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華是李家第三代傑出才女,三十歲出頭的她已經是李家“李氏集團”的總裁了。
家主李耀祖擔任“李氏集團”董事長,女兒李家華任集團總裁,兒子李家棟任集團副總裁,一家人和諧相處,共同努力,把“李氏集團”經營得有聲有色。
李耀祖的父親,也就是李家上任家主李忠臣總共生養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李耀祖排行老大,下麵還有二弟李耀宗、三弟李耀先、小妹李梅芳。
二弟李耀宗是一位外交官,目前是華夏駐澳大使;
三弟李耀先任職京都警察局副局長;
小妹李梅芳是京都戲劇學院教授、副院長。
所以,“李氏集團”發展壯大的重擔都落在了李耀祖父子的肩上。
李家華在商場上馳騁多年,加上家族影響力,可以說在京都商道上振臂一呼,響應者雲集。是京都年輕一代的領袖人物,人脈非常廣泛。
這麼優秀的青年女企業家,身份顯赫,貌美如花,擁躉者眾多,追求者成群結隊。自然是京都各大家族爭取和拉攏的首選對象。
怎奈這位姑奶奶對所有追求者似乎都不怎麼感興趣,卻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把“李氏集團”經營得風生水起。
陳雅也是在一次女企業家聚會上結識了李家華。
兩人年齡相仿,價值觀接近,管理理念趨同,於是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加上陳雅提供的“雅姿化妝品”效果十分顯著,李家華用後立刻愛不釋手,現在除了“雅姿化妝品”,其他品牌一概不用。
今天中午陳雅本來正跟姬英等人參加宋家的午宴,王天剛走一會兒,她就接到了李家華的電話,說要跟她一起逛街買衣服。
所以,兩人逛完街一起回到李家,李家華給母親買了一套適合的衣服要送給母親,希望能哄母親高興一下,來緩解她的抑鬱情緒。
結果就碰上了王天他們。
當她聽到王天已經治好了困擾母親多年的病症時,就已經很驚奇了,聽了父親和弟弟的詳細介紹後更是無比震驚。
她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帥哥身份竟然這麼強大,強大到令她這個見多識廣的女強人都嚇了一跳。
尤其是當她看到父親李耀祖和查叔叔都對王天這麼恭敬有加時,內心掀起了一陣“狂風暴雨”,不由得多看了王天幾眼。
當王天看到陳雅跟李家華一起走進來時,就已經猜到了她的身份,他見這位“禦姐”型女強人確實是氣質超群,身上彆有一番與眾不同的迷人風采,也不由得內心一動。
隻見他連忙從沙發上站起,鄭重的向李家華施了一禮,口中說道:
“李小姐好!王天見過李姐姐!”
嗬,這一聲稱呼可把李家華一下子整不會了。
人家既表明了對李家大小姐的尊敬,又低調且親近的叫了一聲“姐姐”,真是八麵玲瓏、滴水不漏啊。
李家華麵色一紅,趕忙故作矜持的回禮道:
“大師弟弟,不必客氣,我還得感謝你呢!快坐下,我給你倒茶!”
說著就順手端起茶壺給王天添滿了茶水。
陳雅這時不失時機的開了個玩笑:
“看你倆這稱呼,什麼亂七八糟的,以後就直呼姐姐弟弟好了,彆弄得這麼酸了。我聽著都牙疼!”
哈哈哈~
眾人被逗的哄然大笑。
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了,無形之中大家的關係又拉近了一些。
有了李家華和陳雅的加入,大家聊天的內容寬泛了許多。
聊著聊著,就不自覺的聊到了商業上的事。
李家的產業本來就涉及麵很廣,橫跨有色金屬、風電、天然氣、金融投資、保險、影視傳媒、製藥、會展商場、地產、高檔酒店等行業,幾乎涵蓋十多個領域。
王天有意在京都布局,自然想發展自己的產業,於是試探著說道:
“李家不愧是京都頂尖家族,產業眾多,底蘊深厚,真是令人景仰的很呐!想想我那些小打小鬨的公司,簡直無法說出口。看來以後得多向世伯和家華姐姐學習啊!”
李耀祖是何等人物?自然聽出了王天的話意。於是馬上接口說道:
“小天不必自慚形穢,眼下李家手裡剛好有兩個項目,正要尋找合作夥伴。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們不妨合作一把,你看如何?”
王天一聽,正中下懷,連忙拱手說道:
“那就太感謝世伯了。隻是不知道是什麼項目,小侄能不能做的來啊?”
此時李家華已然明白了父親的用意,立即解釋道:
“是這樣,我們想單獨成立一個“高能稀土冶煉公司”,專門生產高能稀土。
以前都是國企在做,現在華夏允許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這個行業。
所以,我們打算從李家的有色金屬公司分離出來一塊業務,單獨成立一家稀土冶煉公司。”
李家華稍微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還有一個項目是重型設備製造。現在華夏的重型設備在世界上很受歡迎,包括大型挖掘設備、港口設備、重型運輸設備、集裝箱、礦山設備等等。所以,我們準備成立一家重型設備製造公司,正在籌劃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天忽然想起自己剛剛收購了一家特種設備製造廠,正在考慮如何開展業務呢,這就遇到了李家的規劃,還真是“天作之合”啊。
於是王天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伯父、華姐,我剛剛收購了一家重型設備製造廠,剛好跟李家的計劃不謀而合,可以考慮合作;至於稀土冶煉我是個外行,如果你們不嫌棄我這個學生的話,我當然願意合作。謝謝你們的抬舉!”
就這樣,在聊天當中雙方就達成了兩項合作。
雙方當場決定,成立“華天實業有限公司”,專門冶煉、生產高能稀土,其中李家占股51,王天占股49;王天隻安排姐姐陳雅參與到這個項目,其他概不參與;
同時雙方決定把王天的“天卓特種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改為“華天重型設備聯合)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改為李家棟,郭亮為總經理;雙方各占50的股份。
由於王天暫時不方便過問自己在京都的幾個公司之事,所以隻能由陳雅、盧英、汪興、曾凱他們自己出麵聯係和發展業務,王天隻能暗中牽線搭橋。
跟李家的結識和商業合作純屬意外收獲,按照王天原來的打算,沒有這麼快的在京都擴充勢力。現在看,那就提前動作吧。
王天意識到李家的能量,感覺李家姐弟都是品行不錯的年輕人,突然靈機一動,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如果建立一個類似於“傑出青年聯誼會”這樣的組織,平時定期舉行一些講座、論壇、舞會、才藝比賽等活動,
不僅可以促進優秀青年之間的相互交流,還能達到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商務合作、婚戀搭橋、武功切磋、才藝評比等目的,對每個人都很有好處。
把想法一說,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李老爺子也很讚成,於是便開始討論如何成立組織,采取怎樣的形式,活動地點,管理模式等等話題。
最後商定成立一個“華夏傑出青年共同進步促進會”,簡稱“華青會”。
組織常設地點暫定在“李氏集團”五星級酒店“麗華國際”酒店商務會議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