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後仍被軟禁,張桐得以複出,定因他在山南賑災時的卓越表現。
被沈嚴推薦後,不僅重返朝堂,更連升兩級。
“許仕林,你應該清楚,我將你的案子從錦衣衛手中要過來意義非凡。”張桐麵色陰沉。
“我希望你能坦白交代罪行。”
許仕林歎息一聲:“張大人,實不相瞞,同僚間互相排擠確實常見,但我們絕未參與謀逆。
我僅在太後召見時,與曹化淳有過數麵之緣。”
張桐聞嚴冷笑:“許仕林,你執迷不悟。
呈上證據!”
隨即,一名差役送上幾封信箋。
“這是你與曹化淳勾結的鐵證,信中稱兄道弟,還敢否認?”
這些證據令許仕林震驚不已。
“帶人證!”
新上任的副都禦史張桐,果然有著“黑麵神”的威名。
作為三司會審的主審官,他僅用一個下午便突破了許仕林及其同夥的防線,撬開了他們的嘴。
儘管他們並未直接參與謀逆,但確實勾結勢力、排擠異己、任人唯親。
這樣的行為雖不算大罪,卻足以毀掉許仕林一眾的前程。
最終,這夥人被革職查辦,家產被抄沒,隨後被流放至南疆充軍。
以他們養尊處優的生活習慣,或許還未到達南疆,就已經病倒。
不過,這些都是後續發展。
總之,在沈嚴與的聯手下,許仕林一乾殘餘勢力迅速被清除。
雖然他們成功瓦解了對方,但清流派並未對他們發起攻擊。
這是因為沈嚴將案件交由三司審理,而非錦衣衛或東廠自行處理。
若是後者介入,即便許仕林認罪,也會招致天下非議。
起初,並不理解沈嚴此舉的深意。
直到小胖子哭著跑來沈府,問沈嚴是否要做第二個曹操時,才恍然大悟。
因為有些人認為,沈嚴如今的權力已接近曆史上的權臣。
他能調動京城附近的二十萬大軍,統領八千錦衣衛包圍皇宮,還有東廠作為堅定盟友。
這意味著,在世人眼裡,沈嚴已接近能夠廢立皇帝的權臣地位。
幸好他保持謹慎,未讓錦衣衛審案。
否則,天下恐怕都會對沈嚴口誅筆伐。
此外,這還會給周邊外族及地方藩王製造借口出兵的理由。
沈府內,麵對小胖子含淚通紅的雙眼,沈嚴走上前捏了捏他的臉蛋。
"師傅承諾過,永遠不做曹賊。”
"況且,你想想,皇宮裡有位老怪物,要是我真是曹賊,他早該出手了。”
沈嚴笑著寬慰道。
小胖子皇帝聽後眉頭舒展:"我也這麼對母後說過的。
但她卻說,連她的自由都被你掌控,甚至監國大權也被你奪去了。”
"咳咳,這不能怪我。
後宮裡發現了不少其他勢力的探子和奸細,而且太後一直被曹化淳誤導,所以有些失了分寸。”
沈嚴笑道。
"至於太後何時能重新監國,這得由內閣決定。
你可以問問你的於師父,他是內閣首輔。
這事我可不會插手。”
聽完解釋,小胖子皇帝終於放下心來。
正如沈嚴所嚴,他確實無意做曹賊。
主要原因是他傾心的是絕美少女,而非其他。
或許也因為年紀尚輕吧。
小胖子皇帝得到沈嚴的回答後,果然安心不少。
近幾日發生的事情太多,令他感到迷茫。
但他依然選擇信任自己的師傅。
每一次危急時刻,都是師傅及時出現。
在小胖子心中,沈嚴與皇宮那位神秘的老太監聽聞一般無二。
一個是明麵保護,一個是暗中守護。
六扇門內,密室之中。
四大名捕神色恭敬地等待著。
隨著密室緩緩開啟,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緩步而出。
見到此人的瞬間,四大名捕震驚萬分,滿是不可置信。
師傅閉關一年,怎會突然變得如此年輕?
難道是因為……師傅突破了?
想到這裡,四大名捕內心激動不已。
上前拱手道:“恭祝師父功成。”
那風姿卓絕的青年微微一笑:“這一年的修行總算有所收獲。”
此刻,整個皇城中,除卻那位神秘的老者,他,諸葛神候,已是人類武學的巔峰——傳說級強者。
無情四人心潮澎湃,眼中滿是敬仰。
“師父,您終於出關了!今後我等必能有所作為。”冷血昂首說道。
諸葛神候凝視著眼前的四位弟子。
“嗯,你們的修為也有所提升。
看來這一年並未虛度。”
無情恭敬道:“有師父為範,徒兒資質平庸,更不敢懈怠。”
諸葛神候點頭,隨即笑道:“這一年來,朝廷有何變動?說與為師知曉。”
“是。”
於是,四大名捕將過去一年的狀況詳儘彙報。
提及沈嚴時,諸葛神候感慨:“我大明朝人才濟濟,錦衣衛竟也能湧現如此英才。”
聽聞沈嚴的諸多舉措後,他不禁連連驚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非他是天命所歸?連劉獨峰都甘願追隨,有趣,真有趣。”
無情說完近況後,轉向師父。
“師父,沈嚴會成為第二個曹操嗎?”
諸葛神候淺笑搖頭:“不會。”
“其一,他對權力並不熱衷,正如諸位所嚴,無論是與我六扇門結盟,還是與內閣合作,皆為鞏固自身勢力。”
“其二,有三寶老者在,怎容許‘曹賊’橫行?誰若顯露出此等傾向,必將被扼殺於初露端倪之時。”
“其三,有我在,大明內部平衡無人可破。”
他說得信心十足,仿佛有他在,絕不會發生那種事。
“徒兒亦認同師父之見,沈嚴從不插手內閣事務,也不乾預六部事務。
但任何人休想招惹他,否則,結局隻會更糟。”
無情憶及近日種種,嘴角不禁泛起笑意。
“看來,他對那人頗為欽佩。”諸葛神候注視著愛徒說道。
“或許吧。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屢次力挽狂瀾,這樣的人物怎能不令人敬重?”無情頷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