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波才大軍議論紛紛之時,武臨悄然出現,帶著數千侍衛及時趕來了。
武臨先是看了亂糟糟場景,注意到士兵們凶狠眼光,明顯是不服氣,有一較高下的意味,質問道:
“波才渠帥一言不發就要撤兵,讓老弟我獨自對抗朱儁大軍,此事做的很不地道啊。
我們雙方可是精誠合作,怎麼能在關鍵時刻棄我而去,可令我傷心極了,怎麼有如多人聚集在一起,莫非是要開慶功宴。”
聽聞武臨打趣,波才等人可笑不出聲來,這裡黑燈瞎火,連條凳子都沒有,哪裡有喜慶之色。
都認為他是來炫耀己方熱鬨,特意嘲諷波才軍實力不濟,皆是一臉不和善的望著笑嘻嘻武臨。
波才沒有接下話頭,而是選擇避重就輕,主動忽視自己下令撤兵之事,嚴肅著臉色說道:
“武臨將軍帶這麼多人趕來,是要拿我試問,可是來問責的”武臨假裝不知其意,反而哈哈大笑道:
“波才老哥說笑了,我是聽聞侍衛彙報,說老哥軍中似乎是發生了變故,這才帶人來協助平亂,如此說來,倒是本將軍多此一舉了。”
波才冷哼一聲沒有回應,接著看向場中的雷敘、張先二人,深知武臨出現在場肯定是早有預謀,兩軍就這樣僵持著也不是辦法。
事情必須儘快解決,否則將會嚴重影響他在軍中聲譽,眼見撤兵事情已經泡湯了,首要之務是安撫人心,
波才厲聲喝道:“本渠帥本不願造成更多傷亡,但爾等不珍惜性命,執意要同漢軍浴血奮戰,若是多加阻攔,反而會顯得本渠帥畏懼朱儁。
正好武臨將軍在這裡,我們兩軍聯合對付漢軍,事先商議好如何分配戰利品,避免事後產生紛爭。
不知將軍有何妙計破敵,可要減少士兵傷亡啊,這幾場仗打下來,可害苦老哥我了,如今就連十萬大軍都湊不出來。”
聽聞己方十八萬大軍,隻不過是打了兩三次戰役,居然就幾乎喪失了一半,可讓波才軍士兵震驚萬分,底下之人更是吵鬨無比。
武臨對波才話中諷刺充耳不聞,眼見目的已經達到,對方當著全場士兵做出承諾,斷然不會自食其言冒然撤兵。
也知道應該拿出一些乾貨了,既然對方害怕造成巨大傷亡,直接點明其中要害,他正好有合適方案,
先是無辜的說道;“渠帥可就難為我了,這可不能賴我啊!
打仗哪裡會有不死人的,今日之戰我軍可是打頭陣,麵對的可是漢軍最為精銳部隊,損失可是很大啊,將近折去了辛苦訓練兩萬精銳。
我可看見渠帥軍沒有竭儘全力,考慮到你們軍隊戰鬥力,特彆隻讓對戰五千並州騎兵,以及劉備的五千步兵。
漢軍主力可是我在對抗。至於為何有如此慘狀,那就要渠帥自己了。”
典韋等一乾人挺起胸膛,均是一臉傲氣的望向對麵的波才軍,他們打出的惡戰眾所周知。
可是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殺出來,此刻,都已經變成了耀眼資本。
波才見自家將士皆是羞愧低下頭,更有些人眼神羨慕的看著典韋等人精良兵甲,恨不得立即加入對方。
轉眼看了自己一身破爛皮甲,許多人還是一身破衣服,並且還是左邊一個破銅。
後麵缺失了一塊,根本沒有一個戰士模樣,都不敢直視武臨軍將士目光。
波才也在暗中對比了兩軍軍容,不由感到臉色一紅,同樣是異常尷尬,麵上無光,兩方那個更有前途,簡直是高下立判。
武臨暗中竊喜,他是特意挑選一支裝備最為完善的親衛過來,果然如他所想斬獲了奇效。
收斂了心思,武臨先是輕咳一聲,見眾人目光朝他聚集,才坦言道:
“波才渠帥,具體計劃我稍有眉目,此計需要圍攻易陽士兵配合,我有八成把握成功。
明日,請下令讓大軍全力猛攻城池,混淆視聽,我軍會暗中潛伏,你們的兵馬什麼都不需要做,剩餘事情可交給我處理。
關於戰利品分配事情,易陽城早就是一座空城了,除了朱儁的二萬士兵,一些少量錢糧而已,你部圍困多日,自當多拿一些,不知這般可行?”
波才的神情似笑非笑,麵色異常難看,對方這是可憐他們啊,簡直是侮辱人。
但秉承著有便宜白不占想法,對自己軍隊軍容淩亂感動不忍直視,
“既然如此大度,那我可就替眾將士感謝將軍了,明日一早我親自率軍攻城,此舉可否中將軍意思?”
武臨連忙擺手製止道:
“不可,此舉頗為不妥?”
何儀臉色不善,以為是看不起波才領軍能力,有些不悅道;
“將軍,何為不可,難道是認為渠帥不能擔此大任?”
武臨笑道:
“並非如此,何將軍誤會了,自然是極為相信渠帥本事。
但朱儁統兵多年,臨場經驗何其豐富,若是臨時換了統帥,必然會引發漢軍懷疑。
若朱儁心中起疑心,不顧一切率軍突圍,或者死守待援,恐怕會功虧一簣,不如令原先將軍照常統兵。”
波才思考片刻後,也認為武臨所言極有道理,朱儁可不是普通人,做事滴水不漏,他們出兵必然要考慮周全,
點頭讚同道:“此事簡單,我會命令高升為主將,韓忠、孫夏變副將輔佐。
將軍,既然明日大戰,就不多招待了,請將軍回去吧,我軍定會全力以赴。”
武臨見對方以戰事為借口下了逐客令,也不便多加停留,此行成功化解波才退兵之事,還提升一波名聲。
韓忠、孫夏重新進入軍中,即便是副將,也不影響他們掌控軍隊,便帶領兵馬返回營地中。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