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帳訓練士兵的典韋忍耐了幾天苦悶的日子,在接到大軍開拔的命令後喜出望外。
兵馬騷動陣陣激蕩起漫天煙塵,士兵們毫不掩飾聲勢浩大的搬營移寨。
河對岸董越派遣的斥候,發現黃巾軍轟轟烈烈的拔營出兵,幾人相視一笑大驚失色的跑回營地稟告。
董牛越正在大營中與張濟、輔商討對付武臨派出漫山遍野的斥候,他們派出數支信使依然接不到回信。
幾日間與後軍失去了聯絡,令陷入杳無音訊的先鋒軍在困境中焦慮不安。
匆忙闖入軍中的斥候使愁緒籠罩的氣氛變得更為凝滯,士卒迎麵對上將軍們淩厲的目光。
頓感大事不妙,立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戰戰兢兢的說道:
“啟稟將軍,前方探子來報,說對岸的黃巾軍大規模移動,其軍意圖不明,似乎是打算渡過河水直奔我軍而來。”
董越臉上極為難看,自從與大軍斷了聯係後,他就意識到陷入了迷霧中,此時才明白是要抓緊時間殲滅這兩千前鋒軍。
張濟觀察出董越驚慌失措沒了主意的迷茫中,一聲厲嗬驚醒仿徨中的人,
“你速速前去探明敵軍具體的動向。
董將軍,大軍距離河岸不足十裡,一旦敵軍過河必將咬住我軍尾巴導致進退失據。
刺史隻是命令兵馬監視的任務,應該立即向後軍靠攏,防止被分割包圍。”
回過神的董越連忙表示讚同,兩千兵馬丟棄不必要的營帳物資,手持兵器身披鎧甲跨上矯健的戰馬撤離此地。
密林中掩藏的暗探冷冷注視著西涼軍離去,一隻潔白的信鴿攜帶密信飛往縣城。
幾個時辰後,董越帶著兩千騎兵轟轟烈烈的直撲董卓的後軍而來。
沿途飛鳥驚林而起,大地震蕩塵土飛揚。
董卓正在與李儒商討如何應對武臨大批斥候封鎖困境,就被震動雲霄的馬蹄聲驚擾而出。
當看清楚是屬於西涼軍的軍旗後,軍中才放下了風聲鶴唳的緊張氣氛。
董越快馬揚鞭奔馳主帳而來,在全軍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快速下馬,來的董卓麵前複命。
“稟告刺史,黃巾軍突然架橋準備渡河,我擔憂聯係不上後軍被分割擊敗,擅自做主領軍前來彙合。”
兩人無視前鋒軍私自違抗命令撤離,聽說敵軍出其不意的渡河。
似乎有與西涼軍正麵對抗的陣仗,臉色齊齊一愣都不敢置信,敵軍雖多為何到如今才打算出兵。
“文憂,你可知黃巾軍為何擅動兵馬?”
董卓猜不透發生了何事,也明白此時一戰必然是兩敗俱傷的境況。
“在下也猜不到敵軍因何而動,但可以清楚的是,一定是城內發生了狀況,令其必須采取行動阻止我軍擾亂賊軍實現目的。”
聽聞軍情突變的將領們聚集在軍帳中等候消息,眾人交頭接耳談論變數依然不解其意。
發現李儒也沒了主意,他不願意此時與敵軍大戰,提議道:
“我軍可以退後三十裡避開兵峰,先弄清楚對方的意圖在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