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邊,列人城,袁紹率軍二萬,與韓忠鏖戰了一天,城下屍橫片野,血流漂櫓。
波才派遣孫夏帶二萬,從正麵渡河,並未遭遇抵抗,順利渡過了漳水。
“立即發信給渠帥,漢軍占領了平鄉,皇甫嵩毫無動靜,詢問接下如何行動。”
得知皇甫嵩派出郭典,提前占據了平鄉縣,孫夏無可奈何,頓感迷茫。
他一支孤軍,此刻正深入敵陣,感到萬分恐慌,一刻都不願意多留。
雞澤縣,皇甫嵩占據城池,大堂上,長史梁衍與將領閻忠,分彆位於兩側,各部將領依次而坐。
“諸位,據探馬來報,孫夏帶軍過了漳水。
袁紹正駐守列人城,同韓忠血戰一天,勝負未分,可有良策應對。”
皇甫嵩同眾人簡單描述戰況,雖聽起來語氣輕鬆,誰都能察覺其中焦急。
畢竟有十八萬黃巾軍,僅僅是一河之隔,城中八萬兵馬,幾次分兵,不過三萬多人。
若波才抓緊時機,一輪猛攻下,必會城破人亡,其他部隊也會被分批殲滅。
波才突然出兵,令所有人感到驚恐,此時巨鹿十分複雜,已經有五隻部隊入駐,形式撲朔迷離。
“左將軍,敵軍新到,即使是急行軍,所攜帶軍糧不多,但也可堅持半月。
這般著急出兵,恐怕是他人指示,背後之人大概率是石門武臨建議。
屬下猜測,高邑城黃巾軍,應該是打起了邯鄲主意。
兩軍暗中勾結,一定是圍攻邯鄲城,奪取城中豐富糧草。
淳於瓊不過五千兵力,邯鄲城皆是新軍,兵力缺乏,久守有失,應該提醒其多做警戒。”
長史梁衍侃侃而談,眉宇中流露出擔憂,一提到武臨,軍中諸將皆心神一震,回憶起此人智謀。
“嗯,長史所言在理,河北黃巾軍雖多,可毫無根基,缺衣少糧,不可長久。
聽聞前方報告,稱武臨運輸上萬擔糧草,以及提供萬副兵甲。
此戰背後,一定是此人,召集各路叛軍彙合,聽說張角之女在他手中。
不知他許諾什麼重利,才讓黃巾軍拚棄前嫌,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漢軍。
可謂是一念之差,才導致今日之亂局。
武臨軍四處劫掠,囤積了無數軍資,才是此戰之關鍵,必須先處理此人,其他叛軍不攻自破。
傳令給董卓,令他迅速南下,圍困住石門,避免其四處支援,然後,再徐徐圖之。
至於孫夏部隊,急速通知袁紹,令他立即撤退,不可久待,避免被圍困。
大軍東進,撤往曲梁,與邯鄲呈現掎角之勢,相互呼應,防備波才襲擊。”
皇甫嵩一通分析,立即意識到武臨,兩人數次交手,深感對方狡詐,不敢妄動。
做出了合理部署,令袁紹撤去曲梁,放棄了漳水天險,任由波才軍過河。
此舉,極為無奈,實則是兵力不足,防守戰線太長,隻好縮小範圍。
曲梁位於邯鄲、雞澤縣中央,不管是那方受攻,都可以及時派人支援。
巨鹿之戰才剛剛開始,南陽張曼成、汝南彭脫距離遠,還有半月才能抵達。
朱儁一路追擊波才,已經進入巨鹿郡,三日後抵達魏縣。
朝廷旨意才從洛陽出發,待送至各路州郡,加上部隊開拔時間,也要在一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