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彎河的鄉親們沉浸在‘分地、有地’的歡喜中時,
劉青山也很高興,中午郵遞員又送來一封信,宮雪寄來的。上次他以為宮雪的第二封信會很快寄過來,可沒想到遲遲未到。
一直到今天,這都又過去半個多月了才到。
久等之下,乍然收到,自然歡喜。
拆開信一看,果然是好消息。
宮雪先是問她的上一封信收到了嗎?
又說《傷痕》過稿了,不過要等到下一期的《收獲》發行時才會刊登。
這真是個好消息!
這預示著,自己不但在詩歌領域打開了局麵,也擠進了小說這個賽道,未來他在國內文壇將可以兩條腿走路。
一手詩歌,一手小說。
爽歪歪!
暗暗爽了一會兒,他又繼續往下看……
誒?
看著看著劉青山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臉色有些古怪。
“青山,我在這一期的《人民文學》上看到一首非常驚豔的作品,真的令人回味無窮!我念給你聽聽……”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怎麼樣?這首詩隻有兩句話,但卻勝過千言萬語!”
“對了,還有另外幾首詩也寫的非常好……”
“是不是都很不錯?那你猜猜這幾首詩的作者是誰?”
看到這裡,
劉青山不禁笑了起來,心說我還用猜?
不才,正是在下。
他往下看去,就見宮雪以一種很歡樂的語氣寫道:‘他也叫青山,和你的名字一樣,字也一樣,你說巧不巧?不知道這是他的真實名字,還是他起的筆名,真的是好巧呀~’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下意識還以為就是你呢……哈哈哈~’
‘為什麼叫做青山的人,都是這麼有才華呢?’
這段話看的劉青山不禁莞爾。
頓了頓,他又繼續往下看……
‘雖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巧是巧了,但我感覺這以後會產生一個問題呀!’
‘你想呀,等《收獲》下一期刊登你的《傷痕》時,也會署名作者是誰,可到時候寫個青山,那等銷售出去了,讀者豈不是就該分不清了嗎?’
‘要知道《收獲》的讀者和《人民文學》的讀者,基本上都是重合的呀。’
‘那到時候,他們不就是該以為這兩個青山,其實是同一個人嗎?’
‘這不公平呀!’
信中,宮雪憂心忡忡,又建議道:‘青山,你要不要考慮改個筆名?或者就用你的真名——劉青山。’
‘反正你的《傷痕》還沒有正式發表,改個名字也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如果你同意改名的話,請收到信後儘快給我回複,我轉告給編輯部。’
‘如果,未來還有人也叫青山,這……’
‘……’
看完宮雪的信,劉青山不禁有些感動。
這姑娘誠心實意為自己著想,為自己考慮,自己原本沒意識到的問題,被她這麼一提醒,這個原本自己忽視的問題好像確實不能小覷。
等以後自己的作品越來越多,‘青山’之名勢必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那如果出現兩個‘青山’,確實會讓讀者傻傻分不清誰是誰?
至於宮雪說的如果有一天出現第三個‘青山’……
劉青山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為什麼呢?
碰瓷都懂吧。
當一個名字火了之後,就會有模仿者出現。
放在文壇,這也不稀奇。
如果以後真出現了一堆‘青山’,那勢必就會嚴重影響劉青山的‘個人ip’打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