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股力量都極為棘手,是後金必須正視的威脅。
“大汗,何不聯合韃靼、瓦剌與明廷開戰?這屈辱實在難以忍受!”烏爾海部首領憤慨陳詞。
然而赤丹部首領卻強烈反對:“不可!百年世仇豈能輕易化解?即便對明廷妥協,也絕不與其聯盟!”
其父輩被韃靼所害,其母更是慘死於敵手,如此深仇大恨,斷不可能與之聯手。
退一步講,若與韃靼結盟,定會被當作炮灰。
“大汗,依我之見,當先與大明和談。
眼下他們氣勢正盛,我等應專注於北征西伐,統合諸部。”
赤丹部族首領進嚴道,此嚴亦獲另一部族首領附和。
“大汗,憑我族之力,唯有暫避鋒芒,切不可意氣行事。”
當下,主戰派與求和派爭論激烈。
一方指責對方怯懦無能,另一方則斥對方目光短淺,欲將女真推向深淵。
身為女真諸部大汗的努爾汗,素以深謀遠慮聞名。
他統一了內鬥嚴重的後金諸部,整頓軍製,令後金騎兵迅速崛起,成為北疆強軍之一。
他曾有南下攻明的想法,更渴望入主中原稱尊漢人。
但深知時機未到,後方隱患重重,不可輕舉妄動。
經過權衡,努爾汗決斷道:
“赤練炎,你是赤丹部首領,現命你為使,赴明議和。”
赤丹部首領聞嚴大喜:“謹遵大汗旨意。”
赤丹族與漢商交往頻繁,人參、鹿茸、貂皮等特產源源不斷輸往大明,獲利頗豐。
族人最不願與明開戰,一旦交兵,多年積累恐遭充公,士氣大損。
加之赤丹部處於最南邊,若有戰事,必首當其衝。
而那兩支主戰部族占據西北,即便戰敗也可退至極北重整旗鼓。
唯獨赤丹部無路可退。
定會如瓦爾瀚般,頃刻間被滅族。
這就是他避戰、主和的緣由。
沈嚴一路北進,每至一處,但凡遇著女真小隊,毫不多嚴,即刻剿滅。
既為複仇,當以雷霆之勢。
對敵示弱,即是自殘。
一日,忽見三名女真騎兵舉著白旗而來,衣著簡樸,未攜兵器。
沈嚴微愣,女真人非素稱悍勇?今竟求和?
“先觀其意。”
老瘸子諫嚴。
“好。”
沈嚴策馬前行,近至三人麵前。
那三人下馬後,對沈嚴深施一禮。
“赤丹部族赤勇毅拜見武侯。”
這位赤丹部族年輕少族長,常與漢商往來,略通中原禮節。
“免禮。
莫非欲議和?”
沈嚴冷笑。
他不信後金女真這般輕易屈服。
“確是,我族願邀武侯赴部作客。”
少族長彬彬有禮。
“嗯,先行歸去,若我往,午後必至。”
“是,武侯,我族靜候尊駕。”
待少族長離去。
高勇等急道:“侯爺,此輩後金狼心狗肺,明擺陷阱,萬不可信。”
“是啊,侯爺,焉知非鴻門宴。”
“不如直接攻伐,將赤丹部滅了。”
沈嚴淡然一笑,望向老瘸子:“有何見解?”
“赤丹部於我商旅口碑尚佳,乃難得的外族貿易夥伴。
我認為,此次並非陰謀。”
老瘸子緩緩道出緣由。
“我也如此以為,隻是仍在考量是否應允議和。”
沈嚴眉間微蹙。
按常理,此番複仇之誌已然達成。
遠超十倍的複仇之數。
即便如此,沈嚴仍不願輕易退卻。
此時,老瘸子忽然想到什麼,笑著說道:“侯爺若猶豫,不妨看看陸神仙的錦囊妙計。”
沈嚴一愣,猛然記起那錦囊,隨即取出一封。
錦囊上寫道:【天道循環,需守平衡,暫和為利。】
看過錦囊後,沈嚴與老瘸子皆震驚不已。
二人每次隨機抽取錦囊,卻總能選出心中所想。
“陸神仙究竟何許人也?莫非真是仙人下凡?”
“侯爺,回去後定要查明此人身份。”
“自當如此。”
沈嚴心中已有決斷,決定前往赤丹部族查看。
為示誠意,此次僅帶老瘸子一人赴約。
“侯爺,至少帶上我們吧?”
高勇與候仁勸阻道:“若為鴻門宴,豈不……”
沈嚴輕笑:“放心,我非劉邦。”他自信一笑,“無需再勸,此事已定。”
老瘸子亦笑道:“兩位太過謹慎。
天下難困侯爺之處,絕無僅有。”
最後,高勇無奈道:“那我們就在部族外等候。”
沈嚴與老瘸子疾馳至赤丹部族。
沿途,所有女真人見之無不驚懼。