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塞,指古代的九個要塞,即九個險阻的地方。
泛指雁門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紫荊關,楚長城,黃草梁,井陘關,句注塞,平靖關這九個古中原長城要塞。
見《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太汾、冥厄、荊阮、方誠、肴、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井陘口位於太行山區,具體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土門關,綿水又稱太平河)是井陘口西側的一條河流。
古時候太行山有八陘。什麼叫做陘呢?也就是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的八陘分彆是: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而井陘又稱土門關。俗話說:守山守關。隻要派兵守住井陘這個隘口,可擋十萬大軍,飛鳥難渡。
在周倉率軍占據井陘口時,根據李左車對抗韓信提出的三條建議,做出了一定的調整,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抽騎兵五千,繞道呂布軍隊的後麵,截斷軍隊的糧草。
糧草一旦被奪,前不能攻破隘口,守又沒有糧草為繼,呂布必敗。
中策派重兵守住井陘口,不輕易出戰。
下策派兵出井陘口與呂布軍隊交戰,留一半的兵馬守隘口。
但呂布軍驍勇,且皆是精銳騎兵,正麵交戰不切實際。
前期重兵駐守即可,待呂布軍耗儘糧草,趁其軍心渙散奪其戰馬,燒毀糧草即可。
娘子關,一稱葦澤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
它位於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萬裡長城的一個險要關口。
關上有對聯雲:"雄關百二誰為最?要塞三千此關名。"
它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的稱號。
在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為中國萬裡長城著名關隘。
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西口。
山西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裡處。
第二天清晨,呂布率領狼軍抵達了娘子關,踏在關外古道上。
蜿蜒起伏,道路狹窄,山勢險峻,雄偉高大,蔚為壯觀。
呂布不僅感慨道:“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又見西有桃河水環繞,終年不息。險山、河穀、殘破長城為晉冀間築起一道天然屏障。
“將軍,幸虧我軍行蹤隱秘,提前占據了葦澤關。
若是被叛軍占領了此地,縱然是十萬大軍,也極難攻克此處。”
張遼指著破落的葦澤關,即驚歎於關隘險峻,也為己方軍兵貴神速的先見之明而慶幸。
又看向西南方向山麓:“過了此處再行百裡,就到了平定縣,複行一百裡就是綿水了。
井陘口十裡處有一坐小縣城,名為獲鹿縣,可作為大軍後勤基地,再急行軍一晝夜可實現戰略目標。”
呂布同其他五人隔著重重山巒,凝視著二百裡外的獲鹿縣。
眼睛緊緊眯起,騎在大健壯宛馬上,手中馬鞭一揚,仿佛勝券在握,
喊道:“大軍全速前進,爭取明日傍晚抵達獲鹿縣,若又誰延遲,拖了大軍後退,立斬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