶人過去。”
易中海鬆開王三的手;“小同誌,那就拜托您了。”
說完快步走進車間去請假。
王三辦完事,直接回了供銷社,自己也不能經常不露麵不是。
到了辦公室,趙甲第幾人都不在,估計又下鄉去。王三想到上次在蘇念家裡,蘇念她老爸對這個下鄉計劃外采購事情的態度,估計馬上就要進行改革了,不過這不關自己的事情,自己有這個係統超市,隻要有積分,隨時可以兌換出物資,根本不擔心。
倒是物資存放是個問題,物資少自己蹬著自行車就拉回來了,這物資多且不說好不好拉,自己用三輪車騎著拉回來,萬一路上被人發現,到時候也不好解釋,最好還有有個能存放物資的地方,下次自己讓單位派個車跟自己一起,然後自己提前把物資存放到裡麵,到了直接拉走就行。
這個事,自己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哪裡合適。
就在王三沉思的時候,科長走了出來,看到座位上的王三,立馬走了過來:“小王,今天問了嗎?”
王三回過神,知道科長問的是昨天他說的物資那些事,心裡盤算了一下說:
“科長,我今天去問了,下一次大概要在一周後,他會再給我安排一批,大概有500斤豬肉,200斤牛肉,200斤雞蛋還有300斤大米。”
科長大喜:“真的?小王,你可是立大功了。”
這供銷社方方麵麵多少領導,每個月都盯著計劃外物資采購,可是農村也不富裕,本身采購科每個月弄那些東西也不少,但是零零散散的,不僅領導不滿意,自己也著急,可是著急也沒辦法。
現在這個小王,整批量的給采購回稀缺物資,自己又能在領導麵前露臉了,至於說東西哪來的?
管他呢,總不會是憑空生成的,說來說去不就是食品公司肉聯廠這些單位,反正隻要進了自家供銷社的倉庫,就是自家的,上麵那麼多頭頭腦腦的,誰家不缺吃的用的?
就算自己不缺,也難免有個親朋故舊,這年頭買啥都得要票,這不要票的東西,誰不想要!你說缺錢?那是普通工人,就不說上麵的領導了,自己一個月工資不算津貼就有101,拿著錢,結果好多東西都買不到,上上下下多少領導都指著計劃外物資采購這一塊呢。
“科長,這次談的價跟上次一樣,就是牛肉有有點貴,要2塊一斤,另外大米要4毛錢一斤。”王三看科長一直在沉思,提醒道。
“不貴,小王,這個價格很合理,你算一下多少,我現在就去給你拿錢。”
王三心裡計算了一下:“科長,總共是1320塊。”
科長二話沒說,進了辦公室,沒一會走出來,手裡拿了個信封,鼓鼓囊囊的,遞給王三:“小王同誌,這是1320塊,你收好,東西什麼時候能拉過來,你提前跟我通個氣就行。”
王三把信封放進挎包然後收進空間:“放心吧科長,我最近這幾天一直盯著這個事,一旦準備好,我第一時間給您說。”
科長滿麵春光的拍了拍王三的胳膊,然後讓王三可以自由活動,出門去了。
王三想著下午也沒事乾,辦公室也沒人打擾自己,乾脆在這待著,好好構思一下下一篇文章,自己明麵上的收入大頭稿費,可得上點心。
上次那一篇《雪浪花》給自己帶來100塊稿費,自己在人民文學宋編輯那也掛上號了,最好還是再寫一篇散文,好賣上價,於是苦思冥想回憶之前都看過的那些文章,哪一篇適合寫chao)過來。
王三苦思冥想許久,突然想到了一篇,還是61年發表的,名字叫《齒輪與星辰》。
這篇散文符合時代價值觀,而且就是發生在四九城鋼鐵廠幾個工人的故事,在這個時候發表,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