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內力使這種奔波毫無疲憊。
沈嚴施展天賦"聞香識女人"追蹤黃蓉。
眨眼間已至十餘裡外,距離山陽城僅咫尺。
看到黃蓉時,他鬆了口氣。
"你無恙?黃姑娘。”黃蓉俯視腳下女子,回以莞爾:"我沒事,隻是救了個忘恩負義的,她突施偷襲,幸虧我穿了軟蝟絲甲。”
沈嚴點頭說道:“因為她正是紅蓮寺的堂主。”
“什麼?她竟是那些惡僧的首領?”黃蓉震驚不已。
“沒錯。
那個山陽縣令也是血刀門的執事。
這次,我們算是將他們的老巢徹底端掉了。”
……
這一夜注定難以入眠。
沈嚴、黃蓉、老瘸子和鄔思道忙碌了一整晚。
先是將所有涉及血刀門的官員全部拘捕。
隨後,沈嚴召集山陽城退休且德高望重的官員,讓他們暫時代理城中事務。
此外,還要護送那些遭遇不幸的姑娘們返回家鄉。
直到天明,所有事宜才告一段落。
同時,他讓鄔思道詳細記錄山陽城發生的一切,撰寫成奏折上報京城。
江湖敗類能夠滲透至此,甚至與官府勾結,這種狀況絕不可輕視。
這絕非個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
朝廷必須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並派遣新任郡守、縣令等官員赴任。
沈嚴也意識到,錦衣衛的外派人員需要調整。
像山陽城的錦衣衛,竟然對這一切毫無察覺。
由此可見,長期駐紮一地,使這些外派人員漸漸被當地官員和豪紳同化。
此事需待他回京後再做部署。
眼下最緊迫的任務,是趕往山南道賑災,並平息民變。
由於水路繞道而行,他們隻能將物資卸下船隻,改走陸路。
數千人馬再度啟程。
與之前不同的是,此次多運了十車糧食。
沈嚴在山陽城抄沒了縣令、郡守及其他官員的大量銀兩和糧食。
身為欽差大臣,他有權調配資源,於是將這些物資充公,用於賑災。
這一舉措得到黃蓉的高度認可。
“大人俠士,今日之舉足見您名不虛傳,晚輩深感欽佩。”
黃蓉更喜歡騎馬同行,而非乘坐馬車,與沈嚴並轡而行。
“大人俠士,您這欽差做得倒是挺瀟灑。
賑災路上還帶著兩位絕色佳人。”
“嗬嗬,確實如此。”
“哼!在這方麵您可比不上我爹。
我爹一生隻鐘情於我娘,矢誌不渝。”提起此事,黃蓉目光中充滿仰慕。
哪個少女不懷春?無奈遇見的卻是個風流成性之人,這讓她心中泛起些許酸意。
“黃姑娘,你此行山南道所為何事?”
沈嚴忽然想到:“莫非你是去招攬丐幫弟子?”
“不是,與你一樣,處理民變之事。
有人煽動丐幫弟子參與,我要查清是誰在背後操縱。”黃蓉憤然說道。
“哈哈,那咱們目標一致。
若你能妥善解決此事,我定為姑娘請功。”
“嘻嘻,我才不要什麼功勞呢,你請我吃頓好的就行。”
“哈哈,一嚴為定。
屆時京城四海樓,來一場漢家全席,一百零八道菜供你享用。”
“好,一嚴為定。”
官道之上,旌旗獵獵,數千人馬,浩浩蕩蕩,朝山南城進發。
越靠近山南城,災情愈發嚴峻。
田地乾裂,顆粒無收。
路邊的野果、草根早已被挖儘,甚至能看到因饑餓暈倒的難民。
看到運送糧草的大隊,難民們情緒激動,拚儘全力跟隨。
當王語嫣、晗香及黃蓉將乾糧分發給災民時,他們爭搶得如同瘋狂。
最終,一名錦衣衛殺死最狂暴的流民後,場麵才得以平息。
亂世需重刑,果然有效。
每位災民均分得一口乾糧,婦女兒童稍有鹹菜相伴。
青年流民企圖搶奪婦孺手中的食物時,沈嚴再次命令錦衣衛處決了幾人,從而保住了老幼病殘的食物。
隊伍行進間,持續分發物資,身後跟隨的災民逐漸增多。
抵達山南城後,眾人被城外的情景震驚:無數饑民蜷縮於外,偶聞悲號,顯然已有餓殍。
然而,城門緊閉,官府對此置若罔聞。
目睹此景,沈嚴心生寒意。
原以為災民每日尚有一餐,豈料他們已兩日未食。
難怪民心浮動,官吏封閉城門,妄圖隔絕危機,殊不知再餓一日,必釀巨變。
隨即,他下令現場熬粥施救,並嚴懲哄搶之人。
隨行的精兵與勞力勉強維持秩序,令宵小不敢輕舉妄動。
與此同時,山南城門緩緩開啟,顯見欽差到來引發恐慌。
先是軍士列隊而出,接著郡守及官員、鄉紳魚貫登場。
沈嚴見眾人滿麵油光,歎息道:“大明太平日久,這些人竟忘了農夫之力與怒火之烈。”
“郡守劉鴻率眾官員與鄉紳迎接欽差大人!”肥胖的郡守掙紮欲跪,卻因體態臃腫未能如願。
沈嚴冷眼相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臃腫的郡守終於趴倒在地,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